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的心脏吗

作者: 张耀东

心脏结构要了解

如果把心脏比喻为一套房子,其结构复杂而精细:心房壁、心室壁、房间隔和室间隔构成了房子的墙壁,而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则如同门窗,控制着血液在心腔内的流动。墙壁的稳固对瓣膜功能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而引发心功能下降,表现为夜间平卧时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胸闷及下肢水肿等症状。

同时,心脏的“水路”由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这三大血管及其分支组成,它们负责向心肌输送血液和氧气。当水路不畅时,心肌缺血、坏死接踵而至,心绞痛、心肌梗死随之发生,症状包括胸痛、胸闷伴大汗、濒死感,严重时可能伴有黑蒙、阿斯综合征、心脏骤停甚至猝死。

此外,心脏的“电路”系统从窦房结出发,经房间束、结间束、房室结、左束支、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导电流,确保心脏正常运转。电路不稳或“停电”时,心脏会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晕厥,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临床危险因素多

心脏病的发病涉及众多危险因素。

生理因素方面,年龄是一个显著的风险点。男性在45岁及以上,女性在55岁及以上或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性别差异也不容忽视,男性的发病率普遍是女性的两倍,这可能与雌激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遗传因素同样重要,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患者,那么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在疾病方面,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严重危险因素之一,它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血压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会使血管壁增厚、硬化,降低血管弹性。血脂异常,即血液中脂质异常增高,同样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生活方式方面,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而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律不齐。此外,睡眠障碍也会损害血管内皮,进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长期面临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引发睡眠障碍和心律失常,进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体型和代谢方面,肥胖是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个体容易出现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压升高,进而引发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液粘稠度,易于形成血栓。腹围粗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指标,通常男性腹围≥90cm,女性腹围≥80cm被视为风险较高的范围。此外,高尿酸血症也会加速动脉硬化形成,进一步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对症治疗是关键

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并应用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药物方面需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供血和代谢,并降低心肌耗氧量。若需手术治疗,可采取冠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并置入支架,或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用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绕过狭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

心脏瓣膜病药物治疗主要控制心室率和抑制心室重构,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治疗进行瓣膜置换。心肌病治疗药物包括正性肌力药物、抑制心室重构药物、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降低心肌耗氧药物等,手术治疗可能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射频消融等。

风湿性心脏病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利尿、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和抗凝,手术治疗可能涉及瓣膜置换或瓣膜修复。肺源性心脏病治疗重点在于控制感染、吸氧、控制心衰和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首先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甲状腺素分泌和心率,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进行甲状腺手术。

生活中,要想有效预防心脏病,建议从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并监测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方面做起,注意休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健康问题。在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能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