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治理路径

作者: 杜丙梁

摘 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能够落实食品安全法规要求,改善食品安全现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本研究主要分析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提供依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解决对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Governance Path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enhance the level of food safety, and ensur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public. This study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roposes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hoping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workers.

Keywords: food safety; regulatory issues; solution measures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通过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食品安全规范要求,显著提升了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参与主体多、环节复杂等特点,再加上新型食品、新型添加剂、新型工艺的不断涌现,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挑战,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对此,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1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1.1 食品监管部门工作力量薄弱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队伍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导致监管力量薄弱。①监管人员配置不足。由于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他们需要承担大量工作内容,这导致工作压力较大,容易造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疏忽;监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骨干人员流失严重,且流失后人员未得到有效补充;由于监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受到系统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监管人员无法在专业领域深耕,专业能力较为单一,综合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②监管设备存在不足。由于部分食品监管部门缺乏先进的专业检测设备和执法装备,导致监管人员无法完成许多复杂的专业检测,只能将样本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这无疑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效率‌。③监管方法存在不足。部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采用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日常巡查为主,同时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导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存在滞后性[1]。上述问题限制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亟待改进和提升监管效果。

1.2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促使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不断落实,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分段监管模式,农业农村部门、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等负责不同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种植、加工、流通等大量复杂的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保证各监管部门权责划分清晰,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覆盖全面。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划分还不够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未落实到个人,出现食品安全工作问题时,不能及时确定具体责任人,影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

1.3 食品安全监管宣传力度小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多生产企业、多食品类别,只依赖于单一的监管部门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监管,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社会各方积极、主动参与,以此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3]。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深入,各监管部门宣传方式较为单一,未能深入大众,各主体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效果。

1.4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监管方式,则难以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也发生较大变革。各监管部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食品安全网络监管体系,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进展[4]。然而,当前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未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集成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情况较差,食品安全追溯较为困难。同时,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造成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合作不紧密,协调性较差,无法形成监管合力。

2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治理路径

2.1 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①增加监管人员数量。监管部门通过主动调研掌握现有监管队伍人员数量、年龄结构、职责范围、工作效率等情况,并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制定人员工作编制方案,逐步增加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编制,按照因岗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监管部门应通过公招、遴选等方式,引进更多年轻的专业性人才,培养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不断优化队伍人才结构。同时注重统筹协调各监管部门人员工作,保证监管人员工作调配的合理性,及时补充被抽调单位人员数量;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立足现有条件,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以岗代训,实行老带新、强带弱、岗位互换,解决监管人员学习不充裕问题,提高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培养更多“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复合型监管人才,不断壮大监管部门人才队伍[5]。②增加专业设备数量。监管部门应增加专业设备方面的专项经费,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求,评估需要增加的设备类型和数量。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详细的设备采购计划,增加更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效率。③优化监管方式。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应采用日常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将随机抽检渗透至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管当中,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6]。同时,强化监管人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食品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2.2 保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①严格落实各监管部门工作责任。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粮食等部门要以食品安全为首要职责,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责任,建立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机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各部门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计划,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7]。②严格落实领导人员工作责任。监管部门领导人员为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责任人,对食品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做好领导成员和监管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及时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问题,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③严格落实监管人员工作责任。明确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监管人员应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负责落实监管职能范围的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指导帮助企业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监管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2.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宣传效果

①提升领导人员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监管部门领导人员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工作,需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宣传队伍,明确食品安全宣传目标,不断细化宣传内容,推动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质量提升‌。②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监管部门宣传工作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利用电台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内容,披露食品安全问题处理结果,充分展示监管部门保障食品安全的决心和力度;线下组织监管人员下沉一线,通过发放传单、设置横幅等方式,向生产者、企业经营者、个体户等群体,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强化参与主体的监管意识,引导其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当中,共同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8]。③建立与大众的沟通渠道。监管部门通过设置消费者接待日,广泛听取人们的意见,及时掌握人们的诉求,帮助大众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大众主动举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食品行业自律,增强公众自我防范意识,保证监管工作无遗漏、无死角。

2.4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技术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围绕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集成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9]。①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系统。监管部门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系统,配置可以检测食品违禁成分、农药残留以及各类细菌的数字化食品安全监测设备,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监管中心,为后续食品安全问题处理提供有效依据。②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监管部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设置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水平,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③食品安全监管追踪管理系统。监管部门利用全球定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追踪管理系统,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收集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并同步至食品安全数据库,保证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④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系统。监管部门基于云计算及互联网技术,构建食品安全数据共享中心,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整合、数据查询等功能,保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效获得信息数据,加强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有效沟通,提高跨地区、跨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效果[10]。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公民的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是食品行业复杂性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如食品监管部门工作力量薄弱、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监管宣传力度小、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食品监管部门工作力量,保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宣传力度,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技术水平,营造良好的食品生产经营环境,为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虓峰,李会,尚晓帆.浅析食品相关产品现状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J].中国标准化,2023(13):227-233.

[2]张红克.食品安全背景下养殖行业饲料添加剂监管现状与对策[J].中国饲料,2023(10):158-161.

[3]杨海清.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13):134-136.

[4]李正峰,杨海燕,刘佳璇,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与追溯体系的现状评价[J].现代食品,2022,28(12):140-145.

[5]张玉勤.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分析及建议[J].现代食品,2022,28(7):140-142.

[6]李旭阳.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保障体系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3):46-48.

[7]胡阳,邵伟标,朱德志,等.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快速检测标准发展现状[J].中国质量监管,2021(11):76-79.

[8]江奕涵.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食品,2021(14):44-46.

[9]王召山.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85-186.

[10]金展帆.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9):60-6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