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安全应用的建议

作者: 秦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工业飞速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在食品的生产、销售和储存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其不当使用也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引发社会层面的恐慌。本文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具体作用,对其滥用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食品添加剂行业规范发展。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安全生产;改进措施

Application Status of Food Additives and Suggestions for Safe Application

QIN Zhen

(Shandong Zouchen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Zoucheng 273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food additiv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sale and storage of food. However, their improper use has also caused many adverse effects, endangering people’s health and causing panic at the social lev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functions of food additives, analyzes their abuse and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food additives industry.

Keywords: food additives; safe produc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生产和储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投入应用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产量为1 337万t,同比增长5.4%。但部分相关企业为牟取更高的效益,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开展工作,导致存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和滥用的情况。因此,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当前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的物质。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加工合成和天然形成两种;按其作用和功能可分为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等。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满足了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但多数人易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剂混淆,因此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至关重要[1]。

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很多,其最显著的作用是延长食物保质期,避免其在短时间内腐坏霉变,同时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增强视觉效果的同时丰富食物的口感;食品添加剂能改变食品原来的颜色、味道,改良食品的风味,保持食品的营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食品添加剂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增强食品的加工效果,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企业的盈利,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使得工业加工食物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使人们可以品尝到其他地区的美食。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及危害

3.1 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用量提出了严格且明确的规定,如食品添加剂用量超出正常范围,则食品为不合格产品,并且也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2]。我国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1)严格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细类食品中的限量。目前,食品添加剂的超量使用仍时有发生,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防腐剂在酱腌菜和酱卤肉中超量添加;胭脂红和柠檬黄等着色剂在饮料和罐头中超量添加;糖精钠及阿斯巴甜等在蜜饯和白酒中超量及超范围使用。超量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

影响。

3.2 使用不合规的食品添加剂

部分企业和商家安全责任意识不强,为缩减购买添加剂的支出费用,在进货来源上不加辨别,仍继续使用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监管部门宣传和监管力度不够,使很多人钻了空子,“黑工厂”“黑作坊”“地下商城”仍存在,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销售链,使得未经检验的三无添加剂销售到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使用食品添加剂冒充功能性食品进行欺诈和虚假宣传,更有甚者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及国家卫健委公告之外的非食用物质,如早期的“吊白块”“三聚氰胺”,都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

3.3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盲目使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吃饱、吃好,对营养均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企业为迎合消费者心理,在产品中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并在外包装着重强调此项“功能”,诱导了消费者。超市中很多功能性饮料的配料表中都有氨基酸;儿童的调制乳强调了钙、铁、锌的添加;孕妇食品中会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盲目添加营养素,会对人体造成负担甚至危害。以维生素为例,市场上很多婴幼儿食品中添加了维生素A和维生素E,但其添加未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2012)规定的范围和用量,过多摄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会增加人体的代谢负担,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4 食品添加剂标识不清

抛开剂量和毒性来谈食品添加剂是没有意义的。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正常使用对人体完全无害,甚至是有益的。普通消费者判断产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和种类的重要依据是产品标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生产者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所用的添加剂,让消费者从产品包装上可清晰地了解其使用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但部分商家无视这一规定将违规添加剂加入食品中,并对食物中的添加剂成分进行隐瞒,使消费者知情权受到损害,食品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3]。

4 对食品添加剂在安全生产和使用中的建议

4.1 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制度先行。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巨大的体系,需要社会多方共同构建并着力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当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相关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需要一种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在各个环节的使用。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Food,SCF)主要负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如果某类食品添加剂通过评估,该委员会会启动法规修正程序将其加入适当的指令中,允许其上市销售[4]。我国食品生产者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从业者安全意识薄弱,加大了政府食品安全的监管成本。面对巨大的挑战,相关部门应改变以往“一地一平台、一部门一体系”的分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集中整合各方资源,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和数据共享系统,形成一个从上至下井然有序的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法治体系,修订与国情相符合的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并对食品添加剂限量进行修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提高监督处罚、数据筛查的效率。

4.2 加大对食品生产从业人员的培训

我国很多食品企业规模巨大,但其生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过分追求生产效率,极少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导致大部分人不规范使用添加剂。企业负责人的管理理念落后,忽略了企业精神的培养,注重生产数量而忽视产品的质量,企业内部没有一套符合企业精神的严格的管理体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鼓励和督促企业有计划地开展内部相关培训,实现从食品生产内部管理控制到外部质量控制全覆盖,实行企业负责人责任制,将具体的职责和分工落实到人,鼓励从上而下地进行改革,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减少问题食品的产生。同时,需借助舆论和自媒体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宣传,使食品安全能在大众的视野下进行监督,使食品添加剂能被合理和规范使用[5]。

4.3 全面提高和优化现代检测技术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检测方面还存在食品供应链较长,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食品的溯源制度不够完善,检验检测方法的更新不够迅速以及设备的优越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对各检测机构进行摸底发现,仪器设备成为制约检测水平的瓶颈问题,仪器设备的制约使很多“必须检”变成了“无法检”。这一问题需要国家设立专项基金扶持优势单位来突破,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持续关注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行情况,实现对其监管的同时帮助其突破瓶颈问题,避免前期投入较大,而后期无人跟进。为在流通和生产的多个环节及时发现食品添加剂超量和超范围使用问题,需切实加强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的业务能力,提高一线检验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新的要求,对各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能力进行摸底,采用考核、培训、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提升人员的能力水平,共同维护食品安全。食品检测机构要积极开发创新检测方法,保证食品检验规范化的基础上,提高设备的应用水平,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4.4 加大新型食品添加剂研发力度

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为人工合成添加剂,随着工业现代化和各类新兴食品的频出,需要更多更安全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相对来说更安全可靠,但其生产成本较高。国家应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开设相关课程改变食品添加剂研发人员稀少这一现状。同时鼓励企业开展食品添加剂的创新研发工作并为其提供技术帮扶和政策支持。通过多方努力,研发出更放心可靠的新型食品添加剂,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4.5 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辨别水平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多数人没有看食品标签的习惯,消费者第一眼往往更关注价格,通常不会通过对比同类食品所含添加剂选购产品。相关部门可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宣传和科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消除消费者心理恐慌的同时使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可对购买的产品进行简单的辨别;日常通过“快检进社区”“你点我检”等活动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学校、社区、超市等多地通过现场教学和滚动播放等方式丰富消费者的相关知识;通过拍摄科普小视频向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改变消费者的“跟风行为”“盲从行为”,让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监督者、问题食品的反映者、自身权利的维护者。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或组织共同参与,让消费者实现“高质量”的消费。

5 结语

健康、美味、方便、实惠和多元化是食品的发展趋势,食品添加剂是推动这一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而引发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加强对相关安全知识的推广和培训,引导消费者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对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打击,推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佳妮.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J].现代食品,2020(5):152-154.

[2]李璞.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安全性控制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22(10):118-120.

[3]李萍,宋淑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食品工业,2021(8):56-58.

[4]柴秋儿.国外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及安全标准现状[J].中国市场,2009(4):62-63.

[5]魏丽君.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及法治策略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1(9):185-18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