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作者: 方胜

摘 要:食品追溯系统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手段。尽管各地都在积极建设食品追溯系统,但系统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得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食品追溯系统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探讨了基于食品安全保障的食品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食品追溯系统优化策略。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系统;食品质量;系统优化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Existing in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FANG Sheng

(China Inspection and Traceability South China Technical Service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518110, China)

Abstract: Th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is a key means to reduce food safety issues and safeguard consumer rights. Although various regions are actively building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ith the systems, which prevent them from fully playing their role in ensuring food safe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in ensuring food safety, explores the problems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based on food safety assurance,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Keywords: food safety;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food quality; system optimization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也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追溯技术应运而生。食品追溯技术可对食品生产进行全程监控,且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可快速明确问题根源,及时处理问题,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食品追溯技术可提升食品信息透明度,强化产品质量控制,大幅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但从食品追溯系统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食品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使得食品追溯系统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需要充分研究食品追溯技术,针对食品安全保障需求,对食品追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系统的价值最大化。

1 食品追溯系统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食品源头管理和溯源追责

食品追溯系统覆盖采购、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可利用追溯系统快速追踪问题根源,进而快速解决问题。源头管理主要利用追溯系统明确原材料的来源,保障材料和安全生产标准相匹配。例如,将农作物从种植、施肥、浇水、收获全过程的信息录入、传递和汇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生成产品追溯标签,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系统在肉类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监控,保障消费者购买的肉制品是健康的。一旦检测出食品安全问题,可利用追溯系统快速锁定问题所在,以及明确同批次的产品,立即召回所有的问题产品,并告知消费者调查原因,避免问题扩大化[1]。食品溯源追责是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利用系统快速明确问题的根源。当监管部门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时,可利用系统迅速锁定安全问题所处的具体环节,及时召回产品,避免对消费者产生危害,这有助于快速明确法律责任,提高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效率,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的追责机制可有效约束生产商与经销商的行为,激发人员食品安全管理的动力,降低食品安全隐患,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

1.2 食品质量获得有效控制与监管

食品追溯系统可实时监测食品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强化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监管部门可通过追溯记录快速识别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例如,在生产环节,利用追溯系统可保障生产企业依据生产标准来生产食品。相关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利用系统数据可追溯到受影响的批次,尽快将产品撤回,降低民众健康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食品追溯系统能实时监测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参数,追踪原料来源、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和设定的标准相符合。同时,利用追溯系统能实时收集温度、湿度等食品质量相关数据,避免食品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

1.3 食品信息更加透明化

食品追溯系统可实时追踪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使食品生产流程更加透明,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食品追溯系统可增加消费者与食品企业的沟通交流机会,消费者可及时向企业提出疑问,而企业也可利用平台及时回复消费者。食品追溯系统可让消费者加入食品安全监督中,使食品供应链更加透明,餐桌安全性得以提升。当发现任何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均可利用追溯系统举报,从而有效监督生产商和经销商的行为,迫使企业重视食品的安全管理[2]。食品追溯系统可保障原材料至销售的各环节透明化,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全程都可清晰了解,购买的食品也可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1.4 提升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效率

食品追溯系统能对食品安全风险及时发出预警,精准识别风险的类型,避免安全事件进一步扩散,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对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及时捕捉风险预警,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预警机制可确保发现的问题得到第一时间处理,有问题的产品不会流入市场,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化。食品追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处理,还能巩固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大众饮食安全。一旦有食品安全问题,利用系统可快速追溯产品,相关部门依据这些关键信息可精准识别发生问题的源头。明确问题根源之后,系统会开启应急机制,立即召回问题产品,也可停止生产线进行彻底检查,保证有问题的产品不会继续销售,有问题的生产线也会得到解决。食品追溯技术可为数据平台建设提供有效支持,将食品检疫信息、市场销售数据等不同数据聚集起来,为监管部门的食品监管工作提供便利性,也为决策工作提供有效参考。监管机构利用数据信息对市场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制订更为科学的预防措施。由此可见,食品追溯技术可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效率。

2 基于食品安全保障的食品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消费者的重视,食品追溯系统建设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但相关制度建设较为滞后。现有的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文件并未对食品追溯提出具体的监管要求,通常设定的考察范围只包含某类型产品。同时,已有的法律法规仅对产品来源、销售记录等进行规定,但没有明确说明信息采样、记录等内容,权利义务不清晰[3]。此外,现有的法律条例对违反食品安全条例的处罚相对较轻,对于利润高的食品行业,较轻的处罚无法发挥显著的约束效用。

2.2 食品企业参与追溯系统动力不足

食品企业在追溯系统中的参与动力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①我国食品行业基本是小规模经营,具有产品包装不符合规定、标识不清的问题,整体的标准化程度不高。②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加之消费者尽管对食品追溯系统有相应的了解,但并无养成食品调查的习惯,企业也认为系统的建设形同虚设,因而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2.3 无法保障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可靠性

近年来,伪造食品检测报告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对报告的真伪难以辨别。同时,伪造条码的问题极为严峻,用户访问篡改后的网页信息,极易出现判断错误的问题。部分企业因资金、技术等问题,数据的储存与分析通常由第三方机构负责,若第三方机构未保护好数据信息,将客户的机密数据在其他客户分析请求中应用,会使得商业机密泄露。在此情形之下,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无法确保可靠性,消费者对食品追溯系统的认可度也会降低。

3 基于食品安全保障的食品追溯系统优化策略

尽管已有不少机构开发了食品溯源平台,但食品企业的加入动力不足,消费者的使用积极性不高,使得平台的利用率偏低。因此,必须对现有的食品追溯系统进行优化,并加强系统价值的宣传,使企业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追溯系统的价值发挥,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4]。

3.1 优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企业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立初期,投入的运作成本相对较高,加之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显著的效益,政府必须针对上述情况发挥主导效用,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应注重食品安全追溯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明确食品追溯系统行为标准、质量标准等,并对任何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制定详细的惩处条例,同时明确责任主体、监管权限等内容。

3.2 加大食品追溯系统的宣传力度

近年来,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但对食品追溯系统的了解较少,使用该系统的人更少。因而,应做好食品追溯系统的宣传工作,让更多消费者对其作用有清晰的认知,并积极应用追溯系统,从而提高追溯系统的利用率。参与食品溯源体系的企业较少,为使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可优先鼓励龙头企业加入,发挥其带头作用,同时借申请补贴等方式,激发食品企业参与动力,使得加入系统的企业不断增加,平台的利用率也随之提升。

3.3 明确食品企业追溯责任

为使食品企业积极加入追溯系统,政府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利用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积极加入,增强企业对追溯系统的认可度,并使其意识到加入系统中可为自身获取长期效益[5]。政府还应加强标识管理,明确企业的追溯责任,一旦有任何的食品安全问题,可快速追溯企业的责任,让其接受应有的处罚,如此食品企业也会提升对食品追溯的重视度,自觉规避各种不良行为。

3.4 利用物联网优化食品追溯系统

规范化的追溯系统建设是提升食品追溯工作科学性的基础。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在食品追溯系统中引入二维码识别技术等,使追溯系统的价值得以提升,食品安全获得更大程度的保障。①二维码技术的引入。二维码技术在食品追溯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消费者想要了解购买食品的信息,只需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即可。②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引入。食品追溯系统中引入这些定位技术,可使得信息的采集、分析、模拟速度更快,精准度更高,也可有效抵御各种干扰,这对于食品追溯系统的创新尤为重要,因而需要重视此类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③射频识别技术的引入[6]。食品追溯系统优化过程中,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极为重要,其主要是借助电磁信号对监测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并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使得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获得有效衔接。

3.5 制订科学的数据共享规则

隐私泄露是应用食品追溯系统中极为严重的问题。制订科学的数据共享规则,做好访问控制与隐私保护工作,可以解决隐私泄漏问题。通过数据共享新模式的建设,将各部门数据进行整合,并对外共享,可以规避数据重复采集的现象。需在以往的食品追溯系统基础上加入区块链联盟链系统,明确数据的共享范围以及约束条件,利用计算机语言提升对数据使用者行为的规范性,借助智能合约促进数据共享的安全性。通过规则解决权限访问与隐私泄露的问题,使得食品追溯系统可获得更好地应用。

4 结语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频繁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对食品企业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为使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获得更好的保障,各地都在着手推进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但系统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回报相对缓慢,使得很多食品企业的参与动力偏弱。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追溯系统不够了解,几乎不使用追溯系统,使得系统的价值难以被高度认可。因此,后续需要积极优化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强化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鼓励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深入挖掘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潜在价值,使各主体从追溯系统的使用中获益。

参考文献

[1]何德华,于洋,许利博.区块链食品追溯系统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影响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24,44(7):115-123.

[2]杨涛,陆进宇,李沛,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研究[J].中国信息化,2024(1):45-48.

[3]石念,邵逸超,朱婕.国内外食品安全追溯互操作性标准化与启示[J].标准科学,2023(6):97-101.

[4]张传聪,刘世永.基于Android技术的食品追溯系统开发[J].通讯世界,2018(10):242.

[5]李姗鸿.流程再造理论视角下的厦门市食品追溯系统的再设计[D].海口:海南大学,2018.

[6]吴敏宁,张永恒,杨斐.基于肉类食品追溯系统的证据融合算法研究与改进[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8):229-231.

作者简介:方胜(1984—),男,湖北黄冈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