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
作者: 许娜娜摘 要:粮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其质量安全与国民健康、农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掺假、真菌霉素污染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也易引起社会恐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粮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大安全检测力度、科学利用各种检测技术是保障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影响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常用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以提升粮油产品的安全。
关键词: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Study on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of Grain and Oil Products
XU Nana
(Qingdao Grain and Oil Quality Inspection and Military Grain and Oil Supply Center,
Qingdao 266042, China)
Abstract: Grain and oil products are indispensable in daily life, and their quality and safet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ational health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of grain and oil products in China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of adulteration, mycomycin pollution and so on, which threaten people’s health to a great extent, and are easy to cause social panic.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grain and oil products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safety testing and scientific use of various testing technologie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qua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ain and oil produc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grain and oi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the commonly used grain and oi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grain and oil products.
Keywords: grain and oi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国的粮油生产与消费量每年都在快速增加,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要确保粮油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我国科学家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与研究便捷、成本低、精确度高的新型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也为粮油产品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人们的食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 影响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 原粮方面
原粮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加工质量,而土壤、气候、作物品种和农业化肥等都会对原粮质量产生影响。如农民选用较差的作物品种、灌溉时使用污水、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原粮不科学存放等,都会导致原粮质量降低[1]。
1.2 物流运输方面
粮油产品在搬运、储存与运输过程中若缺乏规范性,也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搬运过程中未依据相关规定处理散落的粮食,将其与成品混合在一起,将会出现污染问题;储存环境不佳会使米面产品受潮,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食用油和米面运输无专门的车辆,导致粮油产品在运输途中被污染;物流运输管理不规范也会给食品埋下安全隐患,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1.3 产品销售方面
粮油销售环节若没有把控好,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市场中的粮油产品源自各个地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经销商为牟取更多利益以次充好,甚至掺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稳定[2]。
总之,粮油产品受到众多因素影响,且这些影响因素较复杂,始终贯彻在购、销、调和存等环节,需由各部门共同监管。为对粮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相关部门需重点对粮油批发市场进行严格监控,从根源上确保流入市场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
2 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2.1 粮油质量检测可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粮油质量检测只要切实做到位,可为粮食安全提供更高水平的保障。粮油质量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企业单位会随之遭受经济损失,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甚至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须灵活应用粮油质量检测技术,做好检测工作,为食品安全奠定良好基础。检测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相关人员须科学评价粮油的营养、品质、卫生等多方面内容。粮油质量检测是保障粮油安全的关键基础,贯穿各工作环节。粮油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部分单位为增加经济效益,时常以次充好,因此积极进行质量检测,可使相关部门明确管理内容,以科学方式从根源上消除不法行为。总之,粮油产品和实际需求是否相符合,应明确检测技术,做好安全检测工作,不仅给产品质量提供保障,也使购买者获得安全保障[3]。
2.2 优化粮油质量监控体系
对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有更详细的了解,可使粮油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化获得技术保障。目前,很多企业的粮油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人员职责不清晰,义务履行不到位,质量监控效果不显著。加上某些单位并未统一规划,只考虑自身利益,出现重复检测的情况,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监控体系的作用。粮油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相关部门须落实好检测工作。粮油质检机构具有权威性,因此积极建设粮油质检体系,可促使粮油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通过对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解与应用,可使相关人员更好地履行个人职能,结合社会具体需要,明确各部门设置的意义,从而不断优化监控体系,切实发挥体系的监控价值[4]。
3 常用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粮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是必需物品,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较快,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可靠技术也在不断增加。
3.1 真菌毒素指标检测技术
真菌毒素是降低粮油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如黄曲霉素是一种有极强致癌性的毒素。若无法及时发现粮油产品中的真菌毒素,产品受到污染后流入市场,消费者购买后食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于真菌毒素的检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串联质谱法
酶联免疫法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成本较低、操作便捷的快速筛选方法,但其存在假阳性,因此用其来检测真菌毒素,检测结果缺乏可靠性。液相色谱法在检测时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所需时间短、操作便捷,能对多个样品进行同时检测,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将其用于粮油产品的真菌毒素检测较为合适[5]。
3.1.2 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
为对粮油中有无真菌霉素进行有效检测,技术人员可采用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达到检测的目标。该方法的应用可对大豆、花生、葵花等多种粮油产品进行有效检测,从而确定产品中有无真菌毒素。在粮油产品质量检测方面,该方法的检测效果显著,且准确性相对较高,短时间就可检测较多的粮油产品[6]。
3.1.3 免疫传感器检测法
该检测方法极具针对性,如曾有学者通过此方法检测粮油产品是否存在黄曲霉素,通过检测验证了此方法可行,检测的精准度也较高。在所有粮油安全检测技术中,该检测法也属于较常应用的方法,和其他检测方法相比有明显优势。
3.2 粮油产品中掺假的检测技术
3.2.1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技术融合了光谱测量、计算机等众多技术,在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检测产品有无掺假的现象。例如花生油,若有其他物质掺杂到花生油中,通过红外光谱法可进行有效鉴别。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构建植物油定性判别模型,有很高的精确度,但在检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检测粮油产品时,样品的状态和周边测量条件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无法保证检测的效率与质量[7]。
3.2.2 电子鼻检测技术
该技术在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主要利用气味扫描仪检测粮油产品挥发的气体,并将检测出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相关设备分析这些数字信号,从而得出有无掺杂其他物质[8]。电子鼻技术可使安全检测准确度大大提升,但同样存在不足之处,如检测效率相对较低,技术人员应深入研究与实践该技术,从而提高其检测效率[9]。
3.3 粮油重金属检测技术
粮油主要有铅、汞等重金属污染,而土壤是其主要污染源。在工业化发展愈发迅速的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也会不断增加,粮油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峻。检测粮油产品有无重金属污染,可采用原子光谱、生物传感等检验技术。原子光谱技术适用性强、灵敏度较高,外界因素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用较广泛。电感耦合技术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灵敏度也较高,但由于检测时会有诸多电子离子产生,所以仪器会有一定的腐蚀。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样品,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操作成本不高,但普及度还需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粮油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粮油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充分地认识粮油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应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及时采用有效策略解决问题。国外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实践时间较长,取得的成绩也非常明显,而我国起步时间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数字化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空间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在粮油产品检测方面的应用也将更广泛。
参考文献
[1]赵晶晶,张振华,刘青.粮油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解析[J].现代食品,2019(12):99-100.
[2]梁毅,康炯.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4):848-849.
[3]叶海霞,王凯连.粮油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0(1):104-106.
[4]魏文忠,梁艳红,马红峰,等.粮食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18(4):37-39.
[5]刘颖,梁慧盈,林亲录,等.粮油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电子版),2021(5):46-50.
[6]姜艳峰.粮油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22,28(6):108-110.
[7]杨立坚.巩固粮食安全屏障高标准推进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J].现代食品,2022,28(3):33-35.
[8]王睿,胡鹏飞,蔡永国.粮油检测准确度的提升路径[J].中国食品工业,2021(23):70-71.
[9]周葛彦.浅析粮油检验在监督粮油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