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当前,警惕胰腺危机
作者: 龚雪梅胰腺作为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大功能。内分泌功能主要以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其他激素为主,调节血糖水平。而其外分泌功能则是分泌胰液,其中包含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对食物消化起着关键作用。通常,胰液中的消化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腺中,只有在胰液流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和其他物质的作用下才会被激活,从而发挥消化食物的功能。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暴饮暴食、大剂量饮酒和胆道疾病时,胰腺的分泌功能可能发生紊乱,导致胰液中的消化酶提前活化。这些激活的消化酶开始对胰腺组织进行“自我消化”,从而诱发胰腺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胰腺炎。
临床上,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可以归为以下3个:
饮食因素 节假日是亲友团聚、享受美食的时刻,但暴饮暴食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常常成为急性胰腺炎的诱因。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尤其是油腻的火锅、烧烤和油炸食品,都可能增加胰腺的负担。当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热量时,胰腺需要分泌大量胰液来帮助消化。如果其中的消化酶在胰腺内提前激活,就可能对胰腺组织造成损害,诱发急性胰腺炎。
因此,节假日期间,保持饮食清淡至关重要。应避免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易消化的粗粮。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减轻胰腺的负担。此外,饮酒时应适量,避免空腹饮酒,以减缓酒精对胰腺的刺激,从而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之一,特别是胆结石、胆囊炎和胆管感染等情况。当胆管被结石或其他因素阻塞时,胆汁可能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导致胰腺发生炎症。这种病理变化通常发生得非常突然,且很难在无症状的情况下察觉。胆道疾病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黄疸等。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防止引发急性胰腺炎。
对于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病史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胆道的通畅,避免潜在问题加重。预防胆道疾病的关键在于健康饮食,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保持适当体重,从而降低胆道疾病的发生率,也能减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其他因素 除了饮食因素和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还与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某些药物使用以及胰腺外伤、手术损伤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血脂过高,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时,容易增加胰腺的负担。同样,高钙血症也可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引发炎症。此外,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发胰腺炎。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或长期使用。
为了预防这些因素导致的急性胰腺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定期检查血脂、血钙水平,避免滥用药物,保持适度运动、良好的作息和健康饮食,能够帮助降低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