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就诊,要会回答医生的问题
作者: 杨化兰 蔺雁萍 李清华头晕还是头昏?
“晕”这个词不仅描述天旋地转的感觉,它还包含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患者感觉到自身或外界环境发生摇摆、浮动、弹跳、旋转、波动等。晕是一种身体感觉到的错觉和幻觉,人们原本在正常状态之下感觉到固定的东西,在晕的状态下却产生各种各样的移动。头晕和眩晕都包含在晕的范畴之中,如果患者存在晕的状态,证明前庭系统可能发生了功能损伤。另外,某些患者还会出现晕厥前的状态,即眼前发黑、感觉意识模糊,很可能预示着患者出现了某些心源性疾病。有些患者也会感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即身体无法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预示着患者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头昏则是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通常患者在头昏时会感觉头顶上像压了铅块,整个人如被浆糊包裹一般,导致头脑不清晰。如果患者出现头昏的症状,意味着患者的前庭功能正常,而导致头昏症状的相关疾病则包含高血压、感冒、颈椎病等。
是首次还是多次?
当出现头晕症状时,医生很可能会询问患者是首次出现还是多次有症状,这一点对医生判断患者的病因而言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首次出现头晕的症状,则大概率表示患者出现了脑血管病、前庭神经炎或者突发性耳聋等。当然,首次眩晕症状也有可能是患者今后多次眩晕症状的开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多次眩晕的情况,则大概率出现了耳石症、偏头痛、梅尼埃病等情况。有时候患者可能会告诉医生自己多年前的眩晕症状,由于时间间隔太长,通常这种信息的参考性和价值度不高。如果患者的身体出现多次相同症状,且属于非常典型的相关疾病症状类型,这种眩晕病症的描述则具备较大的参考价值。
持续多少时间?
在出现眩晕症状后,大部分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眩晕持续时间。患者在产生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时,通常还会伴随一些其他的身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听力异常等,某些患者也会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比如心情抑郁等心理现象。而眩晕疾病的发作持续时间则是指患者在出现眩晕情况后总共维持这种状态的时间,它不包含其他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等的持续时间。对患者而言,准确描述单一的眩晕症状所持续的时间具备一定的困难,但持续时间对于疾病的诊断而言非常重要,所以患者最好是能够描述每一次眩晕感持续的时间,如多少秒、分钟、小时,或是多少天,越是精准越是对病情诊断有帮助。
比如,患者眩晕症状时间持续为几秒钟,则很可能是耳石症所致。如果患者的眩晕持续时间达到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则很可能会出现脑血管病、前庭阵发症等疾病。需知道的是,梅尼埃病的症状和持续时间每次发作都差不多,数小时到3天左右,但如果患者的眩晕症状已经持续数天、数周,则有可能是出现了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等疾病。如果患者眩晕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很可能显示患者存在肿瘤性疾病、小脑和脑干的炎症等;某些患者的精神状况不佳,在负面情绪相当严重时,也容易出现持续性的眩晕症状。
诱发因素是什么?
若患者在头位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眩晕,这通常和耳石症相关。某些患者在强声刺激或者持续性的咳嗽以及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半规管裂的情况,继而出现眩晕症状。一些人在情绪波动过大、身体过于劳累、饮食不佳以及月经失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眩晕症状,通常这种眩晕会表现为前庭性偏头痛。如果患者属于站立位等因素所诱发的眩晕症状,或者是在行走过程中,一些视觉图案或者密集型的人群导致身体产生眩晕情况,这些类型通常会出现持续性位置感知性头晕的症状。因而,导致眩晕症状的原因有许多种,身体、心理、内在、外界等都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眩晕症状。
有什么伴随症状?
医生经常会问患者在出现眩晕情况时有没有什么伴随症状,某些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耳朵闷堵、耳鸣、听力下降等现象,此时患者可能是出现了突发性聋的情况。如果患者表现为怕光、怕吵,且在患病之前感觉到周围有亮点、闪光等,可能出现了前庭性偏头痛。如果患者身体相关症状表现为口角歪斜、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等,通常为血管类疾病。如果患者表现为情绪不佳、睡眠障碍等情况,则通常是持续性位置感知性头晕所导致的身体异常。总之,不同疾病在产生眩晕症状的同时相关并发症状也会存在差异,了解患者的眩晕类型以及其他的相关症状,有助于医生尽快确认患者的疾病类型,并展开后续的治疗。
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
某些患者在发病前服用了乙醇、丁卡因、利尿剂、抗癌类药物等,或者存在相关接触史,容易产生眩晕的药物副作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也会使患者出现眩晕的病症。
对于医生而言,了解患者的用药历史,仔细梳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精准完成诊断。有些患者在出现眩晕时,存在非常急切的想要找出病因的现象,但就诊时梳理好相关问题,对上述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够准确的找到病因,让患者尽快摆脱眩晕症状的困扰。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重点专科专病诊治中心项目资助-眩晕诊治中心(MDT2021-05)]
相关链接 常见引起眩晕的疾病
耳石症 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患病时躺下、起身、翻身都会出现短暂的旋转感觉,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在治疗疾病时可以通过手法或者复位仪器协助将耳石复位到椭圆囊内,帮助患者尽快痊愈。
慢性主观性眩晕 是指患者长期自觉头晕的情况,但患者多数时候并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而多是一种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感受。在遇到环境中相关物体的移动时,这种头晕的症状则更为严重,某些患者同时会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的现象。在治疗这种顽固的慢性主观性眩晕疾病时,可以借助前庭康复的方式让患者康复。
前庭性偏头痛 以反复发作眩晕为主,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伴有偏头痛发作。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皮质层扩散抑制、三叉神经血管激活、神经递质、遗传因素相关。前庭性偏头痛是非致命的,主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有长时间眩晕或心脏症状要及时就医,尽快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相关可能。本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规范的治疗能降低眩晕和头痛的发作频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