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不能不知的枢纽穴

作者: 谭珂

专家简介

老寒腿不能不知的枢纽穴0

龚书识 恩施慧宜中西医结合风湿医院风湿免疫科二病区主任,恩施州风湿免疫病学会秘书长,副主任医师。湖北省老年病学会骨质疏松学会委员,恩施州风湿免疫病专科联盟秘书长。系统掌握了常见、多发性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对风湿免疫性疾病危重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诊疗。

老寒腿不能不知的枢纽穴1

每遇冬季气温降低,一些中老年朋友即使在腰腿套上一层又一层衣裤,身体仍会感觉飕飕进冷风,腰或双腿像是被卡住一样,关节疼痛、屈伸不灵便、腿脚迈不出步……这是骨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中医称为痹症。有慢性炎症的关节对于外界的变化反应比较敏感,温度反差太大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关节疼痛、屈伸功能障碍,在寒冷的季节病情会更为严重。有一个穴位能够打开关节运动的枢纽,有助于缓解“老寒腿”的症状。

● 腰腿问题的特效穴

提到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风湿痹症、下肢痿痹、腰胯疼痛等腰腿问题,都不能少了这个“上能治腰,下能治腿”的特效穴——环跳穴。“环”为环曲,“跳”为跳跃。在古人眼里,这个穴位可使下肢问题好转,让腰腿疼痛的患者做环曲跳跃运动。

腰腿症状以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疼痛点最多,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是连接上下半身的枢纽,足少阳胆经的水湿在这里大量气化为阳气,这样水湿就不会对肢体运动造成阻碍,阳气更能增加关节力量,穴位内阳气健盛就能够使人运动自如。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环跳穴的下方是坐骨神经干,可以很好地调理从腰、腿向下延伸的坐骨神经及下肢运动神经。环跳穴具有强健腰膝、祛风化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是坐骨神经痛、下肢屈伸不利、腰痛背痛、腰腿不能转侧等问题的首选穴、特效穴。

中医认为,痹证由风寒湿热侵袭、经脉受阻、气血瘀滞而引起,即“不通则痛”,包括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问题。环跳穴不仅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还是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足太阳膀胱经沿脊柱下行至腰腿,是汇集人体阳气的一条经络,通过艾灸、针刺环跳穴,能疏通气血、调动阳气、祛除寒湿、疏通经络,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 刺激环跳穴的常用方法

环跳穴的位置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取穴时要侧卧,下腿伸直,上腿屈髋屈膝。这个穴位在臀部,肌肉比较厚,单纯用手指刺激作用不大,按摩时可用手掌的大鱼际按揉环跳穴5—10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发热为宜;或者用艾条温和灸环跳穴35—35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式来刺激环跳穴,用刮痧板的边缘刮拭环跳穴1—3分钟,以出痧为度;还可以敲打环跳穴,但由于该部位肌肉和脂肪相对比较厚,敲打时需要注意力度不要太小,否则达不到疗效,敲打的次数也需要循序渐进。

坚持敲打、按揉、艾灸环跳穴,可以刺激下肢经络,激发气血循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导致的下肢酸胀、发凉、腿麻、活动障碍,能够很好地改善相关症状,并减少臀部脂肪堆积,有瘦臀、瘦腿的功效。

● 温灸环跳穴的三大作用

针对腰腿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遇寒加重的特性,灸法能够借助艾草温热之性,补益经络阳气,十分契合通阳气、祛寒湿的治疗需要,推荐治疗“老寒腿”时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式,同时温灸环跳穴对人体亦有其他好处。

1.健脾益气、祛风化湿

《医宗金鉴》:(环跳)主治肱、胯、股、膝中受风寒湿气、筋挛疼痛。

环跳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一穴通两经,其中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抵御风寒邪气的城墙。温灸环跳穴,具有温阳健脾、祛湿散寒的作用,能够祛除膝盖、腿、腰胯、髋关节里的寒湿、疼痛,可辅助调理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受损等问题。

2.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针灸大成》:(环跳)主冷风湿痹,不仁,风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转侧伸缩。

足少阳胆经的水湿在环跳穴处大量气化为阳气,具有疏经通络、祛风化湿的作用。出现风寒湿痹症或者出现风湿、风疹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艾灸环跳穴来帮助改善。环跳穴下方神经丰富,一旦神经受到挤压,极可能引起下肢萎痹,艾灸环跳穴能让血液循环增加,有助于滋养神经、组织,营养肌肉,保护骨关节。艾叶温热之性能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辅助调理下肢萎痹、无力、麻木等问题。

3.益气温阳、强腰益肾

《席弘赋》: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

足太阳膀胱经系腰络肾,汇聚人体大量阳气;足少阳胆经在阳气升发过程中起着枢纽的作用,是阳气升发的关口。艾灸环跳穴通过两条经络的相互联系,促进人体气化功能,使阳气达于四肢百骸而起作用,能够温暖腰膝,抵御外界风寒侵袭,缓解因寒冷导致的关节疼痛、辗转屈伸困难等症状。

(编辑    池志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