课程思政视角下功能性食品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何静 明亮 白英

课程思政视角下功能性食品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和拓展,更是专业课教学实现内涵式提升的重要举措。如何将积极、有益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各高校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之一。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响应课程思政的建设,着力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以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例如,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构建了“课堂-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思政模式,通过将课堂思政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效果。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将思政元素与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修养。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采用知识讲授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案例、视频、阅读资料等为载体,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食品类专业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进行设计和实施,研究了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模式。

一、功能性食品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功能性食品课程主要学习功能性食品的定义、类别、功能、适用对象,功能性食品的原料及功能因子,并解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成分和作用机理,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功能性食品对于人体的作用机理,学会应用功能性食品的基本知识正确进行有关疾病预防、机体保健等生理调节,以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保健水平,为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保健食品(也可叫功能性食品)也因此拥有了巨大的市场前景,但是,随之而来的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保健食品的从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所致。因此,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在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因素,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能有效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更能达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在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教学和建设中,需要有意识地增强“价值引领”功能,强化课程的“育德”功能。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

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容易出现“课程泛化”“标签化”“机械化”等问题。要知道,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更不是课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而是通过将课堂思政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为社会培养一批新时代的食品学科领域的人才。对于将来从事食品行业的食品类专业学生而言,食品专业技能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守正创新”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中,助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食疗养生”的理论,同时拥有丰富的药食同源的原料,这些为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思政内容挖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改革教学方法。要想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教师就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而应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手段,通过创设问题、价值判断等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判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同时,教师还应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寻找功能性食品课程中的思政融入点。在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思政元素,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笔者根据功能性食品课程每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方案中。表1详细列举了功能性食品课程中相对应的思政素材,以供实际教学中使用。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为主,这种方式缺乏过程性考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改革后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学业成绩。期末成绩仍然是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但在期末考试中应少出记忆性题目,适当增加一些论述题或者案例分析题,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可以直观反映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考评。之前一般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很单一,不利于了解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的方式后,可以对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着重考核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三、课堂成效

通过对功能性食品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改革,更新了教学内容,完善了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形成了一套实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教学优化,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通过增加讨论、翻转课堂等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总体上看,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同学们认为功能性食品课程是一门有深度、有情怀的专业课,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提升能力,还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综上,根据功能性食品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们制定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并采用研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SPJG202103)。

*通信作者:何静(1990-),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