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丁玲摘 要:农产品检测具有监督、管理、规范农产品生产与经营的作用,而抽样是农产品检测的首要环节,影响着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抽样环节有必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避免抽样环节出现任何偏差。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并提出了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前、抽样中、抽样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检测;检测抽样;抽样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DING L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Daqiao Town, Dafeng District, Yancheng 224131,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plays a role in supervising, managing, and regulating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mpling is the primary step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which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to avoid any deviation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sampling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before sampling, during sampling and after sampling.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inspection sampling; sampling quality control
农产品抽样检测对于样品的真实性与代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抽样过程中,受到抽样现场环境、抽样人员主观意识及抽样操作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使抽样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人员需在农产品检测过程中,加强对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抽样前期的准备,抽样中的方法、数量、时间和操作以及抽样后的前处理与运输过程中的有力控制,以有效防范抽样质量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用性。
1 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1.1 做好检测全局的规划设计
农产品检测的抽样环节是其检测质量控制的源头,关系到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用性。在抽样质量控制中,应以农产品质量检测全局的视角,综合考虑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深挖农产品生产及流通各个环节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样品,以提高抽样的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农产品检测的质量安全,在农产品检测单位的选择中,应选择行业内技术水平高、诚信度及专业性好的农产品检测机构,有条件的区域还可专门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扎实农产品检测抽样环节质量控制的基础,保障抽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2 理顺农产品检测抽样程序
①抽样准备包括抽样方案、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抽样人员的安排,任务分工以及抽样单、工具等的准备。②在实际抽样操作环节,需保证抽样现场有2名以上的抽样人员,需遵循严谨、认真及科学的原则,根据抽样农产品类型、数量等的不同,准确选用有效的抽样方法。③如实记录抽样工作,完整填写抽样单。如果需要在抽样现场办理签封手续,则需要抽样方与被抽样方的经办人共同签字盖章确认。④抽样人员在抽样工作中,不仅仅要做好农产品抽样的本职工作,还需调查收集抽样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及流通等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如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1],以及肉类、水产类农产品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的药物、饲料等信息,以作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分析、质量评价中的参考依据。
1.3 准确选用抽样方法
在农产品检测过程,需要从数量众多的农产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方案的设计及抽样方法的准确选用则是其中的关键点。为了确保农产品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是以随机抽样为主,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及整群抽样等。其中,简单随机抽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简单、可操作性好的特点,可保证抽样的客观性、代表性,可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等的影响。随机抽样强调的是随机性,是抽样而非拿样。例如,针对某个区域内的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的蔬菜进行农产品检测,在抽样环节,采样点应均匀分布在区域内部,涵盖大、中、小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市场,并且每个采样点应采集相同类型、相同数量的蔬菜样品,以此保证抽样的代表性、均匀性和客观性,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技术准备
在农产品检测中由于抽样目的的不同,在抽样实操环节采用的抽样方案、抽样方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①根据抽样目的选择农产品检测的类别,主要包括风险检测,以质量安全检测为抽样目的,检查确定农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风险,检测结果一般不向社会大众公布;监督检测,以监督农产品质量为抽样目的,采取随机抽查方法,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委托检测,农产品生产方或经营方为了判定及监督农产品质量,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只对样品负责。②全面了解抽样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如农产品的类型、数量、特点及抽样地点等[2],根据获取的信息确定抽样方法,与抽样后样品前处理及存储运输方式等。③基于检测对象,确定农产品检测的各项指标,如瓜果蔬菜类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禽类与畜牧及其副产品的兽药残留与铅、镉、砷等污染物检测。
2.2 编制抽样方案
农产品检测抽样涉及农产品的生产源头与经营源头,抽样范围较大,需基于抽样目的编制抽样方案。①在编制方案之前,抽样人员需研究分析本次农产品检测相关的文件资料,明确检测的类型、目的、内容及检测的区域范围,以及检测农产品的品种、数量、所在的位置等,并结合检测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抽样方案,确定抽样的目的、选用的抽样方法、参与的抽样人员、抽样工作程序以及标准要求等,作为抽样实施中的指导性文件。②提升方案的灵活性,根据抽样现场、抽样农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抽样方案的灵活调整。例如,针对质量问题高发的农产品,增加抽样数量。如果是季节性农产品,需在当季抽样;如果是经过生产加工后的农产品,还需注意农产品原材料的取样等,提高抽样的代表性及样品的可用性。
2.3 人员及物品准备
抽样人员作为农产品抽样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抽样质量。在农产品抽样准备阶段,应对抽样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包括抽样操作技术规程、规范,抽样工作标准要求以及抽样方法的实践操作培训等,提升人员抽样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影响抽样的代表性。同时加强人员的法治教育,强化人员农产品安全的法律意识,树立法治化思维,并在实际的抽样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及方法解决问题。在正式抽样前,组织抽样人员进入抽样现场熟悉环境,学习及了解农产品知识与特性,做好抽样的知识、技能、心理与思想层面的准备。在完成抽样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做好抽样物品准备,如抽样工具器材、抽样单、封条、抽样编号、标签、存储样品的冷藏箱与保鲜袋等[3]。在抽样前,抽样人员还需与被抽样单位之间建立联系,与被检单位的人员沟通交流抽样工作,维持双方信息的对称性,保证被检单位可以积极配合抽样工作。
3 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抽样方法的选用控制
农产品抽样地点不同,采用的抽样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抽样方法选用的质量控制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①农产品生产基地抽样,在蔬菜水果成熟期或是上市前,对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根据生产基地的面积及地形地势等,划分采样单元进行多点采样。在采样区面积小于1 hm2时,遵循《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NY/T 398—2000)的要求,将蔬菜以0.1~0.3 hm2为一个采样单元进行划分,果树则是按照0.1~0.2 hm2进行划分;在采样区面积大于1 hm2且小于10 hm2情况下,按照1~3 hm2进行划分,大于10 hm2则按照3~5 hm2进行划分,每个采样单元为一个样品抽样点。由于采集农产品的类型不同,选用的抽样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水果抽样时,应抽取果树上中下部位及阴面与阳面的水果样品。②超市抽样,以摊位为一个采样单元,针对同一类型、产地及批次的农产品进行抽样;包装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包装上中下位置的农产品;散装农产品采取分层采样。③农贸市场抽样,针对成堆的农产品,按照上中下分层采样,经营者库房存储的农产品,则采用超市包装、散装产品抽样方式,并注意保证采样点布设的均匀性。④禽畜肉类及其副产品、水产品等,抽样方法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从生产基地、养殖户处随机选择禽畜即可,使用不锈钢刀随机取背部或腿部肉即可。
3.2 抽取样品数量控制
为了满足农产品检测的需要,不同抽样目的及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对于抽取样品的数量有着不同的要求,且部分农产品带有泥土、表面损伤、腐烂等问题,需要在抽样后对样品进行处理,然后再计算抽样量。以蔬菜水果农产品抽样为例,在生产基地,抽样对象为块根或块茎蔬菜,清理干净样品后,抽样量需大于3 kg,叶类大于3 kg,豆类超过2 kg。其他采样现场如农贸市场,对于粒径大的农产品如大白菜、卷心菜、南瓜等,以个为单位进行抽样,粒径小的农产品如苹果、油桃、西红柿等,抽样量大于1.5 kg。肉类样品抽取,如牛、羊等,从被检测单位随机选择2头或3头进行抽样,鸡鸭禽类选择3~6只进行抽样[4]。在养殖场或是农贸市场的蛋类,应随机选择1 kg新鲜、外观良好的蛋类进行抽样。水产品则是随机在养殖区打捞,单个体重大约500 g,个数超过5个,若单个体重在250 g左右则个数应超过10个。
3.3 抽样时间控制
为了保证蔬菜水果类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在抽样环节需做好抽样时间的控制。蔬菜水果类农产品的成熟期或上市前期为最佳的抽样时机。蔬菜水果类农产品在抽样前,被检测单位不可喷洒任何农药,且抽样人员应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样,不可在雨后采样,也不能不提前告知被检测单位具体的抽样时间。抽样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抽样,以此保证抽样工作的客观性及准确性。
3.4 抽样实际操作控制
①取样操作环节,针对蔬菜瓜果类农产品,应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从农产品中选择外观良好、无损伤以及无腐烂的样品。清理干净农产品表面后,应立即装入保鲜袋扎紧袋口,防止样品水分蒸发及遭到外部环境的污染。针对禽畜肉类及其副产品,直接装入冷藏箱进行保鲜,避免运输过程中变质。针对需要检测重金属残留的农产品,在样品保存中不可使用金属容器。②做好编号,由于农产品一次抽样的工作量较大,在样品装入袋或箱中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编号直接粘贴在袋子或箱子上。③详细记录抽样信息,完整填写抽样单,主要包括样品编号、名称、抽样时间以及抽样地点等。④完成抽样后,样品应在24 h内完成检测。为了保证样品的质量安全,在取样至进入实验室环节,应做好全过程的保护工作,防止样品发生质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⑤加强抽样单填写质量控制,在抽样单填写完成后,检查单上的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字迹是否清晰、各项信息是否准确,避免抽样单填写出现内容错误、错别字、模糊不清等问题,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打好基础。
4 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抽样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抽样后的前处理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