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器械清洗,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

作者: 张春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感染控制中心,负责诊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等。特殊器械因复杂结构和多样材质,清洗难度大,不彻底清洗会影响消毒效果,并可能成为感染源。因此,特殊器械清洗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高标准流程,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前期准备需细致

在清洗之前,专业人员需要对特殊器械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检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不同材质(如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形状和用途的器械对清洗剂、消毒剂及灭菌方式的要求各不相同。分类时,需充分考虑材质与处理方法的兼容性,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检查器械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损坏、锈蚀、变形等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器械,应及时按照医院规定流程进行报废处理。此外,预处理是器械彻底清洗的前提,其目的是防止污染物干涸,增加清洗难度。干涸的血渍和污物会腐蚀器械表面,诱发生锈,进而更容易积蓄污物,甚至形成细菌生物膜,对患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清洗方法有两种

特殊器械的清洗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器械和清洗需求。

手工清洗 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如多关节、管腔类。过程包括流动水冲、压力水枪冲、浸泡、刷洗、擦拭、漂洗等,需专用刷剂和细致刷洗以确保清洁。其优势在于灵活精准,但耗时费力且技能要求高,因此需确保工作人员技能熟练以保证清洗质量。

机械清洗 机械清洗包括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和负压清洗等多种方式,每种设备适用于不同器械、装载、参数和原则。工作人员需了解器械材质及适用方法,如超声清洗机,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空化效应,使微型气泡破裂产生高压,轰击表面剥离污垢,达到清洗目的。

注意事项很关键

在特殊器械的清洗过程中,有几点关键注意事项不容忽视:

严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使用专用清洗剂和消毒剂在清洗和消毒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清洗效果和消毒剂的有效性。

注意水质 清洗用水的硬度、电导率、矿物成分的含量等方面需符合规范要求,以避免水质对器械的腐蚀以及残留物对灭菌因子穿透的影响。

不同材质不同方法 对于不同材质的器械,应采用不同的清洗和消毒方法,以避免对器械造成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寿命。例如,金属器械可能需要更温和的清洗剂和较低的清洗温度,而塑料器械则可能对某些清洗剂更为敏感。

确保干燥 清洗完成后,器械应进行干燥处理,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干燥时间应根据器械的材质和形状进行调整,以确保干燥效果。同时,干燥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器械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碰撞,以免造成损坏。

特殊器械清洗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关键工作,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结合手工与机械清洗,并遵循规程,可确保器械彻底清洁消毒,保障医疗服务安全。随着医疗技术和清洗设备的进步,需持续学习新技术,满足医疗发展需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