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作者: 俸嫣莎摘 要: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给食品安全及公众健康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系统的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是势在必行之举。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为公众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extensive use of pesticides has increased the outpu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has also caused serious pesticide residue problems, posing a huge potential threat to food safety and public health.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a scientific, complete, efficient and systematic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provide protection for public food safety.
Keywords: vegetables and fruits; pesticide residues;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现代农业飞速发展,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激增,农药在使用后难免会在农产品表面或内部残留一定的有毒有害成分。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特别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利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可以行之有效地评估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当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检测方法多元但标准不统一、检测设备精度差异较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基于此,强化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紧抓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1 标准化采样
制定明确细致的采样计划是后续检测工作有序、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标准化采样应秉持目的明确、代表性强、避免污染的基本原则。①目的必须明确细致,搞清楚采样是为了评估整批次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水平,还是为了监测某一特定区域的农药使用状况。②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基于检测目的及统计分析要求,就采样点进行合理布局,采样点应全方位覆盖待测区域或产品批次,以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整体情况。③要注意避免污染,采样时严格依循无菌操作规程,使用洁净、干燥的采样工具,确保样品的原始性与真实性,避免其受到外界污染。
在选择采样方法时,可以选择随机抽样,在整批物料当中随机抽选部分样品,确保整批物料的所有部分皆有被抽到的概率,使样品更具代表性[1]。针对部分成分或性质差异较大的物料,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先将物料细分为若干层,再从每层中分别抽取样品,将抽取好的各层样品加以混合便可以得到最终样品。
1.2 快速化处理
残留在蔬菜水果表面的农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降解、挥发、转化等变化,因此采集完样品之后必须即刻加以处理,以降低农药降解或污染的概率,更好地保证样品的原始性,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若是不能立即处理样品,则需将其存储于特定条件下。通常而言,样品的存储环境应保持低温与避光,避免出现农药降解或样品变质等情况。
1.3 科学前处理
应在综合考量农药的特性及相关检测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现下常用到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振荡漂洗法、索氏提取法、液-液萃取法等[2]。这些提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处理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妥善做出选择。提取后的样品中难免包含一定的杂质或干扰物质,还需做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固相萃取法、超临界液体萃取法等是现下应用较普遍的净化方法,建议结合农药的具体类型与基质特性进行选择。为避免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不利影响,在样品前处理环节可以适当添加一定的内标物或做基质匹配校正处理。
2 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2.1 方法验证
新引入的检测方法在应用之前必须先进行严格的验证,方能确保其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有效性。方法验证需要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适用性和精密度等展开评估,以判断方法是否符合当前检测工作的需要。以特异性为例,主要验证检测方法能不能将目标农药同其他类似化合物或基质成分准确区分开来,避免误报或漏报情况。验证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实验室内部进行,如进行空白试验、标准曲线绘制、检出限和定量限测定等[3]。有需要时也可以进行外部验证工作,邀请第三方实验室或权威机构专门负责,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可信度。
2.2 多方法验证
在检测复杂基质或多种农药残留时,使用单一检测方法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此时便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来强化验证。多方法验证自有其优势所在,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与使用范围不同,多方法验证可以很好地填补单一方法的缺陷。多方法验证还可以相互印证检测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降低误报、漏报风险。在具体实施中,应结合待测农药的具体类型、基质特性、检测要求等多方面要素,选用最适宜的检测方法。同时,以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同一批样品,并对比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在做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检测结论。
2.3 优化建议
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新农药、新检测技术层出不穷,唯有致力于检测方法的持续性更新,方可最大化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检测机构应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与流程,以确保各个检测环节的规范性、严谨性与统一性。同时,设置严密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对整个检测过程的全程追踪与严格管控。检测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与数据分析能力。
3 仪器设备的校准与维护
在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仪器设备的校准与维护是强化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能否校准好、维护好仪器设备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1 仪器设备的校准管理
仪器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磨损、老化、环境变化等的影响,其测量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往往有所降低。要想更好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参照仪器设备厂家给出的周期落实好校准事宜。校准管理主要涉及硬件校准和软件校准两方面内容。硬件校准需进行光路校准、零点校准和灵敏度校准[4]。在实际校准时需仔细调整仪器的物理参数,参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或制造商的指导来进行,以确保仪器测量的精确度与稳定性。有些仪器还支持样品类型校准、温度校准、湿度校准等软件校准操作,主要通过调整仪器上的软件参数来满足不同的检测条件需要。在校准之前,需要先对仪器设备做预热处理,尤其是那些需要稳定工作的光谱仪等仪器,必须严格进行预热。然后,依循仪器说明书或厂家的指导,循序推进相应校准操作。在基本的校准事宜完成后,还需进行空白检测或标准样品检测,以获得更准确、稳定的校准结果。
3.2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条件以及厂家给出的建议,配备周密可行的设备维护方案,在方案中应明确维护内容、周期及具体的责任人,以保证仪器设备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日常维护内容主要包括:①做好外部清洁,定期以干净的湿布、清洁剂(如70%乙醇)等仔细擦拭仪器外表面,确保仪器表面的洁净,注意不能使用强氧化剂或溶剂;②进行内部检查,仔细检查样品接口、探测器、光学元件等仪器内部部件,判断其是否干净、有没有出现堵塞,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清洁与维护[5];③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老旧的电池、滤芯等部件,并做好更换管理记录,以备不时之需;④进行性能验证,利用质控样品定期验证仪器设备的性能,记录好各项质控数据,做好结果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实验室环境的优化控制
4.1 环境监控
在实验室内安装好温度计、湿度计等监控设备,对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要将监控设备放置于实验室的关键位置,以获得代表性强、准确率高的环境数据。综合考量检测方法及仪器使用要求,将温度、湿度的上下限值设定好,确保当数值超出设定范围,设备便可以自行报警,警示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同时,要确保监控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并将数据实时记录好,实验人员应定期查看监控数据,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在进行一些关键实验或在开展检测工作前,要格外留意实验室环境状态,确保实验条件达到最佳标准[6]。
4.2 清洁管理
制定并推行严格的清洁管理制度,细化日常清洁流程,并将清洁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扫与消毒,保持干净整洁、无污染的实验室环境。明确清洁用品、消毒药剂的使用规范,并注意定期检查和更换,一旦过期或失效,必须及时更换。实验室内部应细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样品处理区、仪器分析区、数据存储区等,在这些区域标注显眼的标识,强化隔离管控,以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检测人员在处理不同样品时,必须提前准备好专门的实验器材与防护用品,防范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在废弃物的处理方面,要制定严谨细致的处理流程,进一步明确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储及处置方法。相应人员需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遵守制度规定处理废弃物,避免破坏实验室环境或危及人员安全的行为。
4.3 其他环境控制措施
①实验室需配备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定期通风换气,并注意定期清洁、检查,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以保证室内空气的顺畅流通。②要做好光照控制,结合实验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控实验室内的光照强度及时间,以免光照过强或过弱影响实验结果。③要控制好电磁干扰,在精密仪器分析区,应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屏蔽罩、接地线等)避免电磁干扰[7]。
5 结语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兼具繁复性与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强化管控。在实际执行中,应采取紧抓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仪器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实验室环境的优化控制等措施,全力保证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未来,伴随科技的发展与标准的完善,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水平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顺芬.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4):91-93.
[2]刘娜,朱丽香.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2):109-111.
[3]施文浩.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21(22):49-50.
[4]何芬.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47-148.
[5]杨春华.蔬菜与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40(13):29-30.
[6]刘婷.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10):115-117.
[7]刘娜,朱丽香.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