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3方面要注意

作者: 任鹏英

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护士来说,静脉采血是一项常规的工作任务,并不具有难度,但对于非医学工作者而言是不一样的。到医院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往往需要经过各项复杂的手续和流程。如果患者对静脉采血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不了解,那么很容易出现茫然无措的感觉。因此笔者针对静脉采血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全面了解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采血前饮食方面有注意

采血之前,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自身的饮食。有些检测项目需要空腹进行,在完成这些采血项目之前,患者不可摄入饮食,如血脂检查、糖代谢检查等都属于此类。进行这类检查,理论上需要禁食8小时,而最为理想的禁食时间是12~14个小时,因此大部分都会安排在上午时段。有采血需求的患者,最好在前一晚八点之后就不要进食,在这一过程中可饮用少量的水,但绝对不可以吃东西。

为什么一定要空腹采血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我们在抽取了患者的血液后,需要通过化验得出血液中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并将这些重要数据信息和正常的参考值进行比对,通过分析最终的比对结果,来判定患者是否出现了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收集正常参考值的时候,所有参与抽血工作的正常人群,都是在空腹状态下配合抽血的。因此想要判定患者的身体是否健康,就需要让患者也在空腹状态下参与抽血,否则最终的数据与信息很可能会与参考值出现明显的差距,这样一来,医护人员就无法评判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了。

除了上述原因,进食本身也会改变血液内的化学成分,在此状态下抽血,医护人员难以得到准确的化验值。譬如患者在抽血之前摄入了一些高脂肪含量的食物,那么在抽血的过程中,患者很可能会出现甘油三酯呈几何倍数升高的结果,但是否意味着患者本身的甘油三酯数值超出了额定范围呢?结果显然是否定的。又譬如有些患者在抽血之前,会摄入一些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抽血,患者的血糖含量就会远远超出正常值,这是否就意味着患者本身的血糖含量超标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因此空腹抽血是很有必要的,患者应当配合医护人员空腹完成抽血工作。

采血前不宜剧烈运动

采血前剧烈运动是大忌,采血过程中也需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平静,不宜有过于明显的情绪波动。采血之前患者应当先静坐5分钟左右的时间,否则最后的采血结果也易受到影响。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在运动后进行采血,那么采血前患者需及时与检验人员沟通交流,遵医嘱进行采血。如果患者去门诊进行采血,那么应当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坐位方式的采血。住院部的患者则有所不同,他们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卧位方式的采血。

采血后需科学按压

在采血工作顺利完成后,患者需要对于针眼进行按压。通常情况下,采血人员都会引导患者使用棉签在针眼上方进行按压,以此减少采血后出血的可能性。但有些患者按压手法不得要领,无法在短时间内止住血。那么究竟应当怎么按压呢?首先,患者需要控制按压的力度,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其次,患者需要注意按压手法,不能揉针眼,否则会让针眼加快出血。最后,按压的时间要足够,通常建议患者的按压时间要达到5~10分钟左右。

只有遵循以上注意事项进行静脉采血,才能够顺利完成采血工作,患者朋友们需要掌握这些科普小知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