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食品加工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SWOT分析

作者: 王海东 陈文武 吴江涛 贺峰 曹梦竺

摘 要:江苏省徐州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传统的食品加工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徐州食品加工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思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徐州;食品加工业;SWOT分析

SWOT Analysis of Xuzhou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Haidong, CHEN Wenwu, WU Jiangtao, HE Feng, CAO Mengzhu

(X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Xuzhou 221006, China)

Abstra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is rich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ts traditional foo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has a good foundation after years of accumu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Xuzhou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consider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can make it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Xuzhou;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SWOT analysis

江苏省徐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基地、秸杆养殖示范基地、蔬菜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的银杏之乡和苹果之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徐州食品加工业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优势的基础上,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徐州食品加工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使其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1 优势分析

1.1 徐州农业资源优势

农业资源是食品加工业的原料基础,徐州作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 297.36亿元,粮食总产量501.79万t,

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83家和249家,当年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09.85亿元。徐州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有邳州大蒜、新沂板栗、贾汪大洞山石榴和沛县樊哙狗肉等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品,享有中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的称号,还有牛蒡、蒜苔、葡萄、大米、山药、食用菌、奶和肉鸭等20多种特色农产品。

1.2 徐州本土食品加工企业的优势

徐州农作物物产丰富,食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比较坚实,主要表现有以下4个方面。

(1)徐州市的食品加工企业总体能够满足城乡的需求,发展了面粉、大米、啤酒、白酒、乳业、饮料、蔬菜和油脂等各类食品企业,产品结构比较齐全,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也发展了层次较多的产品。

(2)企业组织结构有了长足的改进,出现一批大中型骨干食品类企业和集团,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啤酒(青岛)、白酒(双沟、高祖)、面粉(六朝松、华升)、乳业(君乐宝、绿健)和调味品(恒顺万通、鲜福)等,产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3)在大型食品企业中,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了高新装备水平,如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生物发酵技术、超低温冷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和反渗透技术等,提高了食品加工的附加值和整体产业技术水平[1]。

1.3 劳动力成本优势

食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徐州人口较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徐州市人口为908万,人口增长位列江苏第5位。相对于附近的苏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能够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较强的市场消费市场,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本土支撑能力。

2 劣势分析

2.1 部分领域规模化企业相对较少

部分领域中小企业占比较高,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同行之间产品竞争激烈,产业结构中以农副食品原料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程度比较低,高技术优势产品产能不足与部分低水平产品产能过剩的现象并存,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偏少,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优势薄弱,如小型酒厂、小型牛蒡加工企业、大蒜经营企业等较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2.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1)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缓慢,还主要停留在低层次的食品原料加工,品种结构也比较单一,转化增值的能力不足,如牛蒡加工、大蒜加工、苹果加工等。

(2)研发能力欠缺,多数企业没有技术研发能力,关键技术环节受限,造成高精的核心技术装备和高科技含量的生产工艺过度依赖外来技术,如定向分离与物性修饰、非热杀菌、多级浓缩干燥及连续冻干设备、超低温单体冷冻设备等关键重大技术与大型成套装备[2]。

(3)研发意识不足,研发投入少,产品功能和质量、技术创新等相对滞后,习惯仿制,造成品种结构单一,转化增值能力差,低水平重复导致过度竞争、渠道挤压和价格战。

2.3 规范化不足

当前食品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突出,粗放经营、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加上一些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容易造成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例如,食品加工原料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农药与有害物残留、病疫性生物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企业无视法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类似小作坊加工行为依旧存在,这些小作坊由于设备陈旧、管理水平较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卫生状况不达标等原因导致食品质量问题屡屡出现。

3 机遇分析

3.1 营养、健康及方便食品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在饮食上已不满足于吃饱,还希望吃得有营养。为了适应此需求,食品加工应向安全卫生、营养味美、保健方便的方向发展。同时产品还要加以细分,满足不同职业特点、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消费层次等对健康营养和方便食品的需求。有些欧美国家的食品加工不断引入不同民族风味,实现产品创新,使方便、健康和风味多样的产品不断出现,如速食餐、即食汤以及一些低脂、低盐、低糖食物和瘦身餐等健康食品[3]。

3.2 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发投资比例较高,技术革新快,鼓励食品研发,并对专门的研发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平均每年花在产品研发上的经费占到了销售额的6%~10%,如美国卡夫食品,每年投入新产品的科研费达到了销售额的15%[4]。欧美国家的茶叶精深加工业比较发达,工厂拥有一流的技术和装备,如英国的立顿集团还建立了茶叶研究所,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茶叶的加工新技术和新产品,提取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创新茶叶配方和包装技术,开发速溶茶叶,保留了茶叶的口味和品质,节省了茶叶冲泡时间、建立了速溶茶叶的产品标准,实现大规模生产,快速占领了世界市场[5]。因此,徐州市应该抓住本土资源优势,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抓住发展机遇,开展广阔市场。

3.3 品牌创建的趋势

品牌是国际公认的无形资产,也是推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很多食品品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如百事可乐、达能、麦当劳、德克士、雀巢、立顿和卡夫等,品牌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企业还可拓展品牌范围,打造品牌体系,使品牌不但具有识别和促销功能,还拥有强大的信息、价值和形象功能。同时,通过品牌延伸经营领域,同一品牌可向消费者提供不同功用的多种产品,如卡夫食品集团下辖了多种子产品,可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口味的多种需求。

3.4 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的网络化趋势

互联网已经是一种趋势,食品加工为微利行业,物流成本的降低非常重要。食品加工企业也必须要学会融入信息网络平台,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例如,美国有一个“TRANSORA”网络市场,由50家较大的食品公司组成,只是一个企业间的网上交易市场,但其联合采购能力高达4 000亿美元,提高了原料采购、监控库存和管理工厂等多个环节的效率,大幅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6]。国内有不少的公司也进行了实践,利用网络平台基础、融合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渠道,大幅提升了产品销量,同时宣传了品牌,提升了品牌价值,且国内的电子销售和广告平台已经非常成熟,如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网易、抖音和拼多多等,可作为徐州市搭建平台的基础[7]。

4 挑战分析

4.1 食品初加工的标准化建设

徐州市食品加工业的很多环节发展比较落后,包括农产品储藏、初加工等,达不到标准,将会影响食品加工的质量。目前,农民自己贮粮仍占主体地位,初加工技术比较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致使初加工产品的质量不达标、不规范。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农产品初加工标准体系,以保证食品加工业的原料来源安全[8]。

4.2 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食品加工业,不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例如,水产品、牛奶中的抗生素超标、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以及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也是食品加工业需要面对的长久挑战。

4.3 食品源头污染和节能减排的挑战

农产品生产通常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质量全过程监控难度较大,源头性污染短期内在种植业、养殖业领域难以根除,如超量和违禁使用农药、兽药以及有害添加剂,导致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常有发生。同时,食品加工业的吨产品耗电量、耗水量、废水排放量相对较高。例如,湿法淀粉分离加工工艺技术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加工能耗较高,环境污染较大。

5 结语

徐州地处平原,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农作物丰饶且种类多样,这都是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升级的先天条件。徐州传统的食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有较好的优势。其优势包括食品加工门类较全,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具人口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但是,徐州传统食品加工业也存在不足之处,包括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企业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较低,小企业法律意识薄弱,低水平产能过剩以及知名品牌少等。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也已经逐渐清晰,如营养健康方便食品需求的增加,生物食品加工技术含量的提升,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品牌化,企业经营网络化,企业间协作规模化等。徐州食品加工业的升级发展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紧紧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思考对策,找到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具备可行性的发展途径,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竞争力强的行业发展升级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春丽.我国轻工业生物食品技术产业发展现状[J].民营科技,2017(6):18.

[2]佚名.“食品加工业创新发展院士论坛”高屋建瓴,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升级[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4):50.

[3]高涛,唐华丽,孙桂菊,等.保健食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2):311-321.

[4]朱蓓薇,孙娜,李冬梅,等.传统主食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6):151-157.

[5]朱丹蓬.新一代消费者正颠覆产业端发展模式:中国食品饮料行业2021年十大行业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2021(6):40-49.

[6]高丽媛,赵琳,付钰,等.试析中国食品加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54.

[7]陈传亮.大数据时代食品企业电商营销发展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21(1):9-11.

[8]孙鹏,马冀圆.优化升级罐头食品标准体系,蓄力十四五谋划行业新发展[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1(3):9-1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