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康复与注意事项
作者: 金黎萍 徐菁永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先进的医疗电子设备,用于治疗心脏节律异常,如心动过缓或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它分为单腔、双腔、三腔及心脏复律除颤器4种类型,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以维持正常节律。起搏器包含电池、电脑化发生器和连接心脏的导线,能智能感知心脏活动,并在必要时介入调整心跳。现代起搏器还能根据活动作息调整心率,模拟心脏自然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年限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可持续5~10年。
术后初期的恢复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的初期恢复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它涉及到多方面的注意事项和细致护理。
留院观察
在手术后的头几天,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中留院观察,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心脏的适应情况。医生和护理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其他生命体征,观察植入区域有无异常反应如出血、血肿或感染。
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护理是避免感染和促进愈合的重要一环。伤口处敷料需要定期更换并保持切口区域的清洁干燥,避免触摸或抓挠切口区域。患者回到病房后,伤口处需要立刻用砂袋压迫6小时,手术侧上肢制动12小时,24小时后鼓励下床活动。
活动限制
术后1周内,患者手术一侧的手臂通常会被建议限制某些活动,以防止起搏器的导线移位或对切口的额外拉扯。术后1个月内,手术一侧的手臂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大幅度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限制会逐渐放宽,但在医生全面评估恢复情况之前,应严格遵守这些初步指导。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但通常可以通过医生开具的止痛药来控制。如果疼痛剧烈或不减轻,应及时通知医生,因为这可能是并发症的标志。除了药物治疗,轻度的冰敷也可以帮助减轻切口处的疼痛和肿胀。
心理恢复
手术后的心理恢复同样重要,许多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或恐惧,担心起搏器的性能或是自身的健康状况。医疗团队可能推荐与心理健康专家交谈,或参与支持小组,以帮助患者适应其新的生活状态。
定期随访
起搏器手术住院天数在3~4天左右,出院后如果伤口缝合使用的是可吸收缝线1周后无需拆线。如果是普通缝线需要在术后1周之后拆除缝线。植入的起搏器需要定期程控随访,以确保起搏器的功能正常,并调整设备以最佳匹配患者的生理需求。部分起搏器的远程监控技术也允许患者在家中进行设备检查,医生可以通过电子方式接收数据,实时监控患者的心脏状况。
逐步康复与功能训练
随着术后初步稳定的建立,逐步进行康复和功能训练是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关键。
初期康复锻炼
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是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康复初期,锻炼需要细致且循序渐进,以确保起搏器的稳定运行和手术切口的顺利愈合。
术后第2天:开始握拳活动,上肢伸直,五指先用力伸直,然后紧握成拳。这样的简单动作有助于促进手指和手腕的血液循环。
术后第3天:进行外展运动,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慢慢将双臂向两侧展开,再慢慢收回。这有助于增强肩部肌肉的活力。
术后第4~5天:进行前屈和后伸运动。前屈时,双臂尽量向前伸展;后伸时,双臂尽量向后拉伸。这些动作有助于增强肩部的活动能力。
术后第6天:尝试旋臂运动,上肢自然下垂,以肩部为轴,手臂进行旋前和旋后的动作。这有助于恢复上肢的旋转功能。
术后第7天:进行攀岩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术侧手臂轻轻按压墙壁,并尝试逐渐向上移动。这不仅能锻炼上肢的力量,还能增强手臂的稳定性。
术后第8天:进行绕头运动,术侧手臂抬起从同侧耳部开始,逐渐在脑后摸向对侧。这个动作有助于提升肩部的活动范围。
心肺功能锻炼的引入
随着患者身体逐渐恢复,心肺功能的锻炼也应逐步引入。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可以从短距离的慢步行开始,逐渐增加步行的时间和距离。术后1个月内,避免进行过度用力或大幅度的运动,如打网球、举重等。术后3个月后,可根据身体情况,尝试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耐力。
锻炼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患者务必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谨慎。首先,所有的锻炼都应在医生或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是为了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患者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心率异常、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向医生咨询。此外,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户外锻炼,以保障锻炼环境的安全。最后,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持一个安全且有效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长期生活方式的调整
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对长期生活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起搏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心脏健康。
健康饮食
为了心脏健康,患者应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饮食。这意味着餐桌上应多出现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身影。同时,远离高盐、高糖和高饱和脂肪的食物,它们大多是心脏健康的隐形杀手。鱼类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特别是深海鱼,富含对心脏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另外,记得适度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它们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心理支持
手术后的生活改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抑郁。此时,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紧密沟通至关重要,他们的支持能给你带来力量。参加心脏病康复小组,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是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对恢复至关重要。
避免干扰
装有起搏器后,患者需特别留意生活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使用手机时,请尽量使用起搏器对侧的耳朵接听电话,以减少对起搏器的潜在影响。使用微波炉时,请保持适当距离。此外,尽量避免接近大型电动机、电焊设备、大型磁性设备如核磁共振机(MRI机)。如果安装了MRI兼容型起搏器,也请在进行MRI检查前告知医生。
坚持随访
坚持随访是监控心脏状况和起搏器功能的重要步骤。安装后的前几个月,需要频繁随访以确保一切正常。之后,每年1次的随访也必不可少。随访内容包括伤口情况、心脏功能、起搏器工作状态等。通过坚持随访,医生可以确保起搏器在电池耗尽前得到及时更换。
随身携卡
起搏器植入卡是患者的“第二张身份证”。它记录了患者和起搏器的重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请随身携带此卡。外出旅行时,遇到安检请主动告知并出示此卡。这样,安检人员会为您提供特别通道,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心脏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细致且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结合医生的定期随访和专业的医疗指导,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请记住,术后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康复道路上值得庆祝的里程碑。愿每位患者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康复方式,重获心脏的健康律动,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