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红线”卖月饼礼盒切勿靠“抖机灵”躲避监管

作者: 张卫

 卡“红线”卖月饼礼盒切勿靠“抖机灵”躲避监管0

中秋将至,作为节令食品的月饼又进入了销售旺季。鉴于之前频频出现动辄上千元的“天价”月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部委及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纷纷印发文件,表示要加强对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的监管,制止“天价”月饼等现象,坚持月饼大众食品属性,体现中秋节传统文化,促进月饼行业健康发展。

“天价”月饼频现  国家出手治乱象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月饼代表着“团圆”寓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月饼又兼具礼品与节日食品的双重属性,因此成为人们在中秋走亲访友时的送礼佳品。为了迎合各种送礼人的需求,使用高端食材、搭售高端产品、使用豪华包装的“天价”月饼便出现了。

2015年,本刊《高价月饼“复出” 严防腐败“抬头”》一文中报道,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高端餐饮、天价礼盒等逐渐失去了滋养它们的温床,但好景不长,中秋节前夕,沉寂了一两年的天价月饼又重返市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随机走访了北京等地的部分高档酒店、商场,发现一些商家又打着“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的幌子推销高价月饼。

在北京东长安街附近一处五星级饭店,双层月饼礼盒内装10块月饼、一瓶进口干红葡萄酒及特级金骏眉茶叶、大红袍茶叶各一筒。此款月饼广告用语中可以看到“喜庆富贵”“豪华尊贵”“富丽堂皇”“重要贵宾首选”等词汇,尽显奢华诱惑。

北京一家知名五星级饭店还专门开辟了月饼专区,其中一款名为“圆月”的月饼礼盒售价近1000元,内有鲍鱼月饼、佛跳墙、培根松露等。而一盒本来一两百的月饼搭配上进口红酒、巧克力、鹅肝后瞬间身价倍增,售价近2000元。

除北京外,走高价奢靡风的月饼也在其他城市陆续出现。在大连,一家五星级大酒店隆重推出9款包装精美的月饼及礼盒系列,宣称选用国际化规模生产线统一定制,其中一款月饼礼篮售价达1088元。在福州一家高档酒店大堂内,4款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摆放在展示台,其中一款花好月圆礼篮售价1388元。

线下高档月饼仍未销声匿迹,线上情况也不容忽视。在某家知名电商网站搜索“月饼券”,发现许多标价在千元以上,个别极端的高达数千元,且宣传语多标明“团购有优惠”。如某款名为“鸿运当头”的月饼礼盒,售价1299元,且写着“承接企业团购,量大更优惠”。

而输入“豪华月饼”后可搜索到2000多条相关商品,一些商家还推出私人定制服务。据店主介绍,网店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搭配礼盒内容,除了月饼,还可以加入高档进口红酒、名贵茶叶以及地方特色零食等产品。基本上,一套豪华定制月饼可以卖到近2000元的价格。

虽然售卖高价月饼有商家逐利的内因,但更多的是成为了公款消费或者腐蚀公权的工具。为了反腐倡廉,中央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八项规定,并对“天价”月饼加强了监管,月饼价格逐渐回归理性。

今年6月10日,针对“天价”月饼暴露的突出问题,为推动企业守法经营、合理定价,促进月饼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监管:

一是对超过500元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明确月饼价格由企业自主决定,鼓励经营者生产、销售物美价廉的盒装月饼,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要求经营者应保存销售单价超过500元盒装月饼的交易信息,以备有关部门依法查核。如有需要,将对经营者开展成本调查。从严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不符合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有关要求,以及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实施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二是严格执行包装强制性标准。经营者生产、销售盒装月饼应严格遵守关于食品包装的强制性标准,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鼓励使用绿色环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装。

三是禁止月饼混合销售。经营者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它产品混合销售。

四是规范月饼券管理。经营者发行月饼券、月饼卡等提货卡券的,应严格遵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

五是加强酒店及餐厅渠道监管。酒店、餐厅等经营者加工制作、销售盒装月饼应遵守相同政策规定;与住宿费、餐费等一并结算的,应当将盒装月饼单价及数量单独列示。

六是强化电商平台监督责任。电商平台内经营者从事盒装月饼销售活动,需与线下经营者同样遵守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应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对平台内盒装月饼销售活动监督,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和提供定制服务的平台内经营者进行重点监督;督促平台内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食品安全、限制过度包装等强制性标准。

七是倡导行业自律。行业组织应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倡导不使用鱼翅、燕窝等珍稀食材,鼓励绿色、简约包装,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再发通知称,为抓好《公告》落实,已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加强政策宣贯、行业自律、地方指导三方面工作。

8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食品和化妆品》第1号修改单(以下简称“修改单”)正式实施。根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旨在进一步减少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降低包装成本。根据估算,粽子的包装体积将缩减58%,月饼的包装体积将缩减42%。同时,修改单严格混装要求,规定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在全国开展为期2个月的商品过度包装集中整治,重点整治高价月饼以及酒楼、饭店定制或以文创等名义开发的高端礼品。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焙糖协共同发布了“月饼过度包装联合督查”计划。在本年度月饼销售期间,将发动分布于全国的中消协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在节日期间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督。志愿者在中秋节前对网上、实体店铺销售的月饼,采取有针对性地浏览比较和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发现、汇总可能存在的过度包装月饼和组合产品搭售行为。此外,中消协还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扫网”行动,进行覆盖性调查,及时收集线索、发现案例,并于调查结束后面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各地方也纷纷下发通知,加强对“天价”月饼的监管。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提出五项措施。一是督促指导包装标准,尽早贯标用标达标。督促指导生产企业公开其执行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关标准。结合“守查保”专项整治,重点对月饼生产企业进行抽查和行政指导,督促企业合规经营,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召开生产食品、化妆品的直销企业吹风会,引导直销企业积极承诺,严格遵守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义务。开展加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学习培训,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二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过度包装和月饼生产销售企业执行标准情况、在售月饼食品安全情况抽查检验,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加强节日商品广告监测,依法查处宣称特供、专供,渲染给领导干部送礼,宣扬奢靡、拜金等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良好风尚的违法行为,从严查处故意制造噱头、混淆来源、误导公众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计量作弊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特别关注月饼销售价格超过500元以及酒楼、饭店定制或以文创等名义开发的高端礼品。

三是严格行政处罚规定,持续曝光违法案件。严格行政处罚规定,及时将过度包装行为的行政处罚文书录入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依法在行政处罚文书网上公开。中秋、国庆前后,集中曝光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涉蟹卡蟹券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四是及时发布消费提示,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组织开展消费者评议,发动消费者监督,推动企业开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包装设计,积极推动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联合行业协会和志愿者组织,创新激励方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抵制过度包装的绿色消费实践活动。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倡导消费者主动抵制过度包装。

五是推行绿色包装,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宣传绿色低碳包装、简约适度消费理念和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宣传过度包装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危害,宣传治理过度包装工作进展和成效,引导全社会抵制过度包装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做好专题策划,引导节日商品回归传统文化本源,推动节日消费、节日文化返璞归真。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也表示,自8月15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2个月的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此次行动重点对月饼生产销售企业执行标准情况、在售月饼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抽查,并加大对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农贸批发零售市场、品牌专营直营店及网络交易平台的检查力度。对通过线下监督检查、抽检发现的过度包装商品,组织开展专项网络交易监测,实施过度包装商品网络禁限售目录,督促电商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节日商品广告监测,对发现的宣扬奢靡、拜金等违背良好风尚的相关违法广告线索依法组织查处,同时紧盯“天价”月饼,畅通举报渠道,充分挖掘线上线下各类线索。

据悉,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将在中秋、国庆前后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同时,加大对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及第1号修改单宣贯力度,引导节日商品回归传统文化本源,推动节日消费、节日文化返璞归真。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为月饼生产单位、消费者、监管部门划了“三根线”:一是为消费者筑防线,社会监督更有力。倡导消费者购买减量包装的商品,对怀疑有过度包装的商品可通过使用“包装有度”微信小程序进行初判,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坚决对“为华而不实包装买单”说不。二是为生产经营者设底线,减少污染和浪费。生产者要严格遵循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第1号修改单的要求,坚决拒绝订货商的不合理要求,不生产过度包装商品;销售商要把好“进货关”,在验收时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线上销售的电商平台要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督促指导,共同抵制商品过度包装违法行为。三是为执法监管明红线,坚决打击商品过度包装。近期,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月饼过度包装专项抽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于过度包装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曝光过度包装月饼生产、销售企业,营造良好购物消费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新理念。

江苏省和省内各地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倡议,对月饼产品合理定价,不以“豪华”“天价”为噱头进行宣传,不诱导或者误导消费者购买高价月饼;拒绝制作和销售鱼翅等以野生保护动物食材为馅料的月饼,不鼓励采购和销售以燕窝等名贵珍稀食材为馅料的月饼;不以商品包装为噱头诱导或者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不对商品另行过度包装,必要时可为散装月饼提供简约实用的销售包装。

大部分月饼已降价 仍有商家打“擦边球”

随着监管趋严以及常态化,市场上已难寻动辄上千元的“天价”月饼,今年的月饼礼盒正逐渐回归本质。

记者走访线下市场以及搜索电商平台销售情况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多数盒装月饼的价格在几十元至四百余元的区间内,月饼包装也已“瘦身”,礼盒多采用长宽都在二三十厘米的纸质材料,包装不超过3层,有的甚至取消配置刀叉。

8月5日,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在2022(第二十八届)中国月饼文化节上发布的《2022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也显示,受成本上升影响,今年的月饼价格会出现稳中有升的现象,但主流礼盒价格仍将集中在80-250元,品牌效应将更加显著。

不过,在众多平价的月饼礼盒中,也有不少标价498、499元、499.99元的礼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公告》称会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为了规避监管,不少商家便在价格上动起了歪脑筋,把标价控制在了500元红线之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