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对“清淡饮食”的误区

作者: 欧茜

清淡饮食主要是指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下面我们就要说说那些年大家对清淡饮食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清淡饮食就是不吃辣、不吃酸。

“清淡”主要是指对油盐糖的控制,和酸辣关系不大。反倒是平常做菜多用醋、柠檬汁、香料等调味,不仅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还可以替代一部分食盐和酱油。

不过酸、辣容易开胃,可能导致吃太多,或者喝饮料,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误区二:清淡饮食就是不吃肉,只吃素。

按这个标准吃,要当心营养不良。尤其对老人、儿童、术后或疾病恢复期患者,适当吃肉有助于伤口恢复,弥补被疾病额外消耗的能量,促进肌肉和骨骼健康。

对普通人而言,适当吃肉不会升高血脂,反倒是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贫血、肌少症、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误区三:清淡饮食就是不吃姜、葱、蒜。

姜、葱、蒜表示一脸蒙。作为可以用来调味的蔬菜,姜、葱、蒜不仅可以用来去除腥味,还可以通过调味减少烹调过程中食盐的用量,实在是清淡饮食的好搭档。

误区四:清淡饮食就是不吃烧烤和火锅。

烧烤和火锅也分很多种,具体也要看烹调过程和调味。例如烤鸡胸肉,只要腌制过程中注意油盐的量,烤出来以后完全可以作为健身食材。

还有广东地区的打边炉、粥火锅,使用清水或者白粥作为汤底,只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食材、注意蘸料中酱油的含量,也能符合“清淡饮食”的标准。

误区五:只有老弱病人群才需要清淡饮食。

错!人人都需要清淡饮食。因为高油、高盐、高糖会给健康带来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 5克,每天烹调油 25~30克,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 50克(最好控制在 25克以下)。如果家里有孩子或者慢性病患者,这些标准更需要严格执行。

摘编自《科普中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