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质量的实践举措研究
作者: 李延瑞摘 要:农产品是我国大宗商品中品种最多、分支最复杂的系列之一,农产品安全事关人们的“菜篮子”“米袋子”,关系民生福祉。本文结合农产品生产实际,针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现状与内容,提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质量的相关措施,并分析了农产品安全监管技术,以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监管质量;实践措施研究
Research on Pract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LI Yanrui
(Yan’a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Yan’an 716000,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ne of the most diverse and complex series of bulk commodities in China.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vegetable basket” and “rice bag” of the people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Based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ent of th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practical work.
Keywords: agriculture products; safety supervision quality; research on practical measures
1 延安市农业概述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的北部,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近年来,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全面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在第二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省初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在日常的密集检测和承担农业农村部门的抽检任务中,其检管质量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助推现代农业、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苹果基地规模达到22.1万hm2,总产突破400万t,鲜果产值超过219.1亿元;全市设施瓜菜面积3.1万hm2,总产145.2万t,实现产值62.4亿元。延安农产品为市场供应、农民致富提供了有效保障。
2 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质量监管制度
2.1.1 环节分化,分级管理
管理人员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质量监管工作要对建设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和监管,因此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化,将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落实在相应负责人头上,实行奖励惩罚制度,对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和惩罚,从而有效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延安市的农业管理部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采取属地责任制管理制度,将市场环境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交由生产属地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1]。
2.1.2 考核管理
延安市的各县区政府对自身地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延安市地方政府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各县区和镇(乡)政府绩效的考核范围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增强各级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延安市的农产品数量较多,因此针对延安市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也非常重要。当地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目前针对延安市的各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管理部门采用源头治理和安全监管两方面共同管理的模式,不仅从农产品生产上减少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还在实际运输、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防止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1.3 建立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模式
延安市农产品管理部门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行绿色标准化、信息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向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所有高毒性的农药完全退出市场,并确保生产农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针对目前延安市地产农产品的生产现状,管理部门将所有企业生产和生产基地中常见的农产品纳入监测范围,并在延安市全区域推进产地准出制度。
2.2 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充足的资金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部门应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测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专项整治、“两品一标”认证、应急管理、质量追溯、宣传培训以及检验检测等工作[2]。市县财政要逐年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延安市农业管理部门通过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投资比重,利用增加的资金采购更多的设备、药剂以解决各地区的农产品质量问题,雄厚的资金支持是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强有力基础。
2.3 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 培训与监管并行
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培训会,并由延安市农业信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向所有参与培训的管理人员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相关知识和体系建设平台,通过讲解和亲身操作来提高培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使所有参与培训的监管人员能熟练掌握追溯技术操作,能及时、准确地录入各类信息,上传生产记录,对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对增强延安市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延安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延安市农业管理部门和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交流,现场观摩学习农产品追溯二维码的使用情况,为未来使用农产品追溯二维码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管理打好基础。
2.3.2 健全质量体系建设,密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
合理规范和布局农产品(果品)农药残留检测区、畜产品(水产品)检测区、农业环境检测区和样品预处理及存放区等基础设施,并参加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国林网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视频培训,举办液相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质谱联用仪培训班,利用赴县区开展样品采集和农产品认证检查之机对县区开展实验室布局、建设、农产品检测技术、农产品认证与管理等进行现场培训,开展绿色食品现场宣传、展览、展销活动以及全省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培训,以全面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2.3.3 质量监管失职追责制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监管人员要确保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防止监管工作出现问题。针对监管人员,延安市农产品管理部门采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此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延安市农业管理部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约谈、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一些因行政不作为、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而导致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并对事故的主要负责人采取严肃问责、责任追究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监管态度,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延安市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保障[3]。
2.4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
2.4.1 密集检测
先后组织开展对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应由地方部门和市农检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市农业信息中心实施《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评审验收,将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能够对延安市目前生产基地中所有的农产品进行生产记录、信息查询、流向追踪、责任追溯等相关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管控。该平台C/S结构先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模块功能完善,二维码性能先进,试运行正常,完成了项目确定指标,顺利通过验收。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项目的开发建设,确保延安市“33155”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全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4.2 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市直农业等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强化监管措施,依法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检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例如,建立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平台建设、系统建设、网站建设),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重点进行推广,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可以实现现场环境监测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结合,使农产品的生产信息数据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园区、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病虫害情况和种植地区的实时天气状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调查,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够起到积极影响[4]。
3 农产品安全监管技术
3.1 使用先进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测
针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监管方面,监管人员可以使用先进技术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因此很多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喷洒农药,若喷洒的农药过多就会导致蔬菜水果上有残留农药,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此,检测实验的详细操作方法是将蔬菜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泥土、灰尘等,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取适量的浸提液滴在蔬菜表面,并使用速测卡将蔬菜表面的液体滴在速测卡上,静置10 min左右后再将速测卡对折并用手紧紧捏住[5];经过5 min左右后可以将速测卡打开并观察检测结果。不同种类的蔬菜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也不同,检测人员需要根据各种蔬菜的种类进行相应检测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此方法能够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的效率和精确度,防止有安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3.2 采用绿色技术开展农产品种植
针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环节,种植人员需要改善现有的种植技术,使用绿色种植技术进行农产品种植工作,以减少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概率。农药一直是治理农业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解决农业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大部分农药都具有毒性、污染性,对于人体和自然环境极其不利,因此如何正确应对农业病虫害是相关人员首要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病虫害的预防手段也要不断完善,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确立以绿色植保技术为主的防治策略思想,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植保技术是指采用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式对植物进行保护,也叫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方法。绿色植保技术的优点在于高效、环保、安全,因此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市场中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信息防治技术等都属于绿色植保技术。随着我国相关部门正式将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未来各行业的关键发展理念,绿色植保技术在未来农业领域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监管力度,还要从生产加工源头上加以把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提高投资力度、加强先进技术运用以及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延安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庆忠.探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途径[J].农家参谋,2021(8):4-5.
[2]周琴,马福祥.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质量的有效策略[J].江西农业,2018(2):122-123.
[3]温旭峰,王统战.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路径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4):121-123.
[4]韩双花.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探讨[J].现代食品,2022,28(12):76-78.
[5]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不断强化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N].中国食品安全报,2022-06-16(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