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碗“神仙汤”
作者: 江媛媛闷热的夏季渐渐退场,秋的气息正式显露。尤其是白露过后,即使是身处南方的朋友们也感觉到了一丝秋凉。自然界的阳气收敛,阴气渐盛,在阳消阴长过渡阶段,入秋后的“燥”也渐渐显现。秋季燥邪当令,口干、咽干、皮肤干等问题都是秋季常客,而干燥所引起的皮肤瘙痒,更是让人难耐。这可怎么办?——用玉竹呀!
玉竹又名“葳蕤”,因其形状如竹、颜色似玉而得名。中医认为玉竹是滋阴、养气、补血之佳品,民间则常将其作为汤料使用。
滋阴润燥,非它莫属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玉竹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最早以“女萎”之名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相传一天华佗进山采药,看见仙人在服食玉竹,此后每次上山采药时他都采些玉竹,除每天自己服用,还把这个方子传给了学生樊阿等人。樊阿按照老师的嘱咐也经常食用玉竹,结果他活了100多岁,只可惜,华佗本人因被杀害,而未能得到长寿的验证。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注重“收”,气候变冷,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饮食起居应以避免津液耗伤,以润燥为中心。玉竹长于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非常适合阴虚燥热、食欲缺乏、体质虚弱和免疫力下降的人。
肺中燥热、阴液不足、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者,可用玉竹与沙参、麦冬搭配一起食疗。另外,玉竹能祛风退虚热,与麦冬、沙参等药材配伍可降血糖,使人气色红润。玉竹搭配人参,平日用于养生、滋补,能起到解忧除烦、补心气的效果,适合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敏感者。
玉竹除了能清肺热,也能滋养胃阴,对于胃阴虚证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对胃阴亏虚以及温病伤津导致的咽干口燥、口渴、胃部疼痛,玉竹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在治疗阴虚胃胀的益胃汤里就有玉竹的身影。
现代研究发现,玉竹含有大量的强心苷和生物碱,这些物质不但可以营养心肌,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还能促进人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对提高人类心脏功能有很大的好处。
玉竹对于高血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中医认为消渴症(糖尿病)的病机为阴液亏损,燥热偏盛,需要滋补阴液,所以玉竹是很好的选择。
润肤养颜,也有一手
关于玉竹的神奇养颜功效,有这样一个传说:
唐代有个宫女在皇宫里每天都受到虐待,她无法忍受,伺机逃出,偷跑到一个深山老林中。由于山里没有食物可以充饥,她便以一种植物的根茎为食,时间长了,身体不但轻盈起来,皮肤也变得比以前有光泽了。有一天,宫女遇到了一位来深山打猎的猎人,他们一见倾心,便结为夫妻,在深山里生儿育女,一直到60多岁她才和丈夫、子女回到老家。家里的父老乡亲看到她都觉得十分奇怪,因为她依然是几十年前进宫时的模样。宫女回想自己在深山中的遭遇,才知道都是因为吃了那种植物的根茎,容颜才会保持得如此之好。此后,人们便为这种颜色如玉、叶如青竹的植物取名为玉竹。
其实,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玉竹对人内外兼养的滋补作用——常吃玉竹,内可养阴扶正,外可润肤养颜,还可轻身减肥。《神农本草经》有记载,谓“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相传,西汉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入宫前常吃玉竹,这使她身轻如燕,体态婀娜,因得皇帝喜爱,由婕妤而立为皇后。久服玉竹还可使津液得以充盈,故能够去面上之黑斑,使颜面肌肤润泽。
玉竹的“锁水”能力非常强,本草书中说它“至难燥,即燥亦柔,移根种之,极易繁茂”。中医根据它这个特性进行临床总结,发现玉竹的确具有很强的“锁水保湿”能力。因此,对于因干燥而导致的皮肤暗沉、干痒、脱屑等问题,常常喝玉竹水会有一定的美容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中还发现,玉竹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从而减轻对机体组织的损伤,以延缓衰老。其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及维生素A类物质,可以使肌肤更加润泽、细腻。
可见,玉竹在美容护肤方面确实“有一手”。
补益五脏的食疗佳品
玉竹是补益五脏、平补而润的食疗佳品,既可单用,也可与其他补品和药品配伍使用。玉竹有非常多的食用方法,如泡茶泡水、煲粥煲汤。其中,泡水以及煲汤煲粥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下面推荐几则常用食疗验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贫血、气阴两虚、病后调养:玉竹、黄精、桑葚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益气、养血、滋阴。
气阴两虚、头痛眩晕、疲倦乏力:玉竹10克,制黄精10克,决明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调五脏、和气血、益脑安神。
阴虚体弱,心烦口渴:玉竹、麦冬各15克,沙参9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久服则可消除疲劳,强壮身体。
糖尿病:玉竹12克,生地10克,天花粉12克,山药9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养阴止渴之效。
冠心病、心绞痛:玉竹150克,党参90克,水煎,取2~3次药汁,然后将药汁再加热至黏稠状的清膏。每日2次,每次冲服十分之一量。本方有减轻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的作用。
心力衰竭:玉竹25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高血压病:玉竹500克,加水13碗,小火煎至3碗,分多次1日服完,每日1剂。对阴虚型高血压有独到之功。
辅助治疗冠心病:玉竹12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心血管疾患,尤其是冠心病。
心律失常:玉竹30克,红参5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老年心动过缓、期前收缩者。
需要注意的是,玉竹虽性质平和,但毕竟是柔润多脂、滋阴润燥之品,故脾虚及痰湿内盛者不宜服用。新鲜玉竹以条长、肉肥、黄白色、光泽柔润者为佳。贮藏宜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秋季滋补的好选择
中医认为秋季所对应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咽喉作为人体的“感受器”,相对更容易为“秋燥”所伤,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咽干、咳嗽……玉竹正是解决这些困扰的好选择。
《本草拾遗》这样说玉竹:“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它“用代参、芪,不寒不燥,大有殊功。”清代名医缪希雍也称赞玉竹“性本醇良,气味和缓,故可长资其利,用而不穷”。也就是说,玉竹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久服不伤脾胃,因此最适宜用来秋季滋补。
玉竹常被人们用作泡茶、煲汤的材料,广东地区著名的“清补凉汤”,就是用玉竹、沙参、淮山、桂圆、莲子、百合等混合煲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