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检测的食品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张现童 黄平 王焕芹 裴锋Research on Food 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Food Testing
ZHANG Xiantong',HUANG Ping²,WANG Huanqin³,PEI Feng1 (1.Pingyi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Linyi 27330o, China; 2.Pingyi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inyi 2733oo, China; 3.Pingyi County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ervice Bureau,Linyi 2733oo,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attntion to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s increasing day byday.Food testing,as an important means offood qualitycontrol,plays an ireplaceable role in ensuring consumer health and maintaining market order.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food testing technology,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food quality control basedon food testing,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imed at strengthening food testing,improvingthe level of food quality control,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quality control; food testing technology; food safety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也对食品行业的信誉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这些事件凸显了加强食品质量控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食品检测作为食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能够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质量缺陷,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从而有效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1食品检测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1.1保障消费者健康
食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食品检测通过运用专业技术和精密设备,能够对食品中的各类关键指标进行精准测定[1。在营养成分分析方面,可准确测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含量,有助于消费者合理规划饮食,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在食品添加剂监管方面,食品检测可判断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规。
1.2 维护市场秩序
规范且有序的食品检测在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企业而言,其优质产品能够在严格的食品检测下脱颖而出。并通过检测结果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凭借良好的口碑,这些企业能够稳固其市场地位并不断发展壮大。相反,生产不合格食品的企业在严格的食品检测体系下将无处遁形。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这些企业将面临法律法规的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使食品生产企业深刻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加大在质量管理和检测方面的投入,进而推动整个食品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2]
1.3 促进国际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食品国际贸易日益繁荣,各国对进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标准。食品检测结果作为食品进出口的重要凭证,具有核心地位。对于我国食品企业而言,要成功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必须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严格的检测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其自身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对进口食品的微生物限量、农药兽药残留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等方面都有着细致且严格的规定。因此,加强食品检测,提升产品质量,是我国食品企业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
2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理化检测技术
2.1.1 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广泛,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维生素、防腐剂等成分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够准确测定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的浓度。光谱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2.1.2 色谱分析技术
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两种常见的色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则可用于分析食品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如氨基酸、糖类、黄酮类物质等。色谱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有效分离和定量分析,在食品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557.pd原版全文
2.2微生物检测技术
2.2.1 传统培养法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是将食品样品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鉴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并进行计数。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检测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7d才能得出结果,且对于一些难培养的微生物,该方法可能无法实现准确检测[3]
2.2.2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逐渐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PCR技术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一般数小时即可得出结果。基因芯片技术则可同时对多种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检测,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但该技术成本较高,对实验条件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2.3 快速检测技术
2.3.1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食品中的目标物质。常见的免疫分析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ELISA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等,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技术,可在几分钟内得出检测结果,常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瘦肉精等项目的快速筛查。
2.3.2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识别元件与物理或化学换能器相结合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各种物质。例如,酶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糖类、醇类等物质;免疫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以及支持在线检测等优点,但目前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食品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食品检测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标准虽已涵盖多个领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① 部分标准更新滞后,未能及时适应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于一些新兴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 ② 现行标准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4]。
3.2食品检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在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① 部分检测机构的设备陈旧且性能不足,无法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求。② 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高分辨质谱技术等,在我国的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③ 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创新能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食品检测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3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对食品质量的严格控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缺乏有效的质量管控。部分企业甚至存在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4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食品质量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由于各部门职能交叉且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重复监管或监管空白等现象。此外,当前食品质量监管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5]
4完善食品质量控制的策略与建议
4.1健全食品检测标准体系
针对新出现的食品原料、添加剂、加工工艺以及污染物等,及时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以确保标准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对现有食品检测标准进行梳理和整合,消除标准之间的交叉、矛盾和重复现象,构建统一、协调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
4.2 提升食品检测技术水平
加大对食品检测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创新,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如快速检测技术、高通量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等,从而全面提高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食品检测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机构的硬件设施水平[]
4.3强化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主体责任
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质量控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向从业人员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质量管理知识,使其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遵守相关规定,加强质量管理。同时,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良好生产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andCritical ControlPoint,HACCP)体系等要求组织生产。此外,需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出厂检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7]。
4.4完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
① 明确各部门在食品质量监管中的职责分工,避免职能交叉和推矮扯皮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监管合力。② 加强食品质量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监管效率。 ③ 加大对基层监管机构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更新检测设备,确保基层监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5结语
食品质量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而食品检测则是实现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未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深入应用,食品检测将朝着更加快速、准确、灵敏、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食品质量控制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更好地维护公众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魏爱云,张玉环,华洲,等.探析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问题处理[J].中国食品工业,2023(17):83-85.
[2]冯源,马会彦.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22(22):83-85.
[3]周丽娜.基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J].现代食品,2024(10):25-27.
[4]刘雪雪.食品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外食品工业,2024(17):84-86.
[5]宋敏.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24(13):104-106.
[6]陈楠.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现代食品,2024(24):198-200.
[7]田歌.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问题处理研究[J].中外食品工业,2024(5):81-8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557.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