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茶,焕发新生力

作者: 耳东

科技兴茶,焕发新生力0

“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茶科技也步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权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至2025年,中国茶园面积将保持稳定,茶产业科技贡献率有望攀升至65%。

如今,这一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特别是在2024年,茶科技在多个维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不仅推动了茶产业的全面升级,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健康、便捷的茶饮体验。

精深加工技术发展

2024年5月-13日,由我国牵头承担的国际标准ISO5642《茶多酚提取物——定义和基本要求》正式发布。这是首个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茶叶深加工领域国际标准,明确了茶多酚的定义、规格和质量指标,将推动茶多酚绿色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这一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将我国茶制品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引领中国茶产业大步“走出去”。

2024年,茶叶深加工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除了茶多酚提取物的国际标准发布外,更多先进的深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中。例如,利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手段提高茶叶的有效成分提取率和利用率;利用发酵技术等手段开发新的茶叶衍生品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仅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智能化加速产业升级

2024年6月25日,小罐茶举办发布会,宣布启动“专利开源”计划,向全球开放135项制茶工艺专利,加速茶行业透明化、高质量发展。此举消除了行业技术信息差,使茶业从业者受益。

科技创新已在茶叶质量安全管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茶园绿色防控、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质量安全检测、茶叶中危害物质风险评估等方面。代茶叶加工过程中,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炒青机和自动化揉捻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误差,保证质量。还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也为茶叶加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超临界CO2萃取和微波干燥,不仅提升加工效率,还保留茶叶营养成分。

茶卫星的精准管理

2024年8月29日,首颗海上发射定制卫星“TW-3·华祥苑壹号”在海上平台成功发射。这是首颗由茶企联合研发的监测遥感卫星,也是福建省首颗在海上发射的定制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意味着中国茶的舞台从地球延展到太空,为茶行业在航天领域的深刻思考和长远布局提供了可能。

随着“TW-3·华祥苑壹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茶卫星在茶产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这颗卫星将为茶园提供科技赋能,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茶园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未来,随着更多茶企参与到卫星研发和应用中来,茶卫星将成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茶科技论坛与赛事热办

2024年,多地举办了茶科技论坛与赛事,推动茶科技的交流与进步。11月18日至19日,“2024年东南科技论坛——科技创新推动中国花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现场嘉宾从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与保健功效研究等角度,探讨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对策。专家还从茉莉花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与实践、AI助力花茶产业工业互联等视角,探讨新业态下中国花茶产业发展方向。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2024中华茶奥会新茶食锦标赛聚焦“新茶食”,涵盖“茶+竞技、茶+非遗民俗、茶+科技”三大领域,以科技潮流赋能干年茶韵,融汇茶的传统魅力与新质生产力,将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对推动茶产业发展、增进茶文化交流、促进茶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爱茶人士尤其是大批年轻人前来参与体验。

AI促动线上线下融合

行业专家认为,AI将在茶饮行业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产品研发、营销及个性化推荐。2024年9月2日,饿了么联合茶百道等品牌推出的“下午茶推荐官”活动,通过超写实虚拟偶像与AR技术,利用AI虚拟偶像推荐茶饮,增强了消费者互动体验。AI正推动茶饮行业从智能化生产、无人化服务到VR沉浸式体验的转变,成为行业创新的引领者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工具。

随着5G、AI等技术的普及应用,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今年,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探索线上营销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同时,线下门店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体验。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拓宽了茶产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

综上所述,2024年是茶科技发展的重要一年。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茶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