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检必查,血常规报告该如何看

作者: 房文栋

通常情况下,我们去医院看病或进行体检都要先检测血常规,但大部分人对于血常规的了解却不全面。血常规是一项常规检验,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红细胞、白细胞的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检测、血小板计数等。

众所周知,人体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为各处输送多种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体温、代谢及酸碱平衡等。血液中不仅包含血细胞、血浆蛋白等成分,还包含着大量的氧气、酶、激素等物质,当血液无法正常循环或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其包含的相关指标也会发生变化。血常规检查能获知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而判断身体发生了哪些生理或病理改变,对后续开展干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那么,如何才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单?建议可参考如下: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可在为身体各部输送氧气的同时,促进二氧化碳的排泄,其主要在血红蛋白的作用下实现运送功能。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血液内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处于平衡状态。当人体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这两种指标数值也会有所改变,如低色素贫血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指标数值,且二者之间的比例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要重视这两项指标的数值变化。红细胞计数不仅能判断机体是否发生贫血,还能在血液生成或红细胞出现异常时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医生作出正确判断。新生儿的红细胞较多,血红蛋白也会随之不断增加,但随着婴儿的成长会慢慢转为正常范围。除此之外,当身体发生剧烈呕吐、出汗及腹泻等异常情况时,则会出现严重脱水,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明显增加。当人体出现缺氧时,会进行自我调节,血液会加快为身体各处输送氧气,以免影响器官功能,这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量也会增加。另外,心力衰竭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也会出现增长。但若受检者患有贫血、营养不良及血液类疾病时,其体内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量则会减少。在老年人的血常规检测中,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也可能会减少。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主要用于判断受检者是否发生感染,并分辨出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通常,在白细胞含量增加的同时,其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出现显著增高,就可判断为细菌感染;当白细胞含量减少,而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出现显著增高,则可判断为病毒感染。当白细胞出现病理性改变的数量较多时,则身体发生化脓性球菌或杆菌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出现急性肾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一般在运动过量、饱餐或者新生儿体内,白细胞发生生理性变化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若受检者患有白血病,则白细胞会无限增生。若人体内的白细胞含量减少,则极有可能发生病毒性流感、肝炎、败血症等疾病。若人体内白细胞与红细胞含量同时减少,则有可能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相关疾病。此外,若受检者患有严重营养不良,则血液内的各类细胞含量会随之减少。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可在人体受伤出血时,促使血液凝结进行止血,具有显著的凝血功效。一旦血液中的血小板指标数值发生异常,则人体极有可能患有血液类疾病。

人体的血液无时不刻都在进行循环,不断将营养与氧气输送至身体各处。因此,血液中各种指标数值的变化也反映了身体状态,一旦血常规检验单中的指标数值出现异常,就要引起重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