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透的6个谣言
作者: 索欢 吴海洋当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到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他的肾脏基本已经筋疲力尽,要全面罢工了。这种肾功能的丧失是一个渐进且不可逆的过程,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力挽狂澜,肾脏替代治疗是此时的唯一出路。所谓肾脏替代治疗,简单来说,就是肾脏要提前“退休”,它的“岗位空缺”了,需要找另外的“员工”来替代它,继续履行排出身体多余水分和毒素的职责。通常临床医生会建议患者从3种替代治疗方式中作出选择,分别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它们各有优劣,但都需要提前做手术准备,对于任何一名尿毒症患者及其家庭来讲,这都需要去充分了解、思考然后慎重作出决定。当然,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综合考虑年龄、费用、便捷性、副反应等相关因素,最终会有超过八成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一种血液净化的方式。它通过建立一个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进行过滤和清洁,然后再将血液输回体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起到了类似于肾脏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和毒素。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经统计,截止2022年底,我国大陆地区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人数已经达到了84万以上。如今,对于血透治疗,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感到完全陌生,偶尔会听说周围某个认识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血透。但是听说并不等于清楚了解,围绕着血透滋生出一些谣言,让它显得有些神秘而可怕。本文尝试通过破除这些谣言,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血透治疗。
谣言一:规律血透一段时间后等病情稳定了就可以摆脱血透
前文提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是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目前临床所用药物,结合患者自身的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的调节,多管齐下也只能是延缓这个进程,尚没有有效方法能够帮助实现逆转。所以当肾病逐渐发展至尿毒症期,只能借助肾脏替代治疗来发挥一部分肾脏的作用。对于这类患者来讲,规律血透成为一个必修课。进入血透治疗后除非由于特殊原因要改换腹膜透析,或者等来了肾源,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肾移植,否则现有条件下,血透治疗很可能要持续终生。
当然,科技的进步很可能会拓宽治疗边界,目前植入式生物人工肾在对猪的动物实验中已有突破性进展,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应用于临床并且得到推广,血透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所有尿毒症患者的福音。
谣言二:一旦进入血透人就没有希望了,生命进入倒计时
进入血透并不意味着绝望,血透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是5~10年,目前已知最长的血透患者透析持续了57年。年限的长短与患者自身条件相关,并发症少,能保证规律血透且透析充分的患者可以拉长这个年限。此外,一旦进入肾脏病终末期及早做好透析准备也有利于延长生命长度,因为血液中的毒素会随着循环浸润到机体各处,早做血透可以减少对其他器官组织的连累。
谣言三:血透花费巨大,普通家庭基本难以承受
规律血透通常是隔天1次,一周3次,每次4小时左右。按照单次治疗费400元计算,每月大概12次,另外还有必要的药物和相关检验检查等费用,平均每人每月要花费5000~6000元。如果是纯自费,对普通家庭来讲,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目前尿毒症患者的透析费用已被纳入医保,办理慢病门诊后医保统筹报销支付比例可达到95%(根据各地政策略有不同)。另外,随着医用耗材带量集采的进行,各种相关费用都在降低,这样算下来,普通家庭的压力会小很多。
谣言四:血透过程痛苦且漫长,患者备受煎熬
前面提到进入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大多要终生进行血透治疗,这很容易让人感到漫长又无望。但事实上,这个过程虽然艰辛,却不一定有想象中那么痛苦煎熬。规律充分的透析会让大多数患者保持还不错的状态。对于很多血透患者来说,一周3次的透析不过是躺在另一张床上睡3个觉,或者看几集剧,旁边有医生护士看着,任何情况都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很安心。因为血透地点大都相对固定,医生护士与患者们长期相处下来彼此非常熟悉,在这样一个小型的社交场所里,患者们身体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关照,比起很多其他慢性病患者要独自苦苦支撑,经受疾病的折磨也没有诉说的出口,血透患者的精神压力并不会很大。
谣言五:血透患者不需要忌口
对于生活优渥的现代人来讲,为了健康美丽而忌口或节食已经算得上劫难了。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试图做过这样的努力,然后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生活真是了无生趣,遂果断放弃。但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很不幸,忌口是他们必须贯穿始终的课题,进入血透后也不能例外。
这是因为,一周3次的规律透析只能代替15%的肾功能,所以低盐、低脂、低钾、低磷、优质蛋白饮食是肾脏病患者的终极饮食指南。更大的考验是水的摄入,对于完全没有小便的血透患者每天的建议饮水量是200ml,而实际上能够达到这个控水目标的患者少之又少。尤其对于饮食习惯上口味比较重的患者,抑制住渴了要喝水这个生理本能非常困难。但是对于规律血透的患者来说,自律性更强就意味着更高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预期寿命,所以在临床上医护人员会孜孜不倦地反复向患者强调忌口的重要性。
谣言六:规律透析的患者只能在透析地待着,没法长途旅行或外出办事
一般而言,规律血透的患者都会选择一个离家近、服务好的固定的血透室进行透析治疗,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且安全。熟门熟路可以节省时间,另外有熟识的医生护士会更加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有突发情况也更好得到及时的处理。但这并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当情况稳定的血透患者需要出行时,可以通过电话事先联系好目的地的血透中心,只要有透析机构,即可携带好必要的资料在当地做短期的血透治疗。截止去年年底,全国血透中心已经超过7000所,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不仅仅局限于三级医院,基层医院也纷纷加入血透中心的建设中,还有很多独立的血透中心也在各地开设,相信以后血透患者的外出活动会更加方便。
血透治疗原理并不复杂,它不神秘,也不可怕,它不是万能的,但关键时刻能救命,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长度。如果你走在路上,看到盛夏时节有人身着长袖,一侧手臂不能提重物也不能受压,偶尔撩起袖子时前臂内侧有一指长的伤疤和隆起的青筋,请不要投去异样或奇怪的目光,他可能是一名正在与肾脏病作斗争的血透患者,前臂上由于手术和治疗留下的印记是他用于血透治疗的生命线。围绕血透的各种谣言对于身处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非常不友好。期待科技的进步可以让血透治疗更加方便、高效、经济,也请大家对血透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