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状疱疹的这些“雷”,你踩过吗?

作者: 叶菱

误区一:带状疱疹只长在腰部?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及神经病,临床表现为成群的簇状水疱,绝大部分沿单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得了带状疱疹,皮肤会起一片一片红色的皮疹,皮疹分布像一条长带,因此以前人们才喊它“蛇缠腰”“缠腰龙”。

但注意了,这些名字都是以前医学还不够发达,大家对这个病认识还不够准确的时候喊的,事实上,带状疱疹并不是只长在腰上。

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的神经节中复制,可以出现在头部、脸部、胸部、手臂和腿部等,甚至头皮也可能跑不脱,只不过腰部、胸部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所以老百姓的印象才那么深刻。

此外,“带状疱疹长满腰杆一圈就会死人”的说法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很有可能是以前医学不发达,没有什么好药治疗,长那么严重的疱疹多半合并了其他感染,从而导致死亡率高。

除了皮肤问题,带状疱疹病毒还可能引起神经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头痛、眼睛痛、面部麻痹、肌肉无力等。如果眼睛受病毒影响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导致视力问题。

误区二:得了带状疱疹绝对痛得要死?

得了带状疱疹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痛,这种痛可以是刺痛、烧灼痛、电击痛、触碰痛等,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一样。

甚至有的患者身上的疱疹已经好了3个月,却发现疼痛仍旧存在,这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况,用“痛不欲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虽然在中招后大多数人都会有比较强烈的疼痛感,但也有人觉得不太痛甚至没什么感觉,这是正常情况,根据每个人神经修复能力不同而感受不同。

不过,没咋感觉到痛的朋友也不要窃喜,正因为不痛就可能不会重视,把疱疹当成普通皮炎来治,结果反而拖严重了。

所以,即使身上起的疹子不痛或者是不太痛,但如果符合以下这三点,尤其是它碰到衣服会痛,那么多半就可能是带状疱疹,需要去看医生哦!

1.数量:身上长的疹子不是一两个,而是很多个。

2.分布:疹子单侧簇状分布,也就是起了一串疹子,分布于躯干左侧或者右侧,不会东一个西一个的。

3.形态:疹子呈丘疹、丘疱疹状,有水疱。

误区三: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确更“偏爱”中老年人,50岁以上为带状疱疹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病情也更严重。就算是平时身体非常好的中老年人,到50岁后,得带状疱疹的概率也会增加很多。

但不要忘了,虽然带状疱疹患病的原因“五花八门”,但它们共同的特点还是:抵抗力变差。

要知道,带状疱疹病毒其实一直潜伏在我们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生活压力大、感染、感冒时,潜伏的病毒就会被再激活,迅速生长复制。

所以,很多慢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不论什么年龄段,得带状疱疹的风险都会增加。

此外,我们医生在临床上也发现带状疱疹越来越年轻化,时不时有二三十岁的并没有慢性疾病的年轻人来看带状疱疹。所以,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长期熬夜、长期饮食不规律、长期劳累,造成免疫力降低,也可能患上带状疱疹。

误区四:带状疱疹得一次就终身免疫?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得过带状疱疹,自己体内就会对这种病毒有免疫力,以后肯定就不会再得。事实上,带状疱疹是一旦感染,终身携带,随时复发,你甩都甩不脱的那种——

疱疹病毒基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第一次被感染后,会在体内长期潜伏存在,在人体免疫力低下、高龄、慢性疾病、劳累等因素影响下,体内的病毒可能会被再次激活。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即使你得过水痘,还是有可能会得带状疱疹。这是因为得过水痘后,体内会对带状疱疹病毒形成一定的免疫力,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自身免疫力的变化,仍有可能使潜伏在我们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跃,最终发生带状疱疹。而且,和水痘一样,带状疱疹的疱疹液也具有传染性。

误区五:得了带状疱疹,吃点抗生素就行了?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抗生素对治疗带状疱疹没有一分钱的帮助。此外,如果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可能还会延迟带状疱疹的愈合,并导致其他并发症。

误区六:皮肤上的水疱好了,就是治愈了?

带状疱疹引发的红斑和水疱是很多患者想迅速解决的问题,也认为只要治好了这些丘疹,那相应带来的疼痛等症状也就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带状疱疹的早期治疗很重要,一旦被病毒破坏了神经,修复时间漫长,严重的话还会发展为后遗神经痛。即使皮肤上的红斑和水疱消失,神经痛依然会伴随。所以,光是水疱、红斑好了,这个病仍然不能算是康复。

误区七:带状疱疹是不治之症?

不是的!对于带状疱疹,早期确诊后就应该开展抗病毒治疗,疼痛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等都有很多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除了基本的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特色治疗方法,如神经阻滞、神经射频、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等,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后遗症的发生概率。

预防带状疱疹,主要是保护好身体免疫力,饮食规律、作息规律、适当运动,尽量避免带状疱疹病毒在攻击你的身体时,免疫力扛不住而中招。

还有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目前我国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人群为50岁及以上人群,一共接种2针,间隔2~6个月。接种后保护效力高达90%以上,模型数据预测保护时长至少20年。而且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带状疱疹疫苗的安全性较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在注射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且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中度,不需要做特殊处理,1~3日左右就能自行缓解。

专家简介

叶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介入及癌痛等慢性疼痛的诊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