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试水“推迟退休” 等
《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关于退休年龄问题,该办法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退休年龄的规定,并创新规定了推迟退休政策: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在延迟退休方面进行探索的,还有山东。山东发布的《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副高级职称以上可自愿选择是否延迟退休,允许延迟1至3年,一般不会超过65岁。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提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原则是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专家表示,延迟退休是国家统一政策,目前国家方案还没有出来,地方在不违背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可以做一定的创新,为中央政策提供可行性探索。但延迟退休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是全国一盘棋,一旦中央政策出台,地方政策必须服从于中央政策,地方标准不得低于中央标准。
医疗机构检查结果3月起全国互认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制订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医疗机构应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全国推行适老化交通服务
交通运输部今年将实施12件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质量。其中,“推行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受到关注。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推动提升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完善网约车“一键叫车”、电话叫车功能和服务响应;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服务线路,全国新增1万辆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推动城市公共汽电车站台适老化改造、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全配备。
持电子社保卡也可就医
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总对总”通道正式开通,支持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在就医、购药领域并行使用。截至2021年年末,16个省份的138个地市已实现电子社保卡就医、购药。据介绍,人社领域95项业务都已加载到社保卡,群众持卡或者扫码即可快捷办理。此外,24个省份的部分地市实现了凭社保卡可借阅图书、进博物馆和公园景区。
广东困难家庭老人享受多种养老服务
广东省规定,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下列养老服务:政府举办或政府出资委托其他组织开办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等服务机构的相关服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申请养老服务补贴,并优先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首例5G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完成
2022年3月7日,在第三届全球多中心远程协同手术保子宫公益行动上,世界首例跨省5G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完成。
本次远程手术由超声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海扶医院首席医学专家陈文直教授团队,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实时传送的手术指令及手术高清视频画面,远程操控“海扶刀”20分钟,成功为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广西北流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完成了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跨省5G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原创的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向智慧医疗发展又迈进一步。
中国原创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是非侵入式手术,没有伤口,也不流血,治疗过程中操作鼠标就能做手术,这种术式在5G低延时和当地医护人员配合下,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为将来跨地区,甚至跨国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高端医疗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建设及服务水平的推进进行了实践。
个子矮的人患结直肠癌风险低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个子矮的人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的风险更低。
研究人员分析了29.6万人的数据,其中包括47项观察性研究。有33项研究报告了身高每增加10厘米与结直肠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有4项研究报告了身高每增加10厘米与大肠腺瘤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还有26项研究比较了最高和最低身高个体的结直肠癌发病率。
综合以上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身高最高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最低者高24%;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大肠腺瘤的风险增加6%。它提醒我们:在体检或疾病筛查过程中,身高应被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风险因素。
夜猫子更容易做噩梦
土耳其专家研究发现,睡觉太晚更容易做噩梦。习惯熬夜的参试者,睡梦焦虑指数几乎是习惯早睡的参试者的两倍。
另外,研究人员对近4000人的网上调查发现,在20多岁的女性中,熬夜与噩梦存在正比例关系。至于夜猫子更容易做噩梦的原因,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情绪因素惹的祸。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抑郁症等疾病与睡眠问题关系密切。
美国科学家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熬夜后受试者的警觉性、注意力、多任务切换的连贯性和记忆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假如安排15分钟或60分钟的午休,大脑机能的衰退并没得到完全恢复,但有一定程度好转。
新冠感染或导致大脑退行性病变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调查了785名参与者(年龄在51~81岁)。他们都做过两次脑部扫描成像,平均间隔近3年,并接受过认知测试。约半数在两次脑成像之间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其中15例住院治疗,绝大部分为轻型;其余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影像学的比较,研究人员观察到感染后的三个显著变化。在眶额叶皮质和海马旁回——这些脑区与嗅觉和事件记忆相关,感染过新冠后,灰质厚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而且,与初级嗅皮层直接相连的脑区,组织损伤的信号更明显。此外,感染过新冠肺炎的研究对象,整体脑容量有平均下降的迹象。
从这些结果来看,通过嗅觉通路、神经系统炎症,或是因为嗅觉丧失引起的感觉输入的缺失,都可能是新冠肺炎导致大脑退行性改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