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新选择
作者: 胡孝渠 戴璇璇专家介绍

胡孝渠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科学博士。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青年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常委等。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乳腺癌乳房切除后即刻及延迟乳房重建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及保留腋窝手术,擅长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这也是乳腺癌新增人数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患者担心,乳房会因此一并被切除,影响外在美观而对手术有排斥。其实,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不一定要切除乳房,即便切除了也可进行乳房重建术,让女性不再因担心“不美”而错过治疗。
保命必须切乳?那可未必
经过国内外40余年的乳腺癌保乳实践,现在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并不会降低患者的预后。因而,对于合适的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手术完全可行,并且保乳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在保留乳房外形完整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术后的功能恢复。
不能保乳,也可重建
如果不能保乳,患者将永远失去乳房吗?随着近代材料科学及整形美容医学的发展,乳房重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般来说,乳房重建术适用于大多数乳房被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术包括自体组织重建和假体重建。自体组织重建是指将腹、臀、背等部位的组织转移到胸部后,再进行血管吻合和塑形,以达到制作乳房的目的。该方法利用自身组织,相比之下外形更逼真,但由于要求供区有足够的组织量,因此较适合中老年、已经生育、体态较为丰满的患者。
假体重建指运用人工材料来填充出一个乳房外形,即用硅胶假体或者扩张器,来代替切除的乳房腺体,重塑乳房的外形。该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该方法放置乳房假体需要一定的空腔,要求患者胸部有一定的软组织厚度,对形体极瘦的患者不适合。目前运用较多,也较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手术方法便是假体重建。
根据重建的时机,乳房重建可分为即刻重建、延期重建与分期即刻乳房重建。即刻重建,指乳房重建可以在全乳切除的同时进行,优点是可以保留乳房的重要解剖结构,节省手术费用,患者不会经历失去乳房的痛苦,有助于术后心理调整。乳房重建也可以在全乳切除术后的数月或数年后进行,称为延期重建。如果乳房全切术前无法确定是否术后需要放疗,可先植入扩张器,根据术后病理学改变情况,择期更换永久乳房假体或选择自体组织乳房重建,这便是分期即刻乳房重建。
乳房重建术后的注意事项
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及护理也十分重要。正确的康复锻炼、饮食习惯及日常护理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功能锻炼
1.术后短期内限制上肢剧烈活动,以免引起假体移位。
2.术后1—2天,可活动患侧手腕、肘关节,如握拳、伸指、屈肘。患肢不宜长时间下垂,术后短期内肩关节自然内收制动。
3.术后2天后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前臂锻炼,多练习用患侧手触摸对侧肩膀和同侧耳朵。
4.当患者伤口愈合、拔除引流管且无皮下积液后,可循序渐进地进行肩关节运动。须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应结合引流量、伤口愈合情况、皮下积液等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术后4周内应穿戴压力文胸和压力绷带。
饮食
1.宜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2.慎用保健品和激素类食品。
3.限制摄入咖啡、高脂肪食物,戒烟酒。
护理
1.禁止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注射、输液等。同时要注意保暖,坚持功能锻炼至与健康一侧的功能水平相当。
2.假体乳房重建患者避免患侧手臂负重和假体受伤,避免用力挤压乳房,睡姿推荐“仰卧”,尽量避免长时间同方向侧卧而加重假体负担。
3.采用腹直肌进行乳房重建的患者在术后腹部切口须用腹带加压包扎,尽量避免腹部碰撞。若要咳嗽、打喷嚏时,必须用双手压住腹部。同时,患者要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内压,引发切口疝等并发症。
4.注意关注切口情况,如有局部发红、切口裂开、皮温升高、体温升高等症状和体征时,怀疑有感染及时就诊。
5.在患者伤口愈合、拔除引流管且无皮下积液时,可学习乳房按摩,以防假体包膜挛缩。
6.定期至医院复查,术后2年内每3个月一次,2—5年每半年一次,5年以上每年一次。
7.作息规律,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心情愉悦。
(王坚连 整理)
(编辑 周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