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不同基质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量

作者: 陈浩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不同基质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量0

摘 要: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测定大米、茶叶、油麦菜和柑橘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使用改良后的QuEChERS前处理技术进行样品的提取净化,结合GC-MS/MS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800 mg·L-1,4种不同基质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

系数R2>0.996。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在4种不同基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增强效应,在0.01 mg·kg-1、0.05 mg·kg-1、0.10 mg·kg-1 3个添加水平下,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88.3%~102.5%,相对标准偏差在2.6%~7.7%,方法定量限在0.5~1.0 μg·kg-1。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大米、茶叶、蔬菜水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氟虫腈;代谢物

Determination of Fipronil and Its Three Metabolites in Different Matrices by QuEChERS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CHEN Hao

(Changde Institute for Food Control, Changde 415000, China)

Abstract: A 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luconazole and its three metabolites residues in rice, tea, rapeseed, and citrus. The improved QuEChERS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sampl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C-MS/MS detection and internal standard quan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005~0.800 mg·L-1,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ipronil and its three metabolites in four different matrices,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R2>0.996. Flufenitrile and its three metabolites exhibited varying degrees of matrix enhancement effects in four different matrices. At three levels of addition of 0.01 mg·kg-1, 0.05 mg·kg-1 and 0.10 mg·kg-1,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 of flufenitrile and its three metabolites ranged from 88.3% to 102.5%, 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2.6% to 7.7%, and the quantitative limit of the method is 0.5~1.0 μg·kg-1. The method was found to be simple, sensitive, 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the rapi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pronil and its metabolites in in rice, tea, vegetables and fruits.

Keywords: QuEChERS; 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fipronil; metabolite

氟虫腈,商品名为锐劲特,是一种苯基吡唑类、广谱性的杀虫剂,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活性高,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水稻、蔬菜、茶叶、果树等农作物的害虫防治。氟虫腈原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毒副作用[1]。氟虫腈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变化,主要会产生氟甲腈、氟虫腈砜以及氟虫腈硫醚3种代谢物[2],有研究表明其代谢物比氟虫腈原药更加稳定[3],且毒性更大[4-5]。因此,对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非常有必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对氟虫腈的检测也是以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硫醚之和来计算[6]。

现行的国家标准中针对氟虫腈的相关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GB 23200.34—2016[7]中采用该方法检测氟虫腈,但前处理复杂,且不检测其他3种代谢物;GB 23200.115—2018[8]规定了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的检测方法,但只针对蛋类样品。②气相色谱-质谱法。SN/T 1982—2007[9]中有关气相色谱-质谱法配备的离子源为负化学源,普及率较低,且标准中也未检测3种代谢物;GB 23200.8—2016[10]使用该方法检测农药,但前处理过柱净化比较烦琐、耗时较长,并且未检测3种代谢物。③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3—2018[11]中也仅检测氟虫腈,未检测其代谢物。此外,还有文献中也有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12-13]、液相色谱法[14]等方法来检测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但这些检测方法大多需要经萃取、过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等,前处理过程较为烦琐。也有文献使用传统的QuEChERS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结合相关检测方法来测定蔬菜、水果和茶叶中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报道[15-17],但尚未见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同时检测大米、茶叶、油麦菜和柑橘4种不同种类基质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报道。本文使用改良后的QuEChERS进行样品前处理,可根据不同基质灵活选用提取净化材料,能简单快捷地完成对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准确定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乙腈(HPLC级),美国Supelco公司;乙酸乙酯(HPLC级),美国Honewell公司;丙酮(HPLC级),德国默克公司;正己烷(HPLC级),西班牙Scharlau公司;氯化钠(分析纯)、无水硫酸镁(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40~60 μm)、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40~60 μm)、石墨化炭黑(GCB,120~400目),自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陶瓷均质子,安捷伦公司;微孔滤膜(有机相,0.22 μm×13.00 mm),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标准物质和内标环氧七氯B,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浓度均为1 000 μg·mL-1。

1.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7890B-7000D),美国安捷伦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Heraeus Multifuge X1R),美国赛默飞公司;高速振荡机(EYELA CM-100),上海爱郎仪器有限公司;氮吹浓缩装置(TTL-DCⅡ型),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涡旋混匀器(MS3 control),德国IKA公司;电子天平(BCA2241-10CN),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样品提取及净化

(1)提取。称取大米5.00 g、茶叶2.00 g,放入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 mL水,涡旋混匀,静置30 min后再加入乙腈10.0 mL,涡旋混匀1 min;分别称取油麦菜、沃柑10.00 g,放入50 mL离心管中,加入乙腈10.0 mL,涡旋混匀1 min。所有样品加入2 g氯化钠,涡旋混匀1 min,加入6 g无水硫酸镁,再放入一个陶瓷均质子,立即剧烈振摇混匀1 min,以5 000 r·min-1离心5 min。

(2)净化。准确吸取上清液6.0 mL于15 mL净化管中(净化管1:预先加入800 mg无水硫酸镁、200 mg PSA、200 mg C18用于大米和柑橘;净化管2:预先加入800 mg无水硫酸镁、200 mg PSA、200 mg C18和200 mg GCB用于茶叶和油麦菜),涡旋混匀1 min后以5 000 r·min-1离心5 min。准确吸取上清液2.0 mL于10 mL试管中,在40 ℃水浴中氮吹浓缩至20~50 μL[18],加入20 μL的内标溶液,加入1.0 mL乙酸乙酯,涡旋混匀1 min,过微孔滤膜,用于测定。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1)内标溶液的配制。用乙酸乙酯将环氧七氯B逐级稀释至5 mg·L-1,于0 ℃保存备用。

(2)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用乙酸乙酯将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逐级稀释至5 mg·L-1,于-18 ℃低温保存。再配制成1 mg·L-1的混合标准溶液,于0 ℃保存备用。

(3)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用乙酸乙酯将一定量的混合标准溶液逐级稀释成浓度为0.005 mg·L-1、0.010 mg·L-1、0.050 mg·L-1、0.100 mg·L-1、0.500 mg·L-1和0.800 mg·L-1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空白基质溶液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内标溶液20 μL,再加入上述浓度混合标准工作液各1 mL复溶,过有机滤膜,得到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液。

1.5 仪器条件

1.5.1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msUI(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载气流速设置为1.0 mL·min-1;进样口温度:280 ℃;柱温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40 ℃,保持1 min,然后以40 ℃·min-1升温至120 ℃,以5 ℃·min-1升温至240 ℃,最后以12 ℃·min-1升温至300 ℃,保持6 min。进样量为1 μL,不分流进样。

1.5.2 质谱条件

离子源:电子轰击源EI;离子源电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80 ℃;传输线温度:280 ℃;溶剂延迟3 min。扫描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谱参数的确定

采用全扫描模式分别对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硫醚进行全扫描,找到各自的母离子,再进行二级质谱扫描,确定各自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最后在MRM模式下对选择的离子对和碰撞电压进行优化,建立MRM方法并进行后续分析。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在该条件下的质谱参数见表1。

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中,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和乙腈等有机试剂是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本试验使用的基质包括大米、茶叶、柑橘以及颜色较深的油麦菜,在对比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乙腈及乙腈-醋酸(1%醋酸)5种提取溶剂对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的提取效果时发现,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在4种不同基质中的提取回收率均最低(不足60%),在茶叶和油麦菜中的回收率不到50%,这可能是这两种基质在提取后杂质较多,颜色仍然较深,导致回收率不高。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时,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在4种基质中的回收率超过82%,但在加入氯化钠后,丙酮与水分层不明显。使用乙腈和乙腈-醋酸作为提取溶剂时,在4种基质中的回收率差别不大,都能超过88%,但在油麦菜和柑橘中,乙腈-醋酸对氟虫腈和氟虫腈砜的提取率略低于乙腈。因此,本试验最终使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2.3 净化方法的优化

QuEChERS净化管中常见的吸附剂包含PSA、GCB、C18,选择不同配方的吸附剂可以处理不同的样品。实际操作中发现,使用传统净化管时,经过净化后的油麦菜样品颜色呈墨绿色,对色素的净化效果不理想。为探讨GCB的添加量对茶叶和油麦菜的净化效果,本文设置GCB添加量为100 mg、200 mg、300 mg 3个梯度,每个梯度6个平行样,考察其对氟虫腈及其代3种谢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GCB添加量为100 mg时,溶液颜色仍然较深,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的回收率都在86.2%以上;当GCB添加量为200 mg时,溶液颜色变得较浅,回收率都超过88.3%;当GCB添加量为300 mg时,溶液颜色最浅,但回收率都小于70.6%。说明GCB的添加量是影响净化效果和回收率的关键因素,添加量小时,净化效果差,有杂质干扰,但过量添加GCB也会对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导致其回收率降低。因此,本试验最终选择使用含800 mg无水硫酸镁、200 mg PSA、200 mg C18用于大米和柑橘的净化,用含800 mg无水硫酸镁、200 mg PSA、200 mg C18和200 mg GCB用于茶叶和油麦菜的净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