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做起,远离癌症威胁

作者: 张茜

癌症的真相:细胞失控

癌症,医学上称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因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的复杂疾病。在健康状态下,人体的细胞会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分裂直至自然死亡。然而,一旦患上癌症,这种有序的进程便被打乱,导致细胞无控制地大量繁殖。这些异常细胞还会逐渐形成肿瘤,并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这一过程被称为转移。

目前,关于癌症的具体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它与遗传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如污染)、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长期吸烟、过量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及睡眠不足等都是已知增加患癌风险的行为模式。

癌症种类繁多,其中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几种类型。每种癌症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发展机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尽管癌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包括早期诊断技术和多种有效疗法(如手术、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关注身体异常症状

癌症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通过现代医学的多种检测手段,完全有可能在癌细胞尚未大规模扩散之前将其揪出。以下是一些早期发现癌症的方法:

1.关注身体异常症状。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关注这些症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

肿块或硬结: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肿块或硬结,如脖子、腋下、乳房、腹部等,可能无痛痒感,但长时间不消退。

疼痛:持续性的隐痛或钝痛,可能与肿瘤发生的部位相关,如头痛、胸痛、腹痛等。

出血:包括咳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等,可能是癌症侵犯血管或组织所致。

大小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频繁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常见于结肠癌等消化道癌症;排尿突然增多或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无痛性血尿,常见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

咳嗽或呼吸困难:长期干咳、痰中带血或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常见于呼吸系统癌症,如肺癌。

吞咽困难:若长时间存在吞咽食物后胸骨部位有闷胀感、灼烧感,食管内有异物感或是明显的梗阻感的话,则要警惕食管癌和喉癌。

体重下降和疲劳:不明原因的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且没有明确的饮食或运动变化;持续疲劳感,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

消化道不适:如果持续存在消化不良等身体问题,伴随着反酸、烧心、上腹不适等症状的话,应到院检查,排除胃癌或食管癌的可能。

声音嘶哑:如果因外部刺激出现了声音嘶哑症状,但是经过治疗后,长时间内未恢复的话,应警惕喉癌和肺癌,这两种癌症对喉返神经造成压迫,会导致声音嘶哑。

皮肤异常:若口腔黏膜、女性外阴和男性阴茎等部位出现持续增大的白斑,并且伴随着灼烧和瘙痒感,则要警惕癌变的可能。如果皮肤表面的黑痣出现突然地增大,且边缘不规则,颜色发生变化,并且伴随着破烂溃疡出血和灼痒感,黑痣上的毛发随之脱落的话,可能是受到黑色素瘤的影响。

易骨折:若未经受明显的外力冲击就出现骨折症状,这和病理性骨折相关,主要受恶性肿瘤的影响。若青少年经常出现这种问题,要警惕白血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癌症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不必过度恐慌,但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定期体检与筛查。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癌症风险或早期癌症,从而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比如,通过乳腺触诊和乳腺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乳腺癌的风险或早期病变;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检查、B超检查等,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癌症;通过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通过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肺癌等呼吸系统癌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癌症风险或早期病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癌症筛查项目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年龄段。因此,在选择筛查项目时,应根据自己的家族病史、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预防:改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因为癌细胞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故如能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预防大部分癌症。

1.健康饮食。为了维护身体健康,我们应注重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摒弃挑食等不良习惯。五谷杂粮、肉类以及蔬菜水果都应合理搭配,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同时尽量减少垃圾食品和街边油炸类食品的摄入。在蔬菜和水果的选择上,应注意品种和颜色的多样化,建议每日食用五种或以上的蔬果,它们不仅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还能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对于肉类食物,应适量摄入,优先选择鱼肉,减少猪肉、牛羊肉的摄入量,特别是加工肉类如火腿、培根、腊肉等,更应少吃为妙。此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节奏,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2.戒烟限酒。吸烟与肺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而过度饮酒则与食道癌、胃癌等癌症有关。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没有吸烟习惯的人也要劝诫身边人、亲友戒烟,一是为了他们的健康,二是避免吸入二手烟。白酒等烈性酒,要注意控制饮用量,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杯,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1杯。

3.适量运动。久坐和缺乏运动,都会导致肥胖和超重等问题,给结直肠癌的发生埋下风险隐患,为此需要每日坚持30分钟的运动,需要坐立工作的人群,可以工作1~2小时,站起来活动 15分钟,以此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脂肪堆积。

4.充分休息。晚睡和熬夜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实质性的伤害,但是久而久之,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成年人每日应至少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坚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尽量不要熬夜,睡觉时要注意关灯,从而保障睡眠质量。

5.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女性,必须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坚持每日清洗外阴,更换内裤,保持外阴的干燥和洁净,预防妇科疾病,排除癌变风险。另外,还要注意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性行为等不安全的性行为,性生活要使用安全套,预防人乳头状病毒的传播。

6.远离致癌因素。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化学合成物是预防癌症的关键,比如烟草、汽车尾气、腌制食品、霉变食物、工业原料等,长期处于致癌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必须做好职业暴露保护工作,还要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7.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存在焦虑情绪的人更容易患癌,这是因为这类人群的睡眠质量较差,因此身体免疫力较低,给癌症埋下了风险。为此,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和积极正能量的人相处,养成运动习惯,学习正确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癌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体检筛查以及关注身体异常症状,我们完全有可能将癌症拒之门外。让我们从日常做起,远离癌症威胁,共同守护健康美好的未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