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作者: 刘俊

摘 要: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把好食品安全关,才能真正提高食品品质,促进食品行业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农药残留、食品造假、添加剂滥用等问题长期存在。为此,有关部门需要科学使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强食品监管。本文从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作用,对相关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未来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

The Role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Ensuring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LIU Jun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China)

Abstract: Food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ensure food safety. Only by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can we tru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any food safety incidents in China, such as pesticide residues, food counterfeiting, and additive abuse. To this end, relevant departments need to use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scientifically and strengthen food supervision. Starting from the causes of current food safety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studies relevan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food quality

在食品行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后,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渴望购买到安全性高、质量好的食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测食品当中的残留物质、食品添加剂、有害微生物等;还可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能够辅助食品监督管理,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

1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成因

1.1 农药残留

在农作物的生产中,农民为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通常会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这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经过工厂加工后,部分农药会残留在食品中,最终进入人体。例如,在以往的韭菜种植中,一些种植人员为避免韭菜根部出现害虫,就施用大量的农药且未把握好农药施用的间隔时间,使韭菜中残留的农药严重超标,这种韭菜会给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引发急性中毒事件。

1.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峻,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比较突出,这些都会给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某些区域的工业废水进入水产养殖区,废水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就会被水中的生物吸收,水产品就会受到污染,如果人们食用了受污染水体中的鱼、虾等水产品,就容易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另外,水在食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食品的加工还是原材料的清洗,都离不开水资源。如果食品加工厂使用了受污染的水,就会造成食品污染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1.3 滥用激素

激素可以促进家禽生长发育,缩短果蔬的生长周期,提高农民的收益,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然而,滥用激素也会影响食品安全,对整个食品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当前,在食品安全领域中,滥用激素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例如,市场上的反季节水果大多都使用了较多的激素,部分水果异常膨大,还有一些水果呈现畸形,这些都和化学激素有关。此外,很多肉产品中都添加了瘦肉精,这些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使人体激素水平紊乱,造成幼儿生长发育异常,同时还会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1]。

1.4 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指生物和化学制剂,能够有效改善食品的口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限。然而,一些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添加剂,没有结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控制添加剂的用量。过量的食品添加剂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不利于人体健康。例如,一些食品生产企业过量使用人工色素、亚硝酸盐等,甚至非法添加禁用香料,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

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促进食品生产技术的优化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利于推动我国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促进食品生产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食品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原材料筛选的不足、生产工具的不足、生产设备的不足、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等,企业可以结合食品安全检测的结果进行整改,进一步优化食品原材料的选用,加强对食品生产链条的整顿,从宏观角度解决食品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2 提高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测,发挥筛选、过滤的重要作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将合格的食品和不合格的食品严格区分开,严厉打击农药残留超标、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出现,部分企业为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采取不规范的生产技术,过量添加色素、食品添加剂,给食品检测带来了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食品检测技术非常有必要,有关部门需要承担起监督和管理的责任,以食品检测为武器,确保食品安全。

2.3 全面规范食品市场的秩序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帮助有关部门更好地对市场当中的食品进行检测,从而全面规范食品市场的秩序,使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遵纪守法,严格履行市场规范,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当前,一些食品生产厂家为追求低成本、高收益,在食品生产当中以次充好。例如,一些养鸡场给鸡喂食大量的激素类药物,缩短鸡的生长周期,产生了大量的“速成鸡”,扰乱了市场秩序,引发了恶性竞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食品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帮助监管部门建立良性发展的市场秩序,打击恶性竞争以及违法行为,排除食品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纳米检测技术

“纳米”是目前已知人力能够控制的最小单位,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当中,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纳米材料能制成非常敏感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可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与生物芯片结合起来,让分子检测更加高效、便捷,主要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当中。有学者运用纳米金渗滤法、纳米金免疫层析检测甲萘威农药的残留情况,实现了5 min的快速检测,检测精度非常高[3]。

3.2 光谱检测技术

光谱检测技术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其化学组成、结构或者相对含量的方法。当前,常见的光谱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荧光光谱检测技术等。其中,在应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时,检测工作人员能够建立校正模型,进而对食品的样品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当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方面,能够判断出农药残留程度,具有较高的鉴别率。

3.3 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超过20 000 Hz的声波,能够在固体和液体当中快速传播,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当中。通过使用超声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食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食品内部的情况,从而快速检测出食品当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以往传统的食品检测工作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一些溶剂提取食品样品中的成分,在此期间需要通过搅拌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超声检测技术能够进一步简化食品检测流程,使食品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更加便捷,从而提高食品检测速度。当前,超声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蔗糖检测、多糖成分检测等方面,有效提高了食品检测效率。

3.4 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原理对食品当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的技术,具有检测结果精准、识别能力较强等应用优势,能够帮助技术人员科学判断食品当中污染物的受污染程度。在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中,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动植物检测当中,对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等进行检测[4]。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包括生物传感器检测法、生物芯片检测法、酶联免疫分析法等。其中,酶联免疫分析法能够将酶作为标记物,把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反应结合起来,可以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进行检测,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灵敏性,降低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成本。

4 未来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

4.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

从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农药的种类越来越多,生长激素在食品生产当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越来越高,这些现象不但会给食品安全带来更多隐患,还会给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带来更多挑战[5]。在未来的发展中,食品安全检测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检测技术,升级检测设备,重点发展荧光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PCR技术等,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让食品安全检测更好地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食品安全检测部门还需要积极研发快速检测技术,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食品样品的检测。

4.2 食品安全检测立法持续完善

现阶段,我国已经在食品安全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没有针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进行立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方面的立法,不仅要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约束,还要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立法管理,设置出科学的检测规范,确保检测机构应用的检测技术、检测设备适应食品检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增强食品的安全性。

4.3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不断优化

当前,我国的一些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不够细致,无法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例如,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无法适应新型食品的检测需求,且不同地区在食品安全检测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6]。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食品市场的动态出发,不断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进行完善和修订,确保食品安全检测标准适应食品生产加工的需求,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具有维护食品市场秩序、提高食品质量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需要采用色谱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等,对食品中的添加剂、有毒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丰富食品检测内容,完善食品检测指标体系。当前,各类食品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不断发展,食品检测部门需要积极引入新技术,购入新设备,培养专业化的检测技术人员,使食品检测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贾廷辰,吴菁,刘畅.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创新开发[J].现代食品,2022(16):125-127.

[2]孟凡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探讨[J].现代食品,2022(9):86-88.

[3]周庆华.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J].电子世界,2012(12):72-73.

[4]满敬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21(19):108-110.

[5]梁永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对策探究[J].现代食品,2021(16):87-89.

[6]吴琦,高帅.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J].中国食品,2020(10):11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