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陈俊羽

摘 要: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愈发普遍,这一技术显著提高了食品检验检测的效率与结果精确度,在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以期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HEN Junyu

(Baod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Center,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work,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mon. This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food safety and ensuring public health.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nd propo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work.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近年来,食品安全与质量事件频发,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对食品进行检验检测,能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但当前食品检验检测存在流程复杂、效率较低、准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真实、准确,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1 信息化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用的意义

1.1 顺应国际宏观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与交流活动愈发频繁,食品类商品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开始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各个国家不断加强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际准则,防止有毒有害产品流入市场。面对当前的形势,国内食品检验机构应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这不仅是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的关键手段,也是顺应国际宏观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食品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更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实现食品检验检测数据的实时监控与记录,并对食品生产、流通全环节进行溯源管理,显著提升食品的安全性与质量[1]。此外,当前世界各国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程度均在不断加深,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程度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标准逐渐统一。在此背景下,国内食品检验机构必须紧跟国际步伐,加快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1.2 提升实验室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显著提高实验室数据自动化处理水平。电子化与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并有效降低了人工输入数据信息的错误率,提高了数据输入效率,在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数据丢失风险。在传统食品检验检测中,实验室需要专门安排人员详细查找并整理相关数据,这一过程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疏漏与错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检验检测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与数据库迅速查找、整理、分析并共享数据,显著提升食品检验检测的效率。此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实验室能实现24 h全方位远程监控,无须在实验室内安排人员值班值守,有效降低了实验室运行的人力成本。

1.3 提高检验检测精确度

随着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手工检验检测方法在检验检测速度与结果精确度方面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检验检测需求与标准。而检验检测速度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相关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进而影响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发挥这一技术优势,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效率与精确度。应用信息化技术后,实验室能够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抽样、制样、称样、前处理、数据采集、检测技术方法选择以及结果计算与判定等各环节,有效衔接检验检测流程,使检验检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实验过程严格依照标准操作,同时采用高性能仪器,使得检验检测效率与精确度得到显著提升[2]。

2 信息化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用策略

2.1 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①要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团队。检验检测实验室要组建一支由管理人员、计算机人员以及一线检验检测人员组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团队,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与推进。团队要对食品检验检测流程、环节、内容进行调研,梳理各类检测数据管理标准与要求,与LIMS开发商对接,确保系统设计与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紧密结合。②分析LIMS的工作需求。团队要与LIMS开发商合作完成LIMS工作需求分析,明确实验室内样品接收、检验检测流程管理、数据录入与处理、报告生成与审核等各关键环节工作步骤,明确工作环节标准,细化操作流程。同时,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团队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系统开发的各阶段时间表、人员分工、技术保障方案、设备采购与安装等。③调试LIMS。在完成LIMS开发后,团队要对LIMS系统进行初步安装与调试,分析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LIMS运行情况以及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并优化LIMS功能,确保正式运行时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3]。为保证LIMS正常运转,实验室还需制订应急预案,做好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以应对突发故障问题。

2.2 建立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①实验室要加强信息化人才引进,明确人才需求与岗位设置。实验室要根据自身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需求,设立包括数据分析员、LIMS管理员等专门技术岗位进行人才招聘。这些岗位应要求应聘者具备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知识,并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技能。在确定岗位标准后,实验室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如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专业引进、专业实习留岗等,从而增加信息化人才数量。②实验室要强化内部培训。实验室要根据食品检验检测需要制订培训计划,包括食品检测基础知识,LIMS操作、检测数据分析、信息安全规范等。培训方式应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会议,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同时,实验室应定期开展技术竞赛或创新项目,鼓励信息化管理人员提出新思路或优化方案,以不断增强团队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③设立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实验室要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评估信息人才在食品检验检测、LIMS运行维护、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将考核结果与薪酬以及晋升挂钩。

2.3 完善检验检测数据库

①实验室要建立标准化数据结构与分类体系。食品检验检测数据库涉及检测样本信息、检测结果、设备使用记录等大量不同类型数据。在此情况下,实验室要设计一套科学、统一的数据结构,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与编码,确保数据库能够兼容和存储多种数据格式。②实现数据自动化录入与存储。实验室应将数据库与LIMS对接,利用物联网技术从检测仪器中自动获取实验数据,并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实时上传至数据库中。在面对非自动化生成数据时,实验室需应用二维码扫描技术,将数据信息刻录成二维码,实现样本信息的快速、准确录入,避免人工输入导致的错误。同时,食品检验检测的数据往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实验室必须采取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实验室要为数据库设计分级权限管理机制,并使用数据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露。此外,实验室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备份机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完整备份,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异地或云端,以确保在数据损坏时能迅速恢复。③推动数据共享与集成应用。食品检验检测数据库不仅需满足实验室内部需求,还应与外部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协会以及合作企业共享数据[4]。实验室可以开发数据接口或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机构的数据共享和集成应用。

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

3.1 实验样品自动化管理与检验数据实时采集分析

在食品检验检测中,LIMS能够有效应用于各个环节之中,显著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LIMS的第一个应用是实现实验样品的自动化管理,并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

检验检测人员可利用二维码标识系统,对每个进入实验室的样品进行唯一编号,确保从样品接收、检测到结果输出的全流程追溯性[5]。LIMS可通过扫描样品二维码,自动识别样品来源、检测项目、存储条件等信息,避免人工录入错误。在食品样品检测过程中,LIMS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精密仪器生成的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检验检测数据,保证检测数据的实时性和无缝传输,避免传统人工录入带来的滞后和误差。同时,检验人员要利用LIMS中的统计过程控制功能,对实时采集的检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

3.2 检测报告自动化生成与审核

检测报告的生成与审核是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关键环节,LIMS不仅可以用于自动化管理实验样品、实时采集分析检验数据,还可自动化生成并审核食品检验检测报告。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LIMS将通过自动化报告生成工具,依照预设模板直接生成结构化报告,包含样品编号、检测方法、检验参数以及结果与判定结论等内容。同时,LIMS自身的数据采集模块将自动汇总检测数据,并将其填入报告之中。在完成报告生成后,LIMS可凭借其数据校验功能,对检测结果进行自动审核,对重金属限量、农药残留标准等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自动对比。检测报告自动化生成与审核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缩短了报告生成与发布所需的时间,并同时保证了食品检验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3 实验室设备管理与维护信息化

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验室运营效率。而LIMS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各个设备的利用效率,并进一步提升了检测结果准确性。

LIMS中集成了设备管理模块,可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编号、分类,对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设备进行管理,对设备使用过程中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实时收集设备的温度、压力、使用时间等工作参数。当设备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LIMS将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实验室人员及时检查和调整设备运行情况。此外,LIMS将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技术要求,自动生成维护和校准时间表,并提醒技术人员执行定期的校准工作,确保设备持续处于最佳状态。对于涉及计量标准的仪器,LIMS则记录每次校准的详细情况,包括使用的标准物质、校准结果等,确保设备符合食品检验的严格要求。

3.4 实验流程标准化与追溯系统应用

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LIMS还可应用实验流程标准化与追溯系统,提升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数据完整性,确保各检测环节符合行业与法规要求。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LIMS将所有检测项目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数字化,并自动分配给相关技术人员。每位操作人员则按照系统中的标准操作流程执行检测任务,涵盖样品处理、分析方法、数据记录等各个环节,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在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限量测试等方面,LIMS则会通过流程控制模块强制执行预设的操作步骤,防止违规操作。同时,LIMS系统提供全流程数据追溯功能,确保食品检验样品从接收、检测到报告生成的每一步都可回溯。LIMS将记录样品相关信息,如来源、检验检测人员、检测所用仪器等,当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检测人员可通过系统的追溯模块快速定位问题环节,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障食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食品产品类型愈发丰富的背景下,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应用信息化技术是食品检验机构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检验机构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通过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完善检验检测数据库等方式应用信息化技术。同时,将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LIMS全面应用于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从而不断提升检验检测的效率与质量,提高检测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瑛红.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4(1):101-103.

[2]武东芳.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食品工业,2021(18):94-95.

[3]李明,刘斌,张海宁.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食品工业,2023(23):19-21.

[4]张茜,王文慧.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领域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10):93-95.

[5]王文慧,张茜.LIMS信息管理标准化系统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3,20(9):126-12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