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莫轻视,及早查原因
作者: 袁晓莉痛经是指在经期前后或月经期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伴有腰酸痛或其他不适。包括: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指无生殖器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90%以上;继发性痛经,又称器质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查明原因并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本文主要讲原发性痛经。
在对原发性痛经病因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增多存在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前列腺素含量高可引起子宫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痛经。同时,原发性痛经还会受到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神经因素等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痛经多出现在青春期,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从月经来潮后开始,在早期疼痛比较严重,持续2~3天后会缓解。同时,一些患者还存在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症状,严重时患者面色发白、出冷汗。如果得不到有效护理和缓解,痛经不仅会影响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还会大大降低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那么应如何对痛经进行正确护理呢?
加强宣教
受到封建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对痛经,难以启齿,不愿去医院进行诊治。也有人觉得既然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那就不是什么大事,去医院反倒显得“矫情”。这就需要社会加强痛经的健康教育,让女性正确认识痛经,做好护理以使痛经缓解。对于不愿去医院检查的女性朋友,家属要加大督促力度,劝说或者是陪伴其去医院及时检查和治疗,尽快减轻和解除痛苦。要知道,继发性痛经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检查和确诊,就会延误病情。
因此,当女性朋友出现长时间痛经,或者是痛经比较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对于原发性痛经,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疾病,缓解焦虑、恐惧情绪。掌握正确的护理方式,方能缓解经期不适。
注意经期卫生
无论是否经期,清洗外阴都是每天必需。经期女性免疫力低下,加之经血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此时若不重视卫生容易,导致感染,加重不适。所以,女性朋友要格外注意经期的卫生,卫生巾2~3小时换一次,每天清洗外阴,保持私处的清洁,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重视保暖
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比较脆弱,御寒能力也会下降,所以要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以选择暖水袋、热帖等对腰腹部做好保暖(注意不要烫伤皮肤),帮助血液循环,有利经血排出,缓解痛经症状。此时期还要注意适当控制运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引起不适。
药物治疗
可用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减轻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或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缓解痛经程度,对于有避孕要求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也可用于痛经的治疗。总之,个体不同,痛经用药不同,为保证用药安全性,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治疗
中药治痛经以通调气血为主,可辨证选用当归、益母草、党参等药材。不过有的药不适宜经期应用,普通人把握不准,所以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此外,针灸、按摩、推拿等也可缓解痛经。如痛经时揉按三阴交、血海、合谷、足三里等穴就有不错的缓解疼痛效果。
总之,痛经是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严重痛经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日常生活中注意私处卫生,增强体质,做好保暖工作,能起到一定的预防痛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