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理膳食及体育锻炼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作者: 马佳丽 王保佳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未接受专业体育教育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膳食习惯及体育锻炼习惯对其体质健康的影响,总结在饮食结构和体育运动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研究认为,合理膳食和适当体育锻炼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发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和食品课程等不够重视的现象。高校应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和合理膳食的宣传,才能促进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合理膳食;体育锻炼;体质健康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Reasonable Diet and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Non-Sports

MA Jiali1, WANG Baojia2

(1.School of P.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2.Ji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an 25049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specially no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not received profess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habits and physical exercise habits of no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ir physical health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dietary structure and sport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reasonable diet and proper physical exercise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of no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t is common to pay less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nd food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ity of reasonable meal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no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Keywords: reasonable meal; physical exercise; physical health

大学生群体一直以来是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群体,由于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结构造成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状况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合理膳食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要保证在满足大学生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的饮食观念[1]。

1 合理膳食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1.1 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

《黄帝内经·素问》[2]有云:“五谷为养,五禽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大学生年龄多处于17~22岁,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的末尾期,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功能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而合理的膳食是保证身体发育的后方补给站,能够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保证正常的一日三餐,存在因懒惰而长期订外卖的习惯。他们长期以高热量、甚至称为“垃圾食品”的食物代替蔬菜、水果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对身体的正常发育极为不利。例如,身体生长发育需要的钙元素和碘元素,需要从每天食用的食物中得到补充,包括紫菜、鸡蛋、牛奶等,因此良好的饮食行为以及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

1.2 影响身体素质的发展

合理膳食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并不低于体育锻炼。有研究显示,有着合理膳食结构的人群无论是身体机能状况还是整体外部形态,都要优于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的人群[3]。于学生群体而言,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身体素质发育的生理基础,不良的饮食行为则会导致营养物质的缺失,如影响蛋白质、糖分等的正常吸收,长期则会造成身体素质的下降,如记忆力减退、冲动易怒等。

1.3 影响心理素质的发展

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能满足适量运动的情况下,如不保证合理的膳食来满足身体营养成分的供给,则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蛋白质的摄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有研究提到,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入是需要进行限制的,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4]。研究表明,人们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能保持心情的愉悦[5]。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必然会对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保证合理的膳食,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 体育锻炼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1 对身体发育的影响

大学时期不同于中小学时期,身体的各部分基本已发育完善,从人体整体的发育阶段来看,大学阶段的男女生身体仍处于较为缓慢的发育阶段,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发育末期,22岁才趋于稳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是不同于体育专业学生的,不会有老师花费足够的时间督促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因此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注意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的继续发育,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身高体重是运动系统发育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参加体育锻炼的直接体现,与此同时还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有关。

2.2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进而增强体质,过量的体育运动或是体育锻炼不足甚至不参与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是极其不利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的内部环境,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但一味的追求运动的强度和难度,以及大负荷的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一些运动性疾病,如运动性贫血、运动性低血糖甚至猝死。因此,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度,要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运动计划,让身体更加健康。

2.3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是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大学生们发泄情绪的窗口,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脑皮层会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通过分散注意力使不良情绪得以转移。与此同时,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耐心、面对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化身体机能,还能培养大学生开朗活泼、持之以恒的性格,对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当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3.1 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有学者曾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的某高校大学生每天吃早饭的比例仅为1/3,甚至有的学生表示从来不吃早饭[5]。在同一调查中,有70%的学生会因为心情不好而暴饮暴食或者少吃、不吃,情绪状态对于学生的饮食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保持好的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合理膳食也十分重要。

3.2 饮食结构不健康

学生自身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杂乱。充足的膳食纤维是维持人体肠道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能够促进身体其他机能的运作,但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饮食中高热量的油炸类食品远远超过蔬菜水果,比例失衡严重,且很少有大学生坚持食用粗粮,习惯食用大鱼大肉以满足味蕾,或是食用无法为身体提供所需膳食纤维的减肥餐,这些都对身体正常的营养供给造成了影响。

3.3 高校缺乏对合理膳食的宣传

在校园中很少见到对大学生合理膳食的宣传,系列的讲座、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课程也较少。即使开展了食品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学生的覆盖面积较小,大多为选修课程,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此外,食堂是设置节约粮食等标语较多的地方,但仅有小部分高校能够对标语内容的设置做到全面。

4 当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4.1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不够不重视

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尽管有较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但由于他们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因此大多数大学生不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可能跟在中小学阶段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意识,以及对自我时间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很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不够完整,并未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多数人只是敷衍的跟随外界喊着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的口号,却始终未迈开腿,依旧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6-7]。

对体育锻炼的忽视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程安排较少,上课频率较低,且课程内容比较简单,课程考核也较为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在意自身身体素质水平高低。③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在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有部分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但由于未接受专业体育知识的学习,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因动作的不规范而造成运动损伤,加上他们缺乏对于体育运动出现的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不仅使得体育锻炼效果大大降低,还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4.2 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

体育课是大学的必修课,国家一直以来希望通过体育课程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但这些观点并未在所有高校中得到落实,导致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但依旧未改变这一现状。

在大学阶段,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如遇到恶劣天气体育课就会被暂停,尤其是体育运动场馆资源有限的学校,这是造成学生对体育不够重视的原因之一。此外,尽管体育课程都有相对应的考核标准,但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考试考核,体育课程结课时的考核内容依据各任课老师而定,无统一考核内容标准,考试制度相对松散,未发挥出考核的真正作用,导致学生逐渐丧失运动项目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

5 建议

近年来,国民体质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一直以来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大学生的患病率却呈现递增趋势,不合理的膳食以及体育运动的缺乏成为关键原因。针对此现象,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①高校要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落实体育教育课程,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②要加大合理膳食知识的宣传,可依靠社会各级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宣传使学生及家长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③高校可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让学生学习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实现健康体质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健华.体育训练与合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3):225.

[2]李军汉,苏全生,孙君志,等.运动和饮食调整对内质网应激介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1):36-43.

[3]杨年年,聂四平.我国青少年体质量指数理想参考诊断方法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9):4553-4556.

[4]王运彩.膳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评《膳食与健康》[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5):6297-6298.

[5]张勇,王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效果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1):52-55.

[6]方晨薇.在校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问题调查研究:以开封高校为例[J].现代食品,2021(3):226-228.

[7]孙宇.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以某高校为例[J].体育风尚,2019(2):260-26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