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疾控机构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 刘晴 耿磊 孙汝春 郝士卿 李娜 贾垞 刘津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也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应当针对食品安全进行相应的风险监测,找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以解决,保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顺利完成。本文提出了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具体开展对策,为县级疾控机构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疾控机构;作用
The Role of County Level Disease Control Institutions in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LIU Qing1, GENG Lei1*, SUN Ruchun1, HAO Shiqing1, LI Na1, JIA Cha1, LIU Jin2
(1.Xinj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Xinji 052360, China; 2.The First Hospital of Xinji City, Xinji 052360, China)
Abstract: At this stage,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s well as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societ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which also g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to give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food, we should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risk monitoring for food safety, find out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process, and tak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 so as to ensure that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can achieve standar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onitoring of chemical pollutants and harmful factors, the monitoring of food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pathogenic factors, and the monitoring of foodborne diseases, which will provide mor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county level disease control institutions.
Keywords: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disease control institutions; role
河北省辛集市是2013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的省直管县级市,辛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参加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辛集市疾控机构参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经验,现将县级疾控机构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目的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开展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污染状况监测,收集监测数据,掌握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污染的分布范围和可能来源,分析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监测数据研判分析食品在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可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控制污染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不断提升各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食品检测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为实现监测工作的全覆盖,针对县级疾控的特点,可以先从样品的采集、预处理、送检及监测数据上报工作开始,可以采集双份样品,县级疾控和市级疾控同时监测,在监测工作中找差距,分析原因,逐步提高,逐步培养县级疾控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检验能力。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以老带新,逐渐锻炼队伍。
2 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
在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中,针对县级疾控人员少、设备落后的特点,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设备,建议从样品的预处理及金属指标测定开始,加强分析中的质量控制,逐步增加相应的仪器设备,培养检测人员,提升检验能力。
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辛集市历年《化学污染物常规(或专项)监测采样、检测计划》要求的样品采集时间、采样环节、采样及样品运输要求执行,采集的样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要求,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下载有效的模板,样品信息逐项严格按要求录入相应的Excel表格中,样品信息下拉复制过程中,严格审查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如网购环节中将网址下拉造成网址错误。样品经预处理后冷藏或冷冻后送检测点检测,待检测结果出来后,上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数据的上报要仔细认真,数据的审核要严格,严防录入错误的数据。
针对省直管县的现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禁用物质(如瘦肉精等)、生物毒素(如黄曲霉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兽药残留等的快检测定是可行的,首先用Biostest的胶体金试剂或酶标法进行初筛,阳性样品再用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等高精尖设备进行定量检测。在大批量样品检测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能力,为今后开展大规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贮备了技术能力。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要求严格按时间节点上报,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数据上报工作,严格时限,严格岗位责任,对国家、省退回数据及时完善、修订、上报,以确保在时间节点统计完成率时本单位处于完成状态。完成情况以网上统计为准,任何人都无法修改。
3 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
在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中,监测指标包括卫生指示菌、食源性致病菌和病毒、寄生虫等。鉴于微生物检验项目较少且要求采样后需要尽快测定,同时也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的特点,可以逐步培养县级疾控的检验能力。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检验人员以老带新。这种检测工作需要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检验人员,他们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乐趣。
样品采集应严格按采样环节、样品种类要求,分批测定,严格按国标操作。生化实验有很高的准确性,且价格低廉。血清学分型鉴定是本疾控机构的强项,数据的审核上报工作严格按照本年度的《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1]执行,检测结果上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
在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中,寄生虫筛查工作需要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及时检测是寄生虫检测的关键环节,某些寄生虫经冷冻处理后就会死去,致使样品不能检出寄生虫,造成假阴性。
4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4.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应继续做好食源性疾病病例与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对医疗机构发现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为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
辛集市第一医院和15所乡镇卫生院及张董牛村积极组建县-乡-村一体化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负责采集全市辖区内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病例信息,内容包括:①患者基本信息和基本症状;②患者的可能食品暴露情况,用于查找致病原因和影响因素;③病原学检验结果。腹泻病例生物标本的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等指标实验室检验结果。同时,定期进行腹泻病例统计分析。统计辖区内腹泻病人就诊人数、标本采集数量、阳性标本数量及检出菌毒株等统计信息,用于开展阶段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2 实验室检验复核
辛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哨点医院中发现的聚集性病例和主动监测时发现的致病因子进行实验室检验复核。
辛集市第一医院对食源性疾病病例(包括异常病例)进行主动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和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同时对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诺如病毒等。
县级疾控的任务是审核病例信息及实验室监测标本的检验结果并上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包括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等所有病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根据县级疾控微生物检测能力较强的特点,建议可疑样品送县市级疾控复核检验,对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
5 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辛集市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监测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质量管理和培训,对哨点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每年组织对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哨点医院进行不少于1次的督导检查。
同时建立相关监测制度,不断健全并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方案,在具体部门中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补充完善监测数据相关报告,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监测综合能力。充分将地方机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合理、科学地对监测技术相关机构进行分配,进一步明确不同机构监测级别,以此确保不同层级技术机构在实际监测中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提升各级监测机构在管理中的积极性[4]。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超额完成任务或者具有突出贡献的机构进行奖励,从而更好地调动其他各级技术机构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水平。辛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2021年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统一要求,对承担监测任务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及质量控制工作[5]。这包括检验前样品采集、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中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检验后检验结果的分析报告,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创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法和工作理念,以适应新时代食品监测需求,不断优化实践和授课的培训形式与方法,对在工作中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技术工作者实践水平以及理论知识得到质的飞跃,从而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和效率。
6 结语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县级疾控机构更应该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效率、质量,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完善优化,助力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大进,李宁.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2]钟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2(17):86-87.
[3]张小鸿,袁平,刘雪杰,等.福建省疾控系统2016—2018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员情况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26(5):2-3.
[4]丁小磊.江苏省疾控机构食品安全技术资源和能力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1):128-130.
[5]何志梅,熊琴平,张静,等.江西省疾控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3):57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