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颜真卿以及皎然他们的湖州雅集

作者: 周重林

唐代湖州雅集,是以颜真卿、皎然、陆羽等人为核心展开的。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颜真卿到湖州做刺史,经常展开诗会雅集,团结了80多位才子佳人,盛况非凡。

皎然评价自己与颜真卿的第一见面,说这样名士相会,就像魏晋当年,支道林、许询、谢安等名士一同聚集在王漾家一般,“会前贤事,方今可得攀”。皎然高估了自己?当然不。当时他已经是湖州圈文坛执牛耳者,身边聚集了大批有才华的人,这是颜真卿一到湖州就拜访他的主因。再一个,皎然是魏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而颜真卿的祖先颜延之,刚好与谢灵运齐名,那个时代通常“颜谢”并称。如今颜真卿与皎然在一起,属于再续魏晋前缘,传播大唐美谈。家传在,文脉在,风雅就在,这是湖州雅集的基础。

湖州雅集的重要参与者皇甫曾在和颜真卿的诗歌里,同样表达了对魏晋谢灵运王羲之等人山水情怀的追忆,同时道出了他们在湖州聚会的现场,煮茶扬声。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康乐,指谢灵运,他承袭为康乐公。永和指永年九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聚会。“碾玉”是煮茶,“呜珂”为扬声。

颜真卿讲了一个很动人的故事,当时皎然请他为自己主持的妙喜寺写碑文,颜真卿开始还想推辞,但听完皎然所说,就吭哧吭哧研磨下笔了。皎然说了什么?

皎然说,以前在庐山东林寺,有十八位隐士经常聚会,他们做了很多事情,但外人都不知道。是他们不想让人知道吗?也许是,也许不是。然而我们知道这些事,是因为谢灵运的碑文啊。他接着又讲,大将军羊祜,逛到襄阳砚山的时候,感慨这里风景优美,却没有留下人的痕迹,是从来没有人踏足吗?当然也不是。只是没有人记录罢了,于是羊祜潸然泪下。后人为了纪念他,立了羊祜堕泪碑,于是我们才知道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地方,许多人都跟着流泪。现在颜公到了湖州,振臂一呼,群士响集,山谷留音,你不留下文字墨宝,后人怎么会记得我们来过、活过?

文字的价值,相聚的意义,被皎然一番话说尽了。我这些年,会读到一些文豪的全集,里面收了很多墓志铭,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以前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家,明明经济也一般,但却要花大价钱请名人写墓志铭,现在明白了,有了名人的手笔,那些平凡人的才会跟随名人的文字在世间流转。我之前很少会花时间去读那些墓志铭,现在却会主动去读读,他们的一生中,经历了多少个日出,看过多少个日落,到最后,与他们相关的不过寥寥数语。就这点只言片语,还需要通过一位大人物的文字,才得以在人世间流传。

皎然有心,他非常高频地参与到颜真卿的聚会中,传世的联句里,皎然参与了20首,而颜真卿总共也不过创作了22首。皎然的与颜真卿的唱和诗,也很巧的是22首。

2022年,我到湖州讲学,到的时候很晚,车马劳顿,进屋就睡着了。第二天早醒,推开后门,入眼的是一汪池塘,两只天鹅在水里互啄,视野在远山落下,满山都是茶园,令人有横渡摘叶之心。从前门出,所见尽是翠竹,顺势而上云霄。沿着竹林小道而行,偶遇一间茶室,推门而入,烧水沏茶,微汗而出,遇到一位故人,问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顿时愣住了,一下子忘记自己为什么而来。我问她,这是哪里?她说,这是西塞山啊。西塞山?就是那个“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西塞山?她说是啊。老天,难道这就是颜真卿张志和他们唱酬的地方?于是我就开始漫无边际的想象,午餐会不会吃鱼?会不会就是张志和曾经钓上过的鳜鱼?早上看到茶园会不会是陆羽手植?走的时候能不能收到颜真卿留在山里的墨宝?晚上品茗有没有当代皎然泡茶?

张志和这个人,不喝点酒三锤打不出一个屁来,一上了酒,立刻就手舞足蹈起来,要是有鼓声,他能把绘画表演成舞台,笔墨宛如千军万马在手。颜真卿看过现场,大惊失色,“俄挥洒横布面纤纩霏拂,乱抢而攒毫雷弛,须臾之间,千变万化,蓬壶仿佛而隐见,天水微茫而昭合”,皎然不得不折服,“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石文乱点急管催,云态徐挥慢歌发。乐纵酒酣狂更好,攒峰若雨纵横扫。尺波澶漫意无涯,片岭崚嶒势将倒”。张志和每次都乘艘破船而来,大吃大喝后,消失在烟波里。

吃着吃着,忽然不打招呼,哭着离开,是陆羽。湖北天门人陆羽比颜真卿更早到湖州,与皎然关系很好,两人同痴于茶,在一起精研茶事,比慕风流。朋友从山阴回,带来兰亭古石一枚,陆羽如获至宝,这魏晋雅集,堪比国人血脉,遇水便燃。

湖州有贡茶院,当然不缺好茶。颜真卿、皎然等人留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颜真卿的句子是“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皎然的是“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大历八年的春夏之交,颜真卿带着皎然、陆羽等共29人到湖州岘山(原名显山,避讳唐代皇帝李显而改)游玩,创作了29联句,成为唐代联句冠军,也让湖州雅集也成为后世比慕的对象。

任湖州刺史后,颜真卿拿出自己的工资,主持编撰大型历史工具书《韵海镜源》,聚集起来湖州周边近百位才子。书籍编成后,他还在杼山建了韵海楼。杼山有妙喜寺,当时皎然的主持,陆羽也住在那里,颜真卿就把《韵海镜源》的编辑部放到了杼山。陆羽在杼山建有亭子,因为是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所以亭子就被叫三癸亭。这些人文景观,经过诗歌灌溉后,随即成为名胜。

陆羽因为参加《韵海镜源》的编撰,才能乘机从中整理出线索清晰的茶史。多年后,我能到湖州追寻历史陆羽的足迹,进而了解到湖州雅集,机缘不尽相同,但前辈风流,已铭刻在那片山水与土地里。

上一篇: 泡茶要高温喝茶不能高温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