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异物污染的六个步骤
作者: 梅特勒托利多食品安全重于山。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政府、供应链合作伙伴与消费者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因此,食品生产商必须提高警惕,努力消除异物或污染物进入食品链的风险。生产商可凭借食品异物检测技术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但这项技术的实施需要进行良好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六个步骤。
1 了解污染的性质
多种因素会导致食品异物污染,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或生产包装设备将异物(原料中的石头、骨头、金属与玻璃)与污染物意外带入。
然而,食品生产商还必须了解导致不同污染物难以检测的原因。如果污染物的密度与产品或包装的密度相似或低于其密度,就会对检测造成困难。许多因素会产生“产品效应”,例如,高盐分或水分含量、温度、尺寸与形状、在生产线上的位置与方向、密度与包装材料类型等等,当使用某些类型的产品检测系统时,这种效应会掩盖污染物的存在。
2 确定生产线上的薄弱区域
为帮助食品生产商评估其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异物污染的风险领域,相关法规体系建立了许多正式框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以及危害分析与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HARPC)审计旨在帮助生产商明确从原材料到包装阶段生产线上的薄弱环节,在该环节中,异物污染有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根据这些审计结果,食品生产商将会知道应当在何处设置关键控制点(CCP)与预防性控制点(PCP),从而有效消除或减轻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
3 建立强有力的防线
可以在生产与包装过程的不同环节采取防止异物污染的措施,分为早期检测、生产过程中检测与生产线末端检测。早期检测是指在对原材料与进料进行搅拌、混合或进一步加工之前对其进行检测,在此阶段检测异物可以防止下游加工设备被未检测到的污染物损坏,确保在进行增值生产前去除异物。在生产过程中,第二道防线可以检测到散装产品,基本上可消除研磨、制浆或混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残渣。生产线末端检测为最终检查,有可能发现包装过程中的问题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封盖过程中的玻璃碎片。
4 选择合适的技术
金属检测技术与X射线检测技术是两种主要的检测技术。相比之下,X射线检测技术更适合检测金属包装内的金属污染物。它可以测量质量、计件、识别缺失或破损的产品以及损坏的包装、监测灌装量、测量顶部空间以及检测密封中的产品。而金属检测机更适合在重力送料条件下检测产品,如立式制袋、灌装与封口(VFFS)应用。通常而言,正确的做法是将两种检测技术组合起来使用。
5 面向未来的检测功能
污染物检测能力应当始终针对当时正在生产的特定产品或应用进行完善和优化,但是由于季节性生产趋势的缘故,生产商往往会推出新产品并对产线提出新要求。为了满足未来的生产需求,食品生产商应该考虑产品检测设备适合其他食品的灵活性。
检测仪器的模块化系统有助于公司适应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依然满足合规性与生产效率要求。此外,集成了多种检测技术的组合式产品检测系统更有助于减轻当前或未来涉及到工厂车间空间有限的问题。
6 实施数字化
数字化可以实时监测与控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检测设备。采集数字性能数据,以及实现供应链内的系统连接能力,可有助于为食品供应链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此外,当发生产品召回时,这种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将会成为一项关键优势。
产品检测技术与联网供应链等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有助于达到更高的生产质量标准要求。两者相结合,可以让食品生产商在机器未达到最佳性能时快速发现漏洞并及时纠偏,从而缩短停机时间。此外,高度数字化的产品检测记录有助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总而言之,实施以上六个步骤可防止、检测和剔除生产过程中的异物,使食品生产商提高食品安全信心。同时,这种信心会传递给消费者,有助于提高品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