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作者: 吴传立摘 要:食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只有确保食品安全,才能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时代背景下,食品检测机构应当把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食品检测体系,不断改革和创新食品检测方法,努力提升食品检测质量和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重点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食品检测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食品检测工作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食品检测;问题;对策
Existing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Inspection
WU Chuanli
(Linyi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inyi 276004, China)
Abstract: Food is the necessities of people’s life, only by ensuring food safety can we protect the life and health of the publi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food inspection agencies should p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od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top priority, further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food inspection system, and constantly reform and innovate food inspection methods, so as to str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is,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od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e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testing, especi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food testing.
Keywords: food te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在“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实施的新形势下,法治化建设已经纳入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发布实施,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和创新,强化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更大突破,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且也能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有利于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尽管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而且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普遍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推动了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但食品检测涉及众多领域和诸多环节,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改进。
1 食品检测现状分析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当前,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而且也在一些方面和环节取得了成效。通过对食品检测现状进行分析,既能够总结经验,也能够发现不足,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食品检测向纵深开展。
1.1 食品检测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各地对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不仅切实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而且还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为促进食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具备专业能力,食品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而且还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食品检测工作模式,将食品检测工作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当中,推动食品检测常态化
建设[1]。
1.2 食品检测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健全和完善的食品检测运行机制对于促进食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强化食品检测工作规范有序十分重要。目前,很多地方为了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断强化食品检测工作效能化水平,制定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条例》或者《食品检测工作指导意见》等地方法律和政策文件,对于促进食品检测工作向纵深开展并取得实效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食品检测机构也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强化制度的规范化作用,建立食品检测工作流程。
1.3 食品检测人员队伍不断加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于有效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来说,需要持续提高食品检测人员队伍的水平,为食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人才保障。随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都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很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食品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时还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优秀食品检测人才,充分发挥创新性、复合型、专业化食品检测人才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食品检测领域人才建设。
2 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
2.1 食品检测技术创新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技术步入了转型发展的轨道,仪器检测技术日益成熟,对食品中香精和香料的检测、食品包装物中挥发物的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检测及反式脂肪酸的检测能力不断加强。但也要看到,食品生产领域也在进行技术创新,现有的检测技术无法满足需要。一些食品检测机构不注重应用创新性的检测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AI技术等还没有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食品速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
2.2 食品检测基础保障功能不强
深入分析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除了食品检测技术缺乏创新之外,也包括食品检测基础保障功能不强。部分食品检测机构还没有从更高层面和更宽领域深刻理解和认识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食品检测工作缺乏持续性、常态化和效能性,食品检测范围相对较小,还没有从保证食品安全的战略高度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日常检测与专项检测缺乏有效结合,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检查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食品检测的基础性、保障性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2.3 食品检测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食品检测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只有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作用,才能使食品检测工作实现更大突破。虽然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检测的重视程度较高,而且也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作用推动食品检测工作深入开展,但在“联合检测”方面还没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多部门联合意识不强,各自为战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农产品开展食品检测涉及农业部门、商务部门等诸多部门,但各个部门却没有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制约了食品检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2.4 食品检测标准体系有待加强
食品检测标准是我国食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食品检测标准体系建设,才能使食品检测工作取得更大突破[2]。虽然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能够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组织实施,但在食品检测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还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和效能化,食品检测时间、内容、方法和措施等缺乏统一性和协同性。一些食品检测机构不注重优化和完善食品检测工作程序,甚至省略了相关程序,生物检测、光谱检测、色谱检测等各类食品检测方法还没有进行深度融合。此外,食品检测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相对较少,食品检测数据信息缺乏共享,制约了食品检测标准体系建设。
3 食品检测的优化对策
3.1 推动食品检测技术创新
做好新时代食品检测工作,要大力推动食品检测技术创新,通过有效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提高食品检测质量和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生命健康[3]。大力加强产品实验室检测工作创新,切实加大产品实验室检测投入力度,对于重点食品领域、重点食品行业、重点食品环节通过产品实验室进行检测,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要运用现有食品检测技术之外,还要将网络信息技术等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切实加大食品检测精密仪器的应用,大力推动食品检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AI技术等应用于食品检测特别是快检领域,提高快检质量和效率。大力推动DNA探针技术的应用,依托分子杂交原理研究DNA分子的序列情况,推动检测技术的融合应用。
3.2 加强食品检测基础保障
食品检测机构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食品检测工作的基础性、保障性功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食品检测体制、食品检测机制、食品检测制度创新,最大限度提升食品检测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将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检查进行有效结合,建立食品检测常态化保障机制,将食品检测数据信息综合应用于食品监督、管理、检查工作,强化食品检测工作的基础保障能力建设。例如,在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检查工作时,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形式和程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使检测人员、检测机构、生产企业等都能够参与到流通环节食品检测中,构建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工作合力[4]。
3.3 打造食品检测整体合力
推动食品检测全面性、全程性和全方位性建设,不断夯实食品检测基础,探索将食品检测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当中,降低食品检测成本,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5]。着眼于提升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企业的教育与引导,食品检测机构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完善食品检测机制,强化食品生产企业自主检测意识,并通过食品检测信息化平台存储和上传食品检测数据,对于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检测存在的漏洞、问题和不足,应当帮助其完善食品检测方案。实施“多部门联合检测”模式创新,食品监管部门与农业部门、商务部门、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专项检测。
3.4 建立食品检测标准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对于促进食品检测工作向纵深开展并取得更大成效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指引性和导向性作用。对此,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大力推动食品检测机构建立食品检测标准体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食品标准组织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对食品检测时间、内容、方法、流程以及食品检测结果应用等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6]。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食品检测工作当中,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食品检测体系,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应当制定专门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针对食品安全比较突出的农药残留、甲醛、酸价和二氧化硫等指标进行动态检测。加强食品检测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突出项目管理理论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提升食品检测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避免食品检测出现空白点或者盲区。
4 结语
食品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只有大力加强食品检测工作,才能为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虽然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能够认真负责开展工作,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意识,但食品检测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优化完善。对此,需要切实发挥政府、监管部门、食品检测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作用,积极探索推动食品检测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和科学方法,重点在推动食品检测技术创新、加强食品检测基础保障、打造食品检测整体合力和建立食品检测标准体系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促进食品检测步入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
轨道。
参考文献
[1]聂树强.浅析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食品界,2021(11):108-109.
[2]傅燕梅.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1(10):133-135.
[3]吕树军.食品检测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24-125.
[4]苏伟志.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40-141.
[5]叶建斌.浅谈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饮食科学,2019(12):4.
[6]曹海侠.流通环节食品检测问题及处理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2018(8):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