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一族,如何缓解颈腰痛
作者: 袁录忠中青年人群平时不锻炼,且长期坐位工作,腰部的肌肉和椎间盘长时间受压迫,血供受阻,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过多,难以及时分解,就会出现腰背酸胀、疼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脊椎肌肉的痉挛;长时间坐着不动,会导致骨骼连接处的黏液减少,从而引起关节炎、脊椎病;长期坐着伏案会对颈部肌肉和颈椎造成压力,容易引起颈椎病。
针对上述症状,我们应该如何缓解治疗呢?
中医调理
通过中医从根源调理疾病,帮助身体逐渐改善,适用于肌肉类疼痛。中药外敷是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可有效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常用药物有中药外敷包如麝香追风膏(鹿茸、制马钱子、透骨草等)、中药外敷贴剂如追风透骨贴(当归、乳香、没药等)等。针灸可通过刺激神经,调节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机体功能,起到镇痛、缓解症状的作用(但要注意,针灸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针灸不当可能会加重神经根、脊髓压迫的症状)。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还可采用按摩推拿等手法。此外,也可采用中药熏蒸疗法、中药外敷疗法等进行治疗,中药熏洗剂如独活寄生汤(牛膝、杜仲等)、中药熏蒸贴剂如消痛贴膏(川乌、草乌等)效果均较好。具体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口服药物
通过非甾体抗炎药或口服镇痛药缓解,适用于较为严重的疼痛。非甾体抗炎药物是一种不含类固醇的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这类药物包括吲哚美辛、尼美舒利、萘普酮、萘普生、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罗非昔布、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具有止痛、抗炎、抗凝血、抗风湿等功效,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各种疼痛、多种发热症状的缓解等,一般推荐用于较为严重的疼痛。同时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在物质代谢、水盐代谢、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进行作用,从而改善人体的不良情况,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
理疗或手术
适用于已经确诊的脊柱病变或较为严重的炎症。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理疗方法。理疗方法包括:冲击波疗法、红外光疗法、超短波治疗等。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有副作用,就应该马上停止治疗,对症处理。许多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效,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手术了。以神经阻滞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成为临床医学中使用最多的几种技术之一,可用于腰椎类疾病的治疗。
临床上,对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关节病引起的中青年久坐颈胸腰痛和单纯久坐引起的颈胸腰痛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应当注重患者的评估与个体化治疗,根据不同病因及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后联合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缩短疗程、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训练方面,同样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并注重锻炼方法及强度的选择。
此外,我们平常也可以通过倒走、瑜伽、慢跑、游泳等锻炼腰部肌肉,增强腰椎的稳定性。生活中还要做好腰部保护,保持正确体态,避免久坐久站及长时间弯腰负重,注意腰部保暖,从根源上解决疾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