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

作者: 马敏娟 李艳芬 王焦健 杨迪

摘 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工作,控制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尤为重要,能够及时地发现、处理“问题”农产品,避免其流入市场和餐桌,保证公共卫生安全和消费者健康,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概述了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必要性,分析了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并探讨提升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细节问题

Quality Control and Detail Problem Analysis of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 Minjuan, LI Yanfen, WANG Jiaojian, YANG Di

(Yunnan Province Honghe Hani and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Honghe 661199, China)

Abstract: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work that concerns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can find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ime, to prevent it from entering the market and dining table, to ensure public health safety and consumer health, and to prevent food safety acciden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necessity of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of foo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alyzed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details of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of foo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food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quality control; details

近年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呈现出高发趋势,如毒生姜事件、瘦肉精事件等,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严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是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将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和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必要性与现状分析

食品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在各类食品中农产品占据很大比重,由于农产品质量事关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尤其是在近些年公共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人们愈发重视农产品安全事件。基于此,我国逐渐强化对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各类先进技术开始应用到农产品食品检测过程中,这也为消费者了解食用农产品的品质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确保市场中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对食用农产品展开监管的主要途径,做好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对确保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当前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测情况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的农业种植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农产品生产总量逐年攀升,因此食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越来越重要,通常情况下农产品需要经过复杂的检验工序,在完全符合市场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够用于交易。但当前我国在食用农产品检疫检测过程中仍然面对众多难题,这为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阻碍,为了确保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检测人员需要进一步细化检测流程,注重检测细节问题,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以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升检测结果。通过国家调查部门对市场中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调查分析来看,我国可食用农产品的整体质量较为稳定,可食用农产品整体检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且从近些年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一占比仍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2 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

2.1 样品采集制备环节质量控制和细节处理

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首要工作就是采样,采样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目前,食用农产品采样时常用的方法包括随机采样法和针对性采样法,相比较而言,随机采样法的应用更为常见,所获得样品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检验检测结果更加具有参考价值。此外,在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环节,应合理确定样本数量,样本过多、过少均会影响检验检测结果,因此要结合检测要求灵活确定样本数量[1]。

2.2 仪器设备管理环节质量控制和细节处理

在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环节,需应用到诸多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应用是否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会对检验检测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环节做好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①要妥善管理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性能的高低会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后要做好调试、校验、核对、验收和交接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性能始终处于可控制且可靠的状态。②要做好周期检定和期间核查,及时发现仪器设备存在的故障且及时维修,降低其对检验检测工作造成的影响,进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检测结果。③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保证流程的规范性,可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试运行一段时间,确保其无异常再进行检验检测,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洁、维护仪器设备,便于下次继续使用。④要严格管理检测试剂和标准物质,从正规途径购买各类检测试剂,且要保证检测试剂等级符合仪器设备操作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处于有效期内,定期检查标准物质性质,保证性质稳定性[2]。⑤有效控制检验检测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营造适宜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环境,避免影响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提升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2.3 检测检验方法选择的质量控制与细节问题

在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时选择应用的检验检测方法是否适宜,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食用农产品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其中,感官检验法在食用农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较为常见。该法是利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视觉等方式落实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尤其是在检验食用农产品外观、硬度、气味、色泽和包装等方面,感官检验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化检验法是利用各类仪器设备、试剂进行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一种方法,包括化学法、生物学法、热学法等,其能够精准地了解食用农产品内部瑕疵点,明确农产品成分、结构、性质,检测结果可用具体数值表示。相比较而言,理化检验法检验检测的精准性优于传统感官检验法[3]。

3 提升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的对策

3.1 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

①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入,面向社会和高校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严格考核应聘人员,保证其具备较高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满足检验检测工作需求。②应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完善培训内容,确保检验检测人员能够正确地掌握各项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明确操作原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更好地开展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③要定期考核检验检测工作人员,通过考核的方式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保证每一名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均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2 加强检验设备更新维护管理

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离不开检验设备的帮助,如果检验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必然会影响检验检测效率和水平,因此做好检验设备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①要结合新时期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需求,积极地引入新型检验仪器设备,及时淘汰掉传统落后的检验设备,充分发挥出新型检验设备的优势和价值,促进检验检测工作水平的提升。②要高度重视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各类仪器设备使用前,均需进行校验,保证检验设备精度达标,避免在检验环节出现误差[4]。③要做好检验设备养护工作,尤其是在检验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作业,避免设备被污染、腐蚀,影响正常使用。要制定完善的保养计划,定期落实养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检验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等问题,以更好地控制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精度及质量。

3.3 完善检验检测规章制度体系

①要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内容、目标、要求,确保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程进行,避免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②要落实监管机制,严格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避免检验检测工作流于形式,维护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③要执行责任制度,将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避免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提升检验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高质量完成检验检测工作。④要完善检验检测数据管理制度,妥善储存、保管各项数据,避免出现差错对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产生影响[5]。

3.4 创新应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

随着食用农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检验检测工作任务逐渐繁重。为进一步提升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效率和水平,应积极创新应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如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等。以免疫分析法为例,其属于快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中。免疫分析法主要包括酶免疫分析法、免疫传感器分析法等,相比较而言,酶联免疫分析法的应用更为常见。该法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能够精准、快速地确定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整个检验检测过程操作简单,非常适用于对食用农产品的现场快速检测,且能够实现定量、定性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药物残留的食用农产品并销毁,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3.5 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格的食用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是从农田到农贸市场,经过生产、加工等工序,进入餐桌上的食品,其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方式让其对食品安全知识从不懂到了解,从了解到深入,从深入到自觉履行。

3.6 对食用农产品检测技术进行预警

农产品检测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保障“菜篮子”安全。因此,相应的监管部门可统一建立相对应的农产品检测互联网平台,上传每天检测的农产品数据;各市场的管理人员可对售卖农产品的人员进行GPS定位或在平台签到等,进而对零散的售卖者进行实时监管与溯源追溯;这样可对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有效监督,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售后的处理与持续性监督与管控。对出现问题的产品要告知贩卖商以后不可再引进该批次的农产品,进而对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起到有效的预警作用。

3.7 注重检测机构的建设

对于各个地区的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而言,应该对其检测机构设施设备进行不断完善与更新,从而使专业检测设备可更好地服务于检测技术人员,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引导,尤其是对最主要的集镇市场以及生产基地等都要组建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利用新型仪器设备,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检验,以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可建设三级农产品的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进行升级,进而提高检测的实际水准。此外,可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规范其检测步骤和方法。同时,对于检测站点来说,可向相关部门审批经费,对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相应资质认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与民生息息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对食用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提高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意识,严格控制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明确食用农产品质量状况,杜绝“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和餐桌,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鑫.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1(14):54-55.

[2]夏洁贞.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措施及细节问题分析[J].现代食品,2021(5):35-36.

[3]祁来芳.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J].食品界,2021(5):110.

[4]李传雯.宜昌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食品,2022(6):32-35.

[5]齐伟杰.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食品,2021(24):130-13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