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

作者: 李骏睿,代倩倩

山东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0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发现花生在种植、生产、加工和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分析表明,山东省作为花生产量第二大省,种植生长环境、花生品质、品牌、龙头企业和科研培育相对于其他省份有一定的发展优势。通过统计数据得知,山东在近十年来单产持续增长,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减少;农户种植区域分散居多,尚未形成大范围规模化种植;花生品种更新较慢;出口方面面临着国际规则的制约。为此,山东花生产业需积极面对现代化发展形势,建立规模化种植区域和产业化经营,实施“山东大花生”发展优势战略,创造优质“齐鲁粮油”,促进山东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花生;高质量发展;山东省

Research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eanut Industry in Shandong

LI Junrui, DAI Qianqian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1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s through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eanu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finds the problems of peanut planting,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export,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second largest province in peanut production, has certai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in planting and growing environment, peanut quality, brand,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iv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s. Through statistical data, it is known that Shandong in the past decade, the yield has continued to grow, but the planting area and total production decreases year by year; farmers planting areas are scattered mostly, has not yet formed a large scale planting; the update of peanut varieties is slow; exports are facing the constraints of international rules. To this end, the peanut industry in Shandong needs to actively fac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large-scale planting areas and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andong peanut” development advantage strategy to create high-quality “Qilu grain oil”,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eanut industry in Shandong.

Keywords: peanu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handong province

国家一直关注“三农”发展,着力从农业、农村与农民入手解决我国“三农”所呈现的各种问题,在农民收入、农业农产品发展质量和乡村振兴上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产业,提高作物质量和发展效率。2022年,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带动下,国家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的新步伐,同时大力发展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山东省响应“一号文件”政策要求,推进花生产业不断提高自我品牌质量和单位产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本文从国家政策指引出发,深入山东省花生产业分析花生种植、加工、生产和出口所显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期花生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能够更好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1 山东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花生单产水平

如图1所示,山东省花生单位面积产量比较稳定,自201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每公顷4 000 kg以上;全国花生单产水平则维持在每公顷3 500 kg以上。相比全国,山东花生单产水平较高,发展趋势向好,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花生种植的管理与培育更具多样化,品种更优质。

1.2 花生培育技术

山东省拥有花生种子培养基地、花生油料作物分拣中心以及各大育种实验室,科研力量雄厚,在花生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起到关键指导性作用。科研人员主要以山东省内的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农科院为主,人才素质强[1]。从育种技术上看,山东在花生品种推广上位居前列,如山东高品质花生——高油酸花生,其压榨出的高油酸花生油内含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于70%,能有效促进胶原蛋白的分泌。从种植技术上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2],改变了原先传统的一穴多粒浪费种子的局面,有效扩大植株之间的生长间隙,提高了光合作用产物向荚果分配的概率,继而提高了整体花生产量。2018年山东农业厅在烟台、泰安、威海和临沂4个主产区开展了又一波高质量发展粮油生产的项目,并不断向当地推广单粒精播技术。

1.3 花生加工企业规模与品牌力度

2020年山东统计加工花生油企业41家,年处理花生343万t,年产花生油75万t左右,产生多个“中国好粮油”企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关于进行2021年度重点粮油企业和各省粮油加工业专项调查的通知》(中粮协〔2022〕1号)发布山东省食用油加工“十强”企业,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多年蝉联榜首,如表1所示。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5S”压榨工艺对标国际标准修订,以“纯正花生油”实在标签打造自我立场,植入消费者的理性认知,在全国拥有240余家出口外贸公司和加工生产基地47个,在第二产业制造业食品加工行业排名榜首。青岛天祥食品集团充分利用“五鲜初榨”工艺出品“喜燕”牌花生油;山东金胜粮油着手“金胜7星初榨”响彻全国。企业多角度探索工艺技术,带动了山东经济发展,同时拉动了实体经济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表2展现了相应“中国好粮油”品牌。

2 山东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更新慢,串种严重

山东花生种植品种更新较慢,在农村农户种植过程中,为节省购买成本,众多农户自留种子以便来年种植。持续在一块土地循环种植花生,即重茬种植容易出现种苗发展小巧、花生果变小、出油量不高等情况。同时,这容易增加虫类数量,威胁果子与果叶发展,不利于有效进行光合作用,难以促进根瘤菌发展,影响花生产量与品种。部分地区农民还会对种子进行串用,造成种子不纯,难以高产。从产业链延伸情况来看,不利于国内与国外贸易的大额交易,难以创汇。

2.2 单产增加,种植面积与总产量下降

如表3所示,山东省花生产量从2012年348.7万t开始便呈现下降态势,一直到2020年的286.6万t,9年期间内下跌了60万t左右,2020年的山东花生产量也仅占全国的16%。远观全国花生总产量、单产、播种面积均呈现大体增加态势,总产量从2011年1 604.6万t上升到2020年1 799.3万t,增加了194.7万t。

从数字意义看,山东省花生单位产量增加,但每年的花生播种面积减小,所以呈现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大部分地区花生种植以小农户为主,种植面积、产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对于土地创造价值大的地区,更多农户会选择种植高收入作物,仅以小块地种植花生。从经济意义看,国家没有完全放开花生补贴,部分地区农户尚无接受补贴,花生本身价格波动较大,观念和利润意识促使农民选择种植其他产品。因而山东花生种植面积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总产量下降。

2.3 出口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由于害虫发展、抗体增强,农户们在种植花生时会喷洒过量杀虫农药,农药过剩时有发生,过多药量容易损坏花生天然品质。花生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病害,农户会通过加大施用氮、磷肥来控制病情,进而造成土壤固结,影响花生品质,也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质。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花生存放不当会受到活虫的侵害,同时潮湿的环境极易引起花生变质、黄曲霉毒素含量变化的现象。上述这些情况均影响到花生品质,因此出口花生被日本、欧盟等国家质量检测不达标,甚至部分发达国家对花生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

2.4 缺乏技术指导,产业链发展不健全

土壤健康程度关系着花生产出的质量,在种植过程中很多地区施加薄膜后没能在产出之后清理残膜,造成大片土质污染。由于天气原因,农户会产生晚播种现象,产量减少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花生在产出、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产业链主要集中于花生籽粒产品的开发,而花生副产物的开发与利用不强,因而整体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改善。在花生籽粒收购方面,规模化的市场平台建设也比较滞后,农户与市场发展呈现不对称现象。

3 山东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规模化种植是以市场发展为主要方向,把产业经济发展效益放在重点位置,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的种植、产出、加工、生产、促销和贸易发展。针对花生品种更新慢问题,要积极提高技术研发人员发展力度,深入田间,以“实践探索·理论真知”发现高抗高品花生种子,提高作物种植发展水平。同时推广先进种植和机械化相结合技术,打造高产高质花生产出能力。要积极发展花生种植基地和花生协会,合理改善土质水平,重点建设高油酸和其他高品质花生品种生产基地,组织花生协会成员引导农户进行有效种植、生产和产出,实现花生种植面积与单产提升,促进优质花生总产量提高。

3.2 加强优质花生培育,提高出口品质

相比于美国和阿根廷,山东花生的培育水平较低,高质种子少,种植规模小,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花生较少,“量”虽大,但“质”不过关。优质花生品种是山东省培育的关键,具有较强能力来抵抗黄曲霉毒素、病毒,减少了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施加过多钾肥、磷肥。在品种培育上,政府需要加大培育资金、技术投入,鼓励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品种发展变化,提高花生品质保障。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花生品种,鼓励农户增加花生种植面积[3]。在品种分类上,山东花生各大企业需要加大完善力度,学习发达国家花生产业培育经验,完善榨油型、食用型、出口型和营养型花生类别细分,提高花生细分行业的附加值,促进花生产业链延伸。

3.3 实施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链发展

在生产方面需要意识到花生生产者协会的重要性,以专业化生产种植模式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花生出产量。花生加工企业应当积极学习借鉴省内山东鲁花、山东金胜、青岛天祥等加工龙头花生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品牌优势,提高加工工艺水平[4]。在运营方式上,做好花生储存工作,避免运输途中霉菌生长,影响整体品质。在出口贸易方面,遵守国家级花生质量检测标准,改进发展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完备的出口许可证制度和信用等级评价制度,考察出口企业的运营水平和信誉能力,强化花生产业链稳步运行[5]。

3.4 发展优势区位,打造产业集群

目前山东花生产业优势区位集中于临沂、青岛、潍坊、烟台和滨州等市建设的“中国食用植物油田”。临沂、青岛和烟台作为省内和国外花生衔接出口地区,需要建设专业化出口检验制度。临沂作为山东花生第一大产区,产量高、企业多,要加强种子品质,鼓励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政府要着眼于花生产业基地发展优势,投资建设基地设备,资助部分企业经营,完善品牌化建设,在原料供应地区积极引导,合理扩大产能。同时,花生集群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个小微企业的发力,有效竞争才能提高集群发展力量[6],创造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山东花生,促进对内对外的出口潜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山东花生在第一产业中占有比较好的发展地位,紧密结合人们生产生活,促进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向好发展。花生产品衍生出各种附加产品,满足了外界的需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发展过程中,花生产业需加强改进工艺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知识,以巩固好全民的“中国好粮油”认可。

参考文献

[1]葛立群,闫立萍,贾可.辽宁、山东两省花生产业科研现状对比研究[J].农业经济,2017(10):12-13.

[2]万书波,张佳蕾,张智猛.花生种植技术的重大变革:单粒精播[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42(6):927-933.

[3]张立伟,王辽卫.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油脂,2020,45(11):116-122.

[4]田宪玺,王雪艳.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措施建议[J].中国油脂,2022,47(8):7-12.

[5]綦亚伟. 山东省花生出口问题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7.

[6]李仁鹏.莒南县花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