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湿疹作战的“七种武器”

作者: 吴惠林

内外因皆可引起湿疹

湿疹并非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是源于皮肤对内外因素的过敏反应或过度敏感。可以将其想象成皮肤的“小卫士”在接触到令其不适的物质时,如干燥空气、某些食物、花粉或化学物质后,产生“情绪化反应”,从而引发湿疹。

湿疹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环境、免疫、心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变异会使个体对环境刺激更为敏感,从而增加湿疹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家族中有湿疹病史的人,其后代患湿疹的概率显著高于无家族病史的人群。这表明遗传因素在湿疹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 气候的剧烈变化、空气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环境微生物、紫外线照射、冷风刺激等都可能诱发湿疹。此外,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或频繁接触化学物品(如洗涤剂、肥皂、化妆品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进而引发湿疹。

免疫因素 湿疹患者的免疫系统在面对外部刺激(如过敏原)时,会产生异常反应,引发皮肤炎症。例如,T细胞和B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正常情况下负责抵御病原体。但在湿疹患者中,这些细胞可能会因外部因素过度活跃,从而导致皮肤发生免疫反应,引发湿疹。

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不仅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平衡,还会使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增加患湿疹的风险。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身体释放一些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

其他因素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肠寄生虫病、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通过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而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引发湿疹。

湿疹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皮肤会出现红色斑块,类似被太阳晒伤后的样子;皮肤表面可能出现粗糙不平的小疙瘩或小疹子,这些疹子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连成一片,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小水疱;瘙痒是湿疹最令人烦恼的症状之一,感觉如同无数小虫在皮肤上爬行,让人忍不住去抓挠;湿疹可能会影响皮肤的保湿功能,导致皮肤变得干燥、脱屑,像缺水的田地一样。

应对湿疹的“七种武器”

面对湿疹,我们可以通过7种方法进行有效应对,这7种方法就相当于我们与湿疹作战的“七种武器”。

皮肤清洁与保湿 保持皮肤的清洁与保湿是湿疹护理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霜或乳液,锁住皮肤水分,减少干燥和瘙痒。含有尿囊素、甘油、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保湿产品效果较好,能够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外用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常见的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软膏、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这些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然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变薄、色素沉着等,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广泛皮损、剧烈瘙痒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系统治疗。系统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同样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

物理治疗 对于部分难治性湿疹患者,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手段。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照射、冷湿敷、水疗等。紫外线照射能够调节皮肤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冷湿敷可以缓解皮肤的瘙痒和红肿;水疗则有助于清洁皮肤,促进皮肤的修复。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认为湿疹多由湿热、风邪等因素引起,因此常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活血化瘀等中药内服或外用来缓解病情。常用的中药包括金银花、连翘、地肤子、白鲜皮等。但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因此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避免刺激因素 在湿疹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常见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毛、化学制品等。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过热、过冷或潮湿的环境因素加重湿疹症状。同时,注意穿着柔软、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情绪管理 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湿疹的症状,因此情绪管理在湿疹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当出现瘙痒难耐导致情绪烦躁时,可以通过冥想、瑜伽、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调养对于湿疹的恢复也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绿叶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皮肤的修复。

避免刺激,预防湿疹

湿疹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

穿着透气衣物 选择棉、麻等天然材料制成的衣物,这些材质透气性好,能够保持皮肤干爽,减少汗液滞留和细菌滋生。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以免对皮肤造成摩擦和压迫。宽松、舒适的款式更适合湿疹患者,尤其是在活动或天气炎热时,能够有效预防湿疹的发生。

避免过敏原与刺激物 了解自己的过敏史,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对于尘螨过敏者,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宠物爱好者则需注意宠物毛发的清洁,避免与宠物过度接触。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增加患湿疹的风险。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睡眠7~8小时。

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坚持定时定量地进行锻炼。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对预防湿疹也有积极作用。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洁地毯、窗帘、床品等容易积累灰尘和细菌的物品,并将其晾晒在阳光下,以减少细菌的滋生。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减少过敏原和刺激物的接触,保护皮肤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