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管理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 陆玉丹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在妊娠第24-28周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大于30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分娩史或巨大胎儿分娩史、本次妊娠可疑巨大胎儿、羊水过多、无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史,以及胎儿畸形史等。常见的症状包括“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或者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症状或体征;孕妇体重超过90公斤;本次妊娠伴有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等。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孕妇来说,它可能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同时也更易引发感染和酮症酸中毒。此外,它还可能导致羊水过多、早产、产伤,以及由于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的宫缩乏力和产程异常。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再次怀孕时,复发率较高,且更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其次,对于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胚胎停育、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宫内生长受限、巨大儿和围生儿死亡等问题。对于新生儿,这种糖尿病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血钙、糖代谢异常和血管病变,甚至可能导致死胎或新生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和黄疸等问题。

因此,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要积极干预治疗。总体的治疗目标是在保障母体与胎儿必要的营养的基础上,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不发生饥饿性酮症,降低妊娠期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病率,降低胎源性成人病。治疗方案有教育咨询、饮食治疗、体重管理、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

首先,合理的膳食配比是关键。推荐碳水化合物占45%~55%,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25%~30%。此外,建议采用少量多餐制,这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减少饥饿感。除了主要营养成分之外,还需要补充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钙、铁等,以确保全面的营养供给。

其次,在体重管理方面,妊娠早期(前12周)的孕妇,体重增加应<2公斤;妊娠20周后,每周体重增加应<0.5公斤。可通过饮食与运动干预来控制体重增长过快,其中,运动需注意以下几点:心率控制在130次/分钟以内;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游泳和太极拳。然而,存在以下情况者应避免运动:糖尿病重症患者;有流产或早产风险的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前置胎盘。

经医生评估需要药物治疗者,可接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无法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理想选择。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从较小剂量开始,观察2~3天以评估疗效,并根据血糖趋势而非单纯血糖值来调整剂量。

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们在分娩后,往往认为血糖水平会随着宝宝的出生而恢复正常。但实际上,约有1/3的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在分娩后的近期内,血糖水平仍然出现异常。因此,为了确保健康,产后也应注意随访糖代谢状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