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需求与认知研究

作者: 秦玉和

摘 要:食品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需求与认知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食品安全、营养价值等方面的信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深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需求与认知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旨在探讨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基本需求、认知水平以及影响其需求与认知的因素。通过深入剖析消费者在食品选择中关注的要素及其对质量信息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食品产业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导向。

关键词:消费者;食品质量信息;食品标准化

A Study on Consumer Demand and Cognition of Food Quality Information

QIN Yuhe

(Jina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Jinan 250000, China)

Abstract: Food quality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of great concern to consum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sumers’ demand and cognition for food quality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more complex and diverse. The information on food safety, nutritional value, and other aspec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onsumer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consumers’ needs and awareness of food quality inform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basic needs and cognitive level of consumers for food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needs and cognition.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consumers pay attention to in food selection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in quality information, they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and provide more accurate market orientation for the food industry.

Keywords: consumers; food quality information; food standardiz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性、营养价值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各种食品相关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1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基本需求

1.1 食品安全意识的形成

食品安全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涉及个体、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个体的食品安全意识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儿童时期,家庭是个体接触食品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对食品安全的认知。通过家庭的饮食习惯、家长的言传身教,个体开始建立对食品的基本认知,了解哪些食物是安全的、有益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信息,学校、媒体等也开始对个体的食品安全意识产生影响,形成了更为复杂和深入的认知结构。社会因素在塑造食品安全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社会层面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政策等都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个体的食品安全意识产生强烈的触动,促使个体更加关注食品安全。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的食品安全政策和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规范了个体的食品安全观念,提高了整个社会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文化传承也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于食品的态度和认知。一些地域特色的食材、烹饪方式在文化传承中得到强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影响着个体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因此,食品安全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受到个体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食品安全意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演变、逐步深化的过程,对于食品产业和社会管理者来说,了解这一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更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

1.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望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望是建立在对健康、安全、可追溯食品的需求之上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快,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逐渐升级,不仅追求口感和营养,还关注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添加剂的使用以及食品标签上的信息。①消费者期望食品是安全的。他们希望食品不含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激素等,且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卫生标准。这种期望是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不愿意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面临健康风险[2]。②消费者期望食品是可追溯的。他们希望能够清晰地了解食品的生产流程、原材料的来源、生产地点等信息。可追溯系统可以提供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使消费者更加信任产品,增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透明的生产信息也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责任感和透明度。③消费者还期望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真实、准确。他们希望能够通过食品标签了解有关营养成分、成分含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期望是为了使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好地了解产品,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新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望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口感和饱腹感,而更注重食品的品质、健康性和可持续性。食品企业需要深刻理解消费者的期望,通过提高生产技术、加强质量管理、强化食品追溯体系等手段,不断满足和超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望。这也是食品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水平的期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 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利用

营养标签的认知涉及消费者对标签中蕴含信息的理解能力。消费者需要理解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含量。消费者的教育水平和营养知识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这些信息的理解程度[3]。因此,食品企业在设计营养标签时应注重简明易懂的表达方式,以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利用受到个体偏好、健康意识和特殊饮食需求的影响。

2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认知水平

2.1 消费者对标签上信息的解读

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上信息的解读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决策。标签上的信息通常包括营养成分、成分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这些信息对于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品质、来源和适用人群等至关重要,营养成分是消费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4]。在标签上列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消费者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例如,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更关心食品中蛋白质和纤维的含量,而需要低脂食品的人群更注重脂肪含量。食品标签通常会详细列示产品的原材料,消费者可通过对这些成分进行解读,了解产品中是否含有对自己有害的物质,如过敏原或添加剂。对于追求天然、健康的消费者来说,成分含量的清晰表述有助于他们做出更符合个人偏好的选择。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信息对于消费者判断食品新鲜度和质量情况至关重要。消费者通过解读这些信息可以判断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避免因食用过期食品而带来的健康风险。对标签上信息进行解读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食品知识和阅读能力。因此,食品企业在设计标签时,应该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和易读性,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模糊的术语,以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标签上的信息,更加放心地选择和购买食品。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信息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健康的食品市场。

2.2 消费者对标签上标识的认知

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上标识的认知是购买决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些标识包括认证标志、产地标识、生态标签等,每个标识都承载着特定的信息,对消费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认证标志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常常关注的重要标识之一。例如,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地理标志等认证标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关于产品生产方式、质量标准、地域特色等方面的信息。消费者通常对于这些认证标志有一定的认知,认为这些标志代表着相对高品质、环保、特色化的产品,影响其购买意愿。产地标识也是消费者常关注的信息之一。通过标签上的产地标识,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的产地信息,这对于一些有地域偏好或关注产地质量的消费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5]。部分产品具有著名的产地,如法国的香槟、意大利的奶酪等,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生态标签和可持续性标识也是当今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一类标识。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的生态和社会责任,因此,一些食品企业选择在产品上标注有关环保、可持续生产等方面的信息,以迎合这一消费趋势。消费者对于这些标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是否选择购买这些符合其价值观的

产品。

2.3 消费者对不同质量认证的理解

消费者对不同质量认证的理解在购买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质量认证标志,如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地理标志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关于产品质量、生产方式和特殊属性的信息。有机认证是消费者常关注的一种质量认证。有机认证通常表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转基因技术等,同时注重生态平衡和动植物福祉。消费者对有机认证的理解通常与对其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密切相关。他们认为有机产品更加安全、营养丰富,同时对环境友好,因此更倾向于选择有机认证的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也是消费者常接触到的一种标志。这种认证通常与可持续农业和环保理念相关,表示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遵循了一系列环保准则。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证的理解包括对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农业工作者福祉的关注。对于一些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而言,选择绿色认证的产品是表达其环保意识的方式。地理标志是展示产品地域特色的认证方式。消费者对地理标志的理解涉及对产品产地的认知、对地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传统工艺的认可。一些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证,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结语

新形势下,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信息的需求和认知成了一个复杂而值得研究的议题。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期望、关注点以及对不同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政府制定更科学的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消费者获取食品质量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也面临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消费者对于不同信息渠道的认知和反应,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准确理解。

参考文献

[1]王丹亚.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与恢复策略[J].现代食品,2023,29(21):138-142.

[2]公玲玲.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及监督工作高效策略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14):134-136.

[3]陈昌华,李崟,许帅帅.应用区块链的食品供应链质量溯源决策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3,34(3):64-73.

[4]宋扬.食品供应链体系中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中国食品,2023(20):83-85.

[5]徐凤华,林松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科学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4):112-114.

作者简介:秦玉和(1972—),男,山东泰安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管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