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病因及日常管理

作者: 戴春霞

牙周病是口腔领域中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不仅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还与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早产概率及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存在密切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得牙周病呢?

病因有4类

细菌与菌斑: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及其形成的菌斑(菌斑是细菌聚集形成的膜状物质,吸附在牙和牙周组织上,黏性很强,不会被水冲掉),这些细菌通过代谢产生有害物质,如毒素和酶,直接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如果口腔卫生习惯不佳,菌斑会不断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积累,长期积累的菌斑难以通过日常刷牙完全清除,进而形成牙结石,进一步刺激牙周组织。

局部因素:牙齿之间的食物嵌塞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会压迫牙龈,引起牙龈炎症,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炎。不合适的假牙、正畸装置或修复体可能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如牙列拥挤、畸形舌侧沟等解剖形态异常,可能使口腔清洁难度增加,容易积聚菌斑和软垢,从而引发牙周病。

全身因素:吸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使牙周组织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炎症的表现是红、肿、热、痛,而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促使毛细血管收缩,使牙周炎患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从而忽视治疗,等发现后,牙周炎一般会发展得比较严重了。另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牙周病有密切的关联。内分泌与骨质疏松患者也可能伴有牙周病。

其他因素:不注意口腔卫生、刷牙方式不正确、牙齿排列不整齐和带牙套等也可能增加牙周病的风险。

防治5要点

了解了牙周病的病因,现在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平时应该怎么日常管理牙周病吧。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推荐使用小头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或圆弧法,重点清洁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对于牙刷难以清洁的区域,可以使用牙间隙刷、牙线或冲牙器进行辅助清洁,确保每个牙齿和牙缝都清洁到位。建议餐后漱口,特别是吃完甜食或酸性食物后,使用漱口水(不建议长时间使用)可以帮助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保持口腔清洁。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既有食物的自洁作用,又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尽量减少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或过于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牙周组织,加重炎症。过多摄入糖分容易导致龋齿和牙周病,因此,应尽量减少含糖饮料和甜食的摄入。

生活习惯调整:吸烟和过量饮酒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尽早戒烟限酒,以降低牙周病的风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牙周病的发生。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和代谢水平,对牙周健康也有益处。

定期检查与治疗: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1次口腔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牙周病和其他口腔问题,一旦发现牙周病或其他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洁治、刮治、根面平整术等牙周基础治疗以及牙周手术治疗等。

心理调适:牙周病的治疗过程可能较为漫长和复杂,但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心理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牙周健康,因此,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训练、冥想练习或咨询心理医生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