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悲秋音乐疗愈, 食疗按摩解肝郁
作者: 杨璞伤春悲秋
【出处】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爱河而干欲火。”
【释义】因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悲伤的情绪。形容多愁善感。
【养生提示】
秋,一直都是能够引起无尽愁思的季节。从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刘彻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再到孟浩然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这些正应了刘禹锡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们常说“伤春悲秋”“秋风秋雨愁煞人”。秋气主燥,秋燥正是金气旺的表现,而金克木,所以秋燥抑制肝气的疏泄,肝气郁结就容易产生闷闷不乐、焦虑忧愁,缺乏活力等情绪问题。如何走出抑郁,给自己、家人、朋友一个健康的心境呢?中医便有“绿色疗法”可助一臂之力。
音乐疗法驱抑郁
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让人身心舒畅,甚至忘却烦恼。中医认为,听音乐还是一味“价廉物美”的养生良方。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热烈活泼明快的音乐属阳,轻缓柔和安静的音乐属阴。选用阴阳属性不同的音乐能调节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治疗效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听音乐时通过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可与人体的呼吸、心率、胃肠蠕动等生理振动相吻合,产生共振和共鸣效果,从而发挥颐养身心、防治疾病的作用。此外,音乐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调节激素释放等,如促进内啡肽释放,产生镇痛、镇静效应;调节应激激素的水平,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缓解肌紧张,减轻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
需要提醒的是,用音乐来治病防病,一定要“量身定制”,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处方”。根据阴阳属性,音乐可以分为文曲和武曲。文曲(阴)轻柔、秀丽、婉约、细腻,旋律流畅,乐曲悠长,音色柔和,节奏舒缓。适合脾气比较暴躁,容易冲动,烦躁不安或心情紧张、爱失眠的人聆听,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武曲(阳)则豪放、雄壮、刚健、嘹亮,气势磅礴、节奏有力、速度明快,如《金蛇狂舞》《男儿当自强》《赛马》等,适合血压偏低,情绪低落,容易忧郁、伤感的人聆听。
按摩穴位解抑郁
穴位按摩也有助于行气解郁,比如以下2个穴位。
乳根穴
【位置】在乳房的下面根部。如果乳房没有过度下垂,乳根穴应在乳头直下,第五胁间隙内,距前正中线4寸。
【手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适度按压,并做顺时针圈状按摩。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可通经活络、行气解郁,从而疏通局部气血,促进乳汁分泌。
期门穴
【位置】仰卧时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中。
【手法】按摩时取坐位或仰卧位,中指指腹按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3分钟,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期门穴为足太阴、足厥阴、阴维三经之会。属肝经,为肝之募穴。该穴有化瘀解郁之功效,可治疗胸胁胀满疼痛等。
中医气功调畅气机
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畅通经脉、灵活盘骨、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怡养心神、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效果。秋天练习可以生发阳气、疏肝理气、强健脾胃,所以非常适合。
八段锦的每一式动作对身体某一个部位能起到一定的调理、锻炼效果。如“五劳七伤往后瞧”有助于调畅气机、行气活血和疏肝解郁。这个动作强调的是脊柱的拧转,脊柱两侧有31对脊神经,中医所指的“肝”是指人体的神经系统,不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还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的调节;而西医所说的“肝”,其实归于中医的“脾”,参与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练习八段锦也是养肝的好方法。
食疗缓解肝郁气滞
古医家有云:“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气郁体质的人还容易引发一些无名火,沉郁寡欢,遇事心烦易怒,从而导致肝郁气滞而肝火上炎。日常生活中,可用食疗的方法缓解肝郁气滞的问题。
气郁体质调理茶
【食材】绿梅花6克、玫瑰花6克、月季花6克。
【功效】 绿梅花用于治疗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玫瑰花能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
丝瓜木耳炒腰花
【食材】丝瓜60克、木耳80克、腰花60克、姜、大葱、盐适量。
【做法】丝瓜去根,洗净切段;木耳洗净,备用;在锅中倒入油,分别放入丝瓜、木耳、腰花翻炒。
【功效】丝瓜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也特别高,木耳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铁质的含量丰富,能够帮助滋肾养血,腰花滋阴补肾,护肝明目,3种食材混合翻炒,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养肝护肝。
菠菜猪肝汤
【食材】猪肝60克、菠菜120克、枸杞子5克、姜4克、大葱5克,盐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切段;猪肝洗净,切薄片,焯水去腥,然后用油、盐、姜丝腌好;炒半熟倒入清水,放入适量枸杞,煮沸后,再煮10分钟,下菠菜;猪肝煮沸后加入葱花、盐即可。
【功效】菠菜具有很好的养肝、养血、滋阴等作用。猪肝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同时有研究发现,猪肝可有效地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