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碘摄入量,守护甲状腺健康

作者: 钱心雨

在碘盐普及之前,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内陆山区因环境缺碘,相关疾病高发;而沿海地区则因海产品摄入过多,碘过量而患病。碘盐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缺碘疾病的发病率,有力证实了其在预防碘缺乏病方面的作用。

尽管近些年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但这主要得益于超声技术的普及与进步,使得微小癌灶能够被更精准地检测出来,并非实际发病率显著增长。而且,从病理类型来看,未分化癌比例下降,乳头状癌比例上升,这也凸显了食盐加碘的积极意义。然而,国人饮食口味偏重,高盐饮食存在其他健康风险。因此,建议将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以平衡碘摄入,保障健康。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通过正常饮食即可满足碘的需求。常见的碘来源包括海带、紫菜、海鱼、贝类等海产品,以及加碘盐。

特殊健康人群,如孕妇、肥胖者和青少年,对碘的需求相对增加。孕妇需要额外的碘来支持胎儿的甲状腺发育和自身的甲状腺功能;肥胖者可能因代谢变化对甲状腺激素需求改变;青少年则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甲状腺激素需求较高。

对于生活在内陆和山区的人群,由于环境中碘含量相对较低,可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频率,以保障充足的碘供应。而沿海地区居民,因日常饮食中海产品丰富,需警惕碘过量的风险,可适度减少盐和海产品的食用量,避免碘摄入超标。

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碘的摄入需要更加谨慎。严重甲亢及碘-131治疗前需严格忌碘,普通甲亢患者也应尽量少吃含碘食物,但不必过度焦虑。缺碘性甲减患者应多吃含碘食物,以补充碘的不足。甲状腺炎患者,如桥本甲状腺炎和亚甲炎,在甲亢期应减少碘摄入,甲减期则可正常饮食。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大量摄入碘已无意义,因为甲状腺已无法利用这些碘来合成激素;但如果是部分切除,碘依然可以作为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不过只要正常饮食就能保证机体的需求。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否需要控制碘的摄入,关键看甲状腺功能(甲功),甲功正常可正常饮食,甲功异常则按甲亢或甲减的原则来调整碘的摄入。

需要注意,并非所有水产品都富含碘,碘含量主要取决于其生长环境。河鱼、河虾、河蟹等淡水生物,由于其生长环境中碘含量低,体内碘含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海产品中,碘含量也存在差异。带壳的生物如海虾、海蟹、海贝,以及海带、紫菜、海藻等海中植物,通常含有较高的碘,是碘的良好来源。而海鱼的碘含量相对其他海产品来说并不高,这与海鱼的生理结构和代谢特点有关。因此,在选择海产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碘需求来合理选择。

此外,除了合理控制碘的摄入量,甲状腺疾病患者还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等。

总之,想要保护甲状腺,记得“放松心情,均衡饮食”这八字“秘方”。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些方面,就可以继续享受美食的乐趣,做一个快乐的“吃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