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小点亦惊心

作者: 张驰

张爷爷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六旬老人,对生活充满热爱。然而,在一次例行体检中,他却发现了一个异常的肺结节。

医生关切地告诉他:“张爷爷,您的体检结果显示,您的肺部出现了一个肺结节。请您不必过于担心,肺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检查以确定情况。”张爷爷松了口气,明白了医生的解释,也对自己体检的决定感到庆幸。

随后,医生为张爷爷安排了胸部CT扫描,以更详细地了解肺结节的情况。“根据CT扫描结果显示,您的肺结节直径较小,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是一个良性肺结节。但为了确保您的健康和安心,我建议您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其发展情况。”医生说道。

每隔几个月,张爷爷都会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复查。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张爷爷的肺结节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通过这次体检,张爷爷对健康的意识更加深刻。他明白只有关注健康、定期体检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使自己远离疾病的困扰。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发现了肺结节,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困惑。他们忍不住想知道,肺结节是什么?有肺结节是否代表患上了肺癌?该如何处理肺结节?如何预防肺结节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肺结节的概念。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肺结节并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报告上的肺结节只是一种客观描述,更不能代表就是肺癌。

对于发现的肺结节,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呢?肺结节的性质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才能确定。评估手段包括临床信息、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功能显像、非手术和手术活检。

1.临床信息:如采集年龄、职业、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个人和家族肿瘤史、治疗经过及转归,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2.影像学:推荐胸部CT检查(结节处行病灶薄层扫描),以便更好地显示肺结节的特征。肺结节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以下变化,往往表示良性可能性较大:(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明显变化,没有分叶或观察到极深的分叶,边缘变得光整或模糊;(2)密度保持均匀或变淡;(3)在密度未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4)病灶迅速增大,倍增时间少于15天;(5)对于实性结节病灶,经过2年时间依然稳定,但该特征并不适用于磨玻璃结节,因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阶段的磨玻璃结节可能长期保持稳定,因此,磨玻璃结节的随访需要超过2年或更长时间。

在随访中,如果发现肺结节有以下变化,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其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1)直径增大,并且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2)病灶的大小保持稳定或增大,并且出现实性成分;(3)病灶的大小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的实性成分增加;(4)检测到血管生成,这是恶性肺结节的特征;(5)出现分叶、毛刺或胸膜凹陷征象。

3.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的检测。其中,癌胚抗原的检测目前主要应用于肺腺癌复发、预后评估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肺鳞癌的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鳞状细胞癌抗原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价值;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

4.功能显像:PET-CT对于不能定性的直径>8 mm的实性肺结节区分良恶性有帮助,还能为选择穿刺部位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动态增强CT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5.非手术和手术活检: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管镜直视下刷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以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肺活检术等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CT或B超引导下的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手术活检包含胸腔镜检测、纵隔镜检查。(1)胸腔镜检查是一种适用于无法使用气管镜或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等方法获得肺结节病理标本的检查方法。尤其对于肺部微小结节病变,通过胸腔镜下病灶切除可以明确诊断。(2)纵隔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确诊肺癌和评估淋巴结分期。目前,它被认为是评估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并且可以弥补气管支气管镜超声的不足之处。

一旦肺结节的性质确定,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对于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医生会与其就治疗方案进行沟通。抗肿瘤方案的制定基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分期,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疗法等,因此与医生进行深入讨论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了解各种治疗选择的优势、风险和预期效果,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若肺结节为良性,可能只需进行随访观察,而无须特殊治疗。

总结一下,根据2018版中国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如果病灶直径小于5mm,定义为微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小于1%。

如果病灶直径在5~10mm,定义为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25%~30%。

微小结节和小结节大多只需要定期随访,不需要任何干预,随访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如果阴影的直径在10~30mm,定义为肺结节。

大于30mm的称为肿块。直径大于2cm的肿块,恶变率在64%~82%。

除了治疗及随访,预防肺结节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此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预防肺结节的发生。最后,及时接受规范的体检也是早发现肺结节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治疗的机会。

总之,在发现肺结节后,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和帮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并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让肺结节这个小点不再惊心。

肺结节,小小点,良恶性质要分辨。

圆形规则,边缘光滑,良性结节别烦恼。

恶性结节,不对称,增长迅速,需关注。

CT扫描,清晰影像,早发现,早治疗。

肺健康,要重视,定期检查,不可忽视。

保持活力,身体强健,健康生活,从心开始。

专家简介

张驰

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擅长:肿瘤的化疗、靶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内科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