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老人的“节后空巢综合征”

作者: 何洪程 刘宗和 魏学萍

春节对中华民族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团圆”,意味着合家欢聚。外出工作或学习的儿女、子孙,像归巢的燕子一样,不远万里地从四面八方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看望父母、陪伴老人。一家人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但短短七天春节假日一过,儿女们又不得不离开老家,踏上远方的征途,回到那座拼搏的城池,回归到自己的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奋斗。老人纵使千般不舍,又有万般无奈,也不得不含泪送你离开。

此时的家中,一瞬间从热闹、喜庆的氛围中,骤然变回冷冷清清,这种团圆后的孤独更显苦涩,对老人来说,难掩内心的落寞,就像“心被掏空”,找不到依归;一时间,情绪和心理上难以适应这种反差,于是出现心情低落、情绪抑郁、食欲不振、疲惫无力、失眠、烦躁等症状,被专家们称为“老年节后空巢综合征”。

当所有年轻人此刻正在努力调节“节后综合征”时,往往忽略了“老年节后空巢综合征”,导致很多老人在节后陷入某种“情感陷阱”无法自拔。

“空巢”是无可避免的困境

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占18.7%。中国社科院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经接近1亿人。

“空巢”是当今中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探究原因,一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年轻人的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不断加速;二是物质生活水准提高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变为小家庭居住方式。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空巢综合征”影响老人晚年健康

“老年节后空巢综合征”,顾名思义,是指空巢老人在节后由于人际关系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他们常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每一个节日长假之后都是其最脆弱的时候,特别是在像春节这样的重大传统节日之后,更是他们心脏健康问题高发的时候。因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子女都在身边,老人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原来的生物钟也被打乱了。节日过后,宽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失,前后反差巨大,老人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抑郁往往会影响到老人的心脏血管健康,一方面可以诱发血管痉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

1.开导老人看开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老年人年龄越大,对疾病可能越会有一点忌疾讳医的心理。这时子女们要帮助和开导老人,让他们面对疾病时要学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去战胜它,而不是采用消极的做法,抗拒就医。平时多向老人介绍健康知识,以免老人因不懂而产生畏惧,影响老人心理及生理健康。

2.日常生活多关心老人

人是社会的动物,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因此,与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经常看望、问候老人,与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细地体贴老人。让年幼的孙辈与老人共处和接近,常能给老人带来较大的生活乐趣和安慰,能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3.多尊重老人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转向家庭,所以在家庭中子女应该帮助老人重新构建自尊,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一,为退休后的生活制定计划。 第二,子女们应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要让老年人有种家的归属感。俗话说:“不怕缺金少银,就怕骨肉不亲。”老年人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容易固执己见,做子女的不要和老人较劲,要尊重老人的面子。

4.病情严重时,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寻求帮助

很多子女觉得,父母年纪大了,心理上有悲伤、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多安慰安慰就好了,不必到医院治疗。然而,如果老年人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很有可能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拿什么拯救老人的“节后空巢综合征”0
拿什么拯救老人的“节后空巢综合征”1

自我心理调适更重要

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年人也应积极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以多种形式融入社会。

1.笑口常开带来好身体

“笑一笑,十年少”就是乐观开朗的情绪,可以延缓老年人的生理衰老和心理衰老,给生命之树注入青春的活力;“愁一愁,白了头”就是消极悲观的情绪,对老年人来讲好比是一帖催老剂,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积极的情绪和健全的性格对增加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满意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独特的作用。

2.提高自我健康评价

对老人的幸福来说,其健康的自我评价,比实际的健康状况更具重要意义。这种自我评价包括两个标准,即实际健康水平的高低和老人对疾病不适感的态度。自我健康评价高的老年人,其晚年幸福感高于自我评价低者,而自我健康评价低的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的过分担心、焦虑,病感增强,十分不利于老人的心身健康。所以老年人应保持积极心态,提高自我健康评价,对心身健康很有好处。

3.丰富自己的生活

老年朋友们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学着画画、下棋、跳舞、唱歌,甚至可以和身边的老年人结伴旅游等。娱乐生活丰富了,精神才会更为充实,抑郁心理就能得到缓解。

4.保持与社会的接触

调查表明,目前有1/3的老人不愿意退休,健康的退休老人中,有50%希望继续工作。老年人继续参加社会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力图摆脱衰老的限制,回归社会,在继续学习、工作和与人交际中摆脱空虚感和孤独感,以求得精神上的充实与愉快。同时,社会对老年人成就的肯定,以及对老年人的尊重,都会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离别虽愁苦,但是只要我们心在一起,距离的远近就不是问题。没办法回家,那就平时多打打电话、聊聊视频,亲切的声音、简单的问候,往往就是父母一天最大的满足。

(编辑    王    幸)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