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预制菜产业现状及高端海洋预制菜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姜琛 翟文明 臧运芳 赵玉庆 陈琳 张守清

摘 要: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崛起,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新热点和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照市作为海滨城市,在高端海洋预制菜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入研究日照市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对于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日照市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存在产品同质化、标准不完善、产业链整合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开放视野和加强“内功”修炼、重视人才积累和技术研发、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管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等建议,以期促进日照市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关键词:海洋预制菜产业;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标准体系;产业集群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rise of China’s premade dish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in the food consumption market and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s a coastal city, Rizhao city has unique resource advantages in the field of high-end marine premade dishes.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ath of high-end marine premade dishes industry in Rizhao c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enhancing regional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nd marine premade dish industry in Rizhao city has problems such as product homogenization, incomplete standards, and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the industry chain.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opening vision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l strength” cultivati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alent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standard guidanc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nd marine premade dish industry in Rizhao city, and to help build a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marine premade dishes industry; policy suppor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andards system; industrial cluster

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渔产品附加值,促进餐饮业和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户收入,而且是助力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有效抓手。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增加、科技进步、金融支持、政策指引的背景下,预制菜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山东省日照市在发展预制菜产业上有着十足的潜力,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行业基础,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日照市农业资源丰富、水产品加工产业初具规模等优势,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照市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布局,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抢占行业新“风口”,全面促进食品生产、餐饮流通、文化旅游的消费大市场融合发展,不断提高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1 日照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提出,预制菜(预制菜肴)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1]。结合我国现行食品生产分类目录,属于预制菜范畴的食品类别主要包括肉制品、速冻食品(速冻调制食品)、水产制品等。

截至2024年7月,日照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 146家,其中预制菜生产企业491家(肉制品企业64家、速冻食品企业321家、水产制品企业194家)。日照市海洋预制菜企业共有464家,占全市预制菜企业总数的94.5%,占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40.5%,其预制菜产品类别主要为水产制品及速冻食品。

2023年,日照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实现产值133.5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水产制品加工52.40亿元,同比增长9.6%;蔬菜加工24.79亿元,同比增长62.2%;屠宰及肉类加工54.37亿元,同比增长17.3%。

2 日照市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础

2.1 资源丰富,发展预制菜基础雄厚

日照市坐落于山东半岛南部,位于黄海之滨,地理位置优越,海产品种类丰富。日照市贻贝产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对虾、两城虾皮、霸王鞭刺参、西施舌和大竹蛏等水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2023年,日照市水产品总产量达49.57万t,相比2022年增加5.39%,增速显著。丰富的海产品资源除满足全市及周边城市居民生活所需外,还推动了全市水产品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同时,日照市海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历史悠久[2]。目前,从事海产品生产、预制菜加工的企业有400多家,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2 品牌建设,预制菜产业集群效果凸显

近年来,日照市涌现出一批品牌过硬的优秀预制菜生产企业,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山东“明星”海洋预制菜生产企业山东美佳集团,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产品商标“美加佳”也被评选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美加佳”牌调理星鳗制品为山东省名牌产品。日照市另一家知名预制菜生产企业山东荣信水产食品集团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建有5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此外,日照市各县(区)掀起了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热潮,预制菜产业集群建设初显成效。例如,高新区日照海洋生物制品生产研发及现代冷链物流项目、岚山区圣安东食品产业园、经开区天海预制菜食品产业园等预制菜产业园区中涌现出一批特色预制菜生产企业。总投资3.1亿元、占地5.57 hm2、总建筑面积约6.8万m2的岚山海洋食品产业园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建成后将吸引更多预制菜生产企业入驻,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化和资源最大化利用。

2.3 政策引领,打造行业高速发展新引擎

日照市以政策“组合拳”力撑预制菜产业发展,支持并引导预制菜生产企业建设产业集群,以“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日照市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八条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预制菜产业发展,同时以农业政银担保合作形式,优先保障预制菜生产企业贷款项目,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预制菜企业和对立项的预制菜领域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给予资金奖励或支持,切实破除预制菜生产企业融资难困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聚力建成预制菜产业发展共同体。2024年7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将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潍坊、青岛、烟台、临沂4市,作为四大核心增长极进行重点布局,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和“隆起带”,整体带动全省预制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另外,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纳入省预制菜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岚山海洋食品产业园、岚山食品药品产业园、东港区美佳预制菜产业园、莒县绿色食品产业园等4个园区纳入省重点建设园区,日照贻贝、日照三文鱼等日照元素被写入《规划》,山东正统食品年产1.5万t鸡肉食品深加工等13个项目被列为省预制菜重点项目,项目纳入数量居全省第二。

3 日照市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产品原创性不足,生产加工创新乏力

目前,日照市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处于对海洋产品进行清洗、分装或简易加工的阶段,生产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导致海洋预制菜产品同质化严重,高附加值、更精细化的海洋预制菜占比较少,无法满足当下多原料复合、美味便捷的预制菜消费需求[3]。虽然日照市部分企业开发了如小米海参、佛跳墙、捞汁小海鲜等热门产品,但是整体占比不高,也难以形成爆款。

3.2 标准体系不完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

目前,我国预制菜生产加工领域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出台。此外,预制菜生产加工的上下游产业链也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标准体系支持。例如,对于储运方式为冷藏(0~8 ℃储运)的预制菜产品,目前还没有准确、全面、适配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对于储运方式为速冻(-30 ℃以下速冻,-18 ℃以下储运)的预制菜产品,如果生产企业选择执行冷冻食品类国家标准,会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标准。此外,预制菜生产行业缺乏具体的审查细则,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各地区准入条件尚不统一。虽然日照市部分企业制定了预制菜生产企业标准,但是由于可借鉴标准缺乏、企业标准技术站位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社会大众对于预制菜企业标准的权威性有质疑,普遍存在认可度不高的问题。

3.3 产业链整合不足,行业发展各自为战

日照市海洋预制菜生产企业较多,但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个别“龙头”企业虽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日照市外没有知名度。产业链整合不足,导致企业间缺少协同,难以形成合力应对市场挑战,从而降低了整个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分散的产业链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时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容易遭受损失。

以“模拟蟹肉棒”产品为例,日照市从事该产品生产的企业有20家,2023年总产量3.95万t,同比增长14.4%,年销售额4.82亿元,同比增长17.4%,在全国处于名列前茅的位置。但是,日照市未打造出诸如临沂“金锣”、烟台“龙大”等知名品牌,难以形成品牌矩阵和竞争合力。此外,近些年受全球水产品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购买力下降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同质化竞争加剧等的影响,原先偏重于出口业务的“龙头”企业出口份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缩水,转而愈加重视国内市场,进而挤占了部分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行业指导和规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