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监管与食品质量安全

作者: 杜闯

摘 要:为加强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本文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合规性体系的内容和理论框架加以阐述,对政府监管背景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

关键词:政府监管;食品质量安全;合规性体系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DU Chuang

(Changchun Market Supervision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Detachment Lvyuan Corps,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tent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compliance system,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better ensure food safety.

Keywords: government supervisi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ompliance system

食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出现大量的“僵尸肉”“毒大米”“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忧虑和不安。因此,健全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加强食品生产的稳定性,提高食品生产的可信度,提高政府的信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22年,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战线紧扣“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要求和“225”战略规划,在产品质量风险防范、精准监管、许可约束、抽查震慑、专项整治和质量帮扶等方面,聚焦发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刻把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律,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专项整治,有效推动改革创新,坚决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

1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合规性体系内容

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于2014年颁布了符合规范管理系统的指导方针,将遵从定义为执行机构的一切遵约义务;在标准管理的系统指导下,遵从的概念和ISO的定义相同,它清楚地表明,遵从是指机构必须遵守法规、道德、治理原则、合同和标准等。在反托拉斯相关文献中,经营者表示,合规管理包括合规培训、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识别和制度制定等管理活动,法国、英国等国均已提出相应的管理理念。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政府是决策者和领导者,既要制定出公司的生产和经营规范,又要对监管部门实施严厉的监管,规范监管权力的行使,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食品质量安全合规性包括政府监管合规性、企业合规性。而政府监管合规性包括市场监管的合规性。在协调合规性方面,共同规制是一种特别的表现。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遵从是食品质量安全法规和食品质量安全法规规定的要求,包括协调、评估、监管、检验、检查和许可等监管活动的规章和准则。

2 政府监管背景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理论架构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食品质量安全中的监管活动正在从以往的政府部门为主导,逐渐朝着发挥社会力量的方向不断转化。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食品质量安全中的监管体系可具备不同的含义。食品质量安全中的监管制度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食品质量、食品的各项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而在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着由政府主导、由市场主导、第三方主导、由社会支持的四位一体的监管方式。在政府监管背景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是由反馈机制、监管手段、监管客体和监管主体等4个维度共同构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监管机构包括检验检测部门和政府监管机构,监管机构是执法部门,负责依法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企业及个人进行查处、收缴和罚款。检测检验部门是负责对食品进行合格性检验的检测机构,也是依法执政的技术支持力量,政府监管机构和检验检测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能够在监管中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监管的目标是指监管主体的行为,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

3 政府监管背景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尽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有效监管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①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疾控机构的内部监督管理人员在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中,只能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监控,但对监控过程和监控内容的了解却很少。同时,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覆盖的市场范围大,且缺乏专业的内部管理人员,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监管功能,造成了许多问题,如监管不力,难以保证监控的质量。②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类检测手段,在标准上都较落后,而风险监控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各项决策。这就要求其提供更精确的资料,并采用统一、科学化的检查方法。目前,国内关于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检测标准已扩展至400多项,但我国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的使用率较低,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较大的影响。③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除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外,还需具备营养学、病理学、微生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仍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再加上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新型添加剂等物质,必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此外,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需使用多种检测仪器,但由于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设备短缺,如果检查工作较为复杂,可能会发生设备争抢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监管工作的质量。

4 政府监管背景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优化措施

4.1 快速整合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各省、市、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监管的实际情况,从省一级着手,将食药、工商和质检3个部门整合起来,使监管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同时,要确保机构合并后的工作内容安排合理,实现统一管理、统一信息、统一配置人员,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的功能。此外,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与引导作用,联合各大媒体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与知识普及力度,并建立监督举报平台,如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充分依靠人们的力量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全社会监督,力争从源头打击和查处食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和小作坊,从而实现将社会各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机构的有效整合。

4.2 强化监管体系中薄弱环节的监管工作

要充分发挥省级食品质量安全委员会和办公室的职能,特别是在乡镇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同时,要切实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如强化原材料的源头监管。在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链的关键环节的监管的同时,加强对源头安全的监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有效改善食品品质;增加资金、物力、人力投入,持续推动源头行业的自查自纠。在整个行业内,建立一套自我检查的监管机制,扩大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的检查范围,有效提高检查频率,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重点排查。

4.3 强化企业诚信及主体责任的建设工作

在监管主体方面,要有效推行诚信黑名单制度,根据企业的抽查结果,将抽检不合格的公司纳入黑名单系统中,并向社会公布。对于不诚信的公司,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建立一个长期的红黑名单制度,实行联合奖惩。此外,要推行量化的餐饮分级制度。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主要是因为缺少对食品的监管,以及当前的市场准入存在问题[1]。要有效普及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评价,建立诚信体系,根据评价将食品生产单位的信用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使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出相应通报和批评,从全方位对无良企业进行打击。

在内部监管方面,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在公司内部建立自我反省机制,从源头上有效解决不合格产品,并将各项指标纳入年终业绩考评。实施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战略,加强责任体系、追溯体系、治理体系、检测体系和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4 对食品质量安全中的技术检验标准进行统一管理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检验的规范化。①在食物标准中,从原理上进行有效界定;针对现行强制性、推荐性食品标准,依法从性质上重新界定[2]。②根据目前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科学、合理、有效地划分制度,将其有机地整合起来,理顺层级,形成相应的规范系列。③着重补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中缺失的部分。④加强国际交流,加强对国内食品标准的研究,推动国内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4.5 监管合规性体系中的信息化设计工作

在监管体制的框架下,监管机构制定了各种标准,包括抽检、检查、日常监管等,当前的监管制度正在不断地建立、健全,并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监管。根据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采样和检测的法律法规,建立全国性食品安全采样检测体系是必要的。在餐饮行业中,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作业的相关标准,提出了在检验表格方面要逐渐向电子化发展,包括表格的数据库和基本的数据库。在发展计划中,政府和当地的市场监管检查、抽样业务流程等,均在符合法规的要求上作了明确的规定[3]。例如,《“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中,就提出要制定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优化、细化和完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通过App、政务微信、微博和网络平台等新媒体形态的联动平台,对业务监管信息在沟通渠道方面进行拓展,对于监管合规性体系建设而言,既是机遇同时又充满挑战。在监管合规系统中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为大数据监管以及“一公开,双随机”等事件中以及事后的监管提供数据性的条件[4]。监管合规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由监管知识管理、监管业务管理和监管3部分组成;关于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监管环节的特定知识,可为监管合规的信息编制提供一定参考。

4.6 监管合规性体系中的信息化构建工作

在大数据服务和监管方面,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充分运用大数据,有效评估服务中的绩效,使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将监督管理和信息系统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利用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可促进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5]。在风险监管的过程中,相关机构应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为企业的运作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更好地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5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质量安全与政府监管工作密不可分,政府须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管理工作来看待,建立一个四位一体化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舆论和人们的督导作用,更好地把好食品质量关。

参考文献

[1]王秋捷.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食品,2022(14):97-99.

[2]颜巧姝.贵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7):150-153.

[3]杨劲松.浅谈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现代食品,2021(2):162-163.

[4]汪全胜,宋琳璘.现代治理视野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J].宏观质量研究,2021,9(1):58-68.

[5]肖湘雄,陈颖.“互联网+”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的精准治理[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5):5-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