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苏州非遗美食伴手礼设计

作者: 许伟

摘 要:苏式糕点作为苏州重要的非遗文化,不仅在当地享有名气,在全国还享有美誉,是众多消费者馈赠亲朋好友的伴手礼。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设计出能够满足消费者口味、文化、情感等多样化需求的非遗美食伴手礼,是目前苏式糕点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不时不食”与苏式糕点非遗美食内涵的基础上,从口味、造型、包装三方面探索“不时不食”苏州非遗美食伴手礼设计的方法,旨在让苏式糕点成为苏州非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关键词:不时不食;非遗美食;苏式糕点;伴手礼

Design of Su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od Souvenir with “Refrain from Eating Anything Which is Not in Season”

——Taking Suzhou Style Pastries as an Example

XU Wei

(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uzhou, Suzhou style pastry enjoys fame not only in the local area but also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it is a souvenir for many consumers to give to their friends and relatives. In the face of consum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ow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inheritance, and desig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od souvenirs that can satisfy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consumers in terms of taste, culture, and emotion,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Suzhou style pastries at pres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od with “refrain from eating anything which is not in season” and Suzhou style pastries, and explores the method of design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od souvenir with “refrain from eating anything which is not in seas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aste, modeling, and packaging, aiming to make Suzhou style pastries become a beautiful business card of Suzh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refrain from eating anything which is not in seas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od; Suzhou style pastries; souvenir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一份诚意满满的伴手礼,既表达了地域特有的文化印记,又承载着对四方宾朋的热情,对于促进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秉承“不时不食”饮食理念的苏式糕点美食作为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其生产加工保留了传统古法工艺,融入了现代健康的饮食管控理念,再加上其甜、松、糯、韧的特点,使得其成为苏州市民走亲访友以及来苏游客最喜欢的伴手礼

之一。

1 “不时不食”与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内涵

1.1 “不时不食”的内涵

“不时不食”出自《论语·乡党》,其字面意思是“不合时节的食物不吃”[1]。“不时不食”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理解。

(1)“不时不食”体现着饮食安全的思想。在古代,由于食物的保存和加工技术还不成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也常常会发生因食用不当而导致食物中毒的现象。因此,“不时不食”强调要吃新鲜的食物,也是人们出于食用安全的重要考虑。

(2)“不时不食”体现着饮食养生的理念。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其生长季节息息相关。在合适的季节食用当季食物,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健康。特别是在现代食品工业社会,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各类反季蔬菜、进口水果、速冻食品等不合时节的食物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在饮食时注意“不时不食”体现了一种饮食原则、生活态度和健康生活习惯,人们在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严格恪守“不时不食”的饮食原则,才能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2]。

1.2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内涵

苏式糕点是江南地区的特色小吃,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历史悠久的苏式糕点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在选材、制作工艺和口味上都有了极大的创新与提升。现如今,无论是传统的酥饼、麻糕、云片糕,还是颇具创新的抹茶蛋糕、芝士蛋糕,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风味。

苏式糕点讲究“不时不食”,即根据不同季节和节气制作不同的糕点,体现了苏州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健康的追求。苏式糕点的“不时不食”体现在食材、工艺和口味等方面。①食材方面。苏式糕点的食材多取自春季的山楂、夏季的绿豆、秋季的栗子、冬季的桂花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当地时令新鲜食材[3]。②烹饪工艺方面。苏式糕点的制作工艺多讲究传统手工制作,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例如,苏式月饼的制作需要将新鲜的莲子去皮去芯,再加入白糖和其他配料,用木槌反复捶打,使馅料更加细腻。③口味方面。苏式糕点的口味多样,不仅有甜、咸、酸、辣等多种风格,还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口味,如夏季的绿豆糕清凉解暑,冬季的桂花糕香气浓郁。

2 “不时不食”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设计

2.1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口味设计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口味设计既要传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2.1.1 口味的传承

深受“不时不食”饮食理念影响的苏式糕点,格外注重原材料的品质以及食材的新鲜度和季节性,这是苏式糕点的灵魂所在,也是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吸引客户最重要的法宝。因此,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口味设计需要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做出味道正宗的苏式糕点,进而唤起苏州人儿时的味道记忆,让外地游客品味苏式糕点的美味。

另外,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口味设计要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苏式糕点的制作工艺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苏式糕点的传统制作工艺不仅是苏式糕点口味的重要来源,还是苏式糕点特色和魅力的重要体现。例如,在制作松子糖时,要用文火慢慢熬制,才能做出松脆可口的松子糖;在制作鲜肉月饼时,要用传统的油酥和肉馅,才能做出鲜香可口的鲜肉月饼[4]。因此,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口味设计,要注重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才能更好地传承苏式糕点的文化内涵,让苏式糕点成为永不过时的传统美食。

2.1.2 口味的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口味要求也越来越高。苏州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苏式糕点伴手礼不仅要面向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还要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因此,苏式糕点的口味设计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创新,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口味需求。

(1)改良传统口味。在改良传统口味时,要注意保留传统的特点,同时要注重创新,才能做出更加美味的苏式糕点。例如,引入现代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的榴梿等水果馅料制作月饼,丰富传统糕点的口感,赢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2)开发新口味。苏式糕点的传统口味种类繁多,但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不断提高,开发新口味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途径。例如,中华老字号稻香村聚焦低糖健康赛道,推出多款低糖低脂的创新口味月饼,如牡丹鲜花月饼、新派苏式月饼、益生元低糖月饼等,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健康饮食需求[5]。

(3)开发季节性糕点。苏式糕点讲究时令,因此要深度挖掘“不时不食”的内涵,借助发达的物流冷链运输,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时令食材引入其中,开发多样化的季节性糕点,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新鲜、更美味、更健康的苏式糕点美食,让苏式糕点焕发新的活力。例如,春天可以开发桃花酥、樱花饼;夏天可以开发冰皮月饼、芒果酥;秋天可以开发桂花糕、松子糖;冬天可以开发腊味萝卜糕、红糖麻团。

2.2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造型设计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不仅要满足消费者个人的饮食口味需要,还要满足消费者的“送礼”需求。因此,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造型设计不仅要符合现代美学要求,还要体现苏州地域的文化特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糕点造型要体现苏州的地域特色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蕴含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苏式糕点,其造型设计也要充分体现苏州地域文化,才能让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成为苏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造型设计可以采用苏州的传统建筑、园林、戏曲、民间工艺等元素作为造型设计的灵感,让苏式糕点的造型更具有苏州特色[6]。例如,苏州采芝斋的“苏州园林糕”,将苏州的传统建筑、园林等元素融入苏式糕点的造型中,采用了苏州园林的造型,使苏式糕点造型既符合美学要求,又体现了苏州的文化特色,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2.2.2 糕点造型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苏式糕点的造型设计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才能使苏式糕点非遗美食更具吸引力。因此苏式糕点造型创新设计在采用炙、烙、炸、蒸等精细先进的制作工艺,烹制圆形、方形、花形等造型的糕点以外,还要结合时令原料特点以及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设计出生动的形状外形与意象,适应现代人简约、时尚、快捷的生活方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例如,苏式糕点“荷果子”不仅采用荷花、荷叶、莲藕和莲蓬作为糕点造型和图案,还将“东方之门”“苏州博物馆”“环球188”等苏州现代城市地标,“小猪佩奇”“粉红豹”“小黄人”等卡通形象,作为苏式糕点非遗美食造型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让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给消费者味蕾带来愉悦感的同时,也具有艺术品一般赏心悦目的感官体验。

2.3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包装设计

苏式糕点非遗美食的包装设计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有时尚现代的元素,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2.3.1 苏式糕点包装的色彩设计

苏式糕点包装的设计师们应将传统的苏式糕点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色彩的运用,使包装更具有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例如,苏式绿豆糕的包装色彩选择,采用柔和的米黄、温暖的棕红等代表江南水乡风光以及苏式糕点传统风味和独特口感的暖色调为主。另外,在苏式糕点的色彩搭配上,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调和的法则,将清新的蓝色、黄色、绿色与传统的棕色、红色、紫色相互搭配,使整个糕点美食包装既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同时,苏式糕点包装的色彩设计还要注重整体效果的和谐统一,将苏式糕点美食的食材颜色与包装颜色统一,使包装颜色既能够充分体现出糕点的食材和口味,又将“不时不食”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2.3.2 苏式糕点包装的图案纹样设计

苏式糕点包装的图案纹样设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工艺,是苏式糕点独特的魅力所在。因此,苏式糕点包装的设计要注重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在糕点包装上运用云纹、莲花纹、龙凤纹等传统纹样以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文化元素,使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3 结语

“不时不食”苏州非遗美食伴手礼设计不仅是一份美味食品的呈现,还是一种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特别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非遗美食伴手礼能让人们更好地领略苏州的特色美食文化,品味苏州深厚的历史韵味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程莹佳.基于吴文化内涵的苏州糕点包装设计[J].美与时代,2017(1):101-103.

[2]查雅婷.从三方面入手推动苏式船点的创新发展[J].中国食品,2020(20):120-121.

[3]荔影.糕点,仅仅好吃是不够的[J].营养与食品卫生,2018(5):1.

[4]张杨杨,刘秀伟.探究自拟品牌“谷萝记”凤梨酥包装设计的创新与表现[J].品牌研究,2021(11):11-15.

[5]赵恺.苏式船点:文雅并从容着[J].中华遗产,2022(1):134-141.

[6]李正华,谢宇,李文,等.春日新食尚 滋味在舌尖[J].四川烹饪,2021(2):26-29.

基金项目:2021年度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职业技术学校文化旅游专项课题“‘不时不食’苏州非遗美食伴手礼设计——以苏式糕点为例”(2021wl04)。

作者简介:许伟(1990—),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西餐烹饪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